新京报讯(记者 蔡妍霏)5月17日,在宣布开展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专项治理行动的4天后,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对多个共享单车品牌违规投放车辆行为实施了行政处罚。

 

而在4月29日,广州市发布40万辆共享单车配额招标,拟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3家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商。在业内看来,随着行业发展趋于理性,对共享单车的监管无疑进入新的阶段。一线城市继总量管控之后,开始探索更高效的政企多元治理模式,推进精细化运维。

 

政企携手解决供需矛盾

 

据北京市级监管平台监测统计,目前北京街头共享单车活跃车辆占比较低,以今年4月为例,月平均活跃度不足50%。但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共享单车现状发展报告,截至2018年12月底,共享单车的用户规模达到2.35亿人。“人没车骑,车没人骑”是目前共享单车供需端最主要的矛盾。

 

5月17日,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开展专项治理行动,针对乱停乱放、企业违规投放、破损废弃车辆回收不及时等问题进行整治。在业内看来,将有利于促进市场有序规范运营,充分发挥共享单车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解决短距离出行需求、治理交通拥堵方面的积极作用。

 

早在5月13日,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就发布消息称,即日起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专项治理行动,将对废旧单车进行清理,以企业自主清理为主。 对于坏车率高,运维能力低的企业,按照”良币驱逐劣币”的原则,政府将引进周转率和活跃度更高的企业,满足市民的用车需求,解决供需矛盾。

 

考核机制亟待优化

 

在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与轨道交通研究中心战略规划部副部长尹志芳看来,共享单车行业走向政企联合多元管理,需要一个相互协同、主动共担义务和责任的氛围。

 

长期研究城市交通的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刘岱宗也表示,“监管是个长期的行为,应该建立有效的第三方管理机制。健康有序高效的市场竞争秩序,需要所有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包括政府、企业、出行人与其他利益相关方。”

 

与此同时,业内普遍认为,尽管监管仍由政府主导,但吸纳、认可企业加入行业发展管控和问题治理主体行列也必须提上日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多元化、动态化监管,避免一刀切式盲目管理局面。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4月29日,广州市发布了40万辆共享单车配额招标,拟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3家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运营商。这次公开招投标,对竞标企业的配额进行了等级划分,分别为10万、12万、18万。最低10万辆的配额,相当于设置了一个市场准入条件,杜绝了共享单车发展前期出现过的各方资本乱入的现象,对企业运维能力提出了要求。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运输研究中心主任程世东指出,政府应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对企业的运营优势持接纳和借鉴态度。例如,对于当地单车的合理投放总量、市场景气指数等信息,政府要给出科学、公开的判断依据和结果,让企业据此指导自己的运营行为。

 

有专家还将北京的专项整治和广州的公开招投标当作“共享单车行业迈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标志性事件。”“吸纳、认可企业加入行业发展管控和问题治理主体行列也必须提上日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多元化、动态化监管,避免以前‘限投令’那样的一刀切式盲目管理局面。”

 

新京报记者 蔡妍霏 编辑 陈小兵 校对 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