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贝托·波拉尼奥


雷蒙·阿隆


英格玛·伯格曼

  人,究竟是从何时起,学会站在自身之外,反观自己、反思生命的呢?在哲学家帕斯卡尔看来,人,这根“能思想的苇草”,既是自然界最为脆弱之物,又能因思想而葆有尊严与理性。卑微与伟大,看似矛盾的两极,在人类身上恰到好处地共存,彼此消解,共同生长。恰是在不断体认自我、观照他者的过程中,我们搭建起今天缤纷而庞杂的大千世界。

  阅读,与其说是这盛大宴席的宾客,毋宁说是盛宴本身。纵使时代迂回曲折,不断向前,催生了大量新技术、新事物、新思想,依然有人加入这场盛宴,一探席间留存的历史记忆,甘愿以一己之灵魂与肉身为其填筑。原本微茫的个体生命,方有了今日行进的动因和意义。

  借阅读的力量,突破平庸之囿,穿越个人与时代的绝境,在更广阔的时空之维,重新思考人之为人,其爱、其善、其美。

  冬之降至,我们再度回顾、拣选今秋的好书,试图在这变动不定的世界之中,梳理每一份不凡的努力,寻找安顿自我的美好一隅。

  

  人之为人

  唯诚恳真实而已

  1993年,智利诗人罗贝托·波拉尼奥肝功能损坏,在得知病情的几个月后,他开始着手整理自己的诗歌手稿。他将这份手稿命名为《未知大学》,取自科幻小说家阿尔弗雷德·贝斯特的一部小说。在贝斯特的小说中,生活在“未知大学”中的学生们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是天才,为了他们的天才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天才就是一个另辟蹊径来抵达真实的人。

  如果说另辟蹊径抵达真实,也许是天才的专属,那么以诚恳真实的态度,面对自我与周遭则是人人需要磨炼的美好品质。《魔灯:英格玛·伯格曼自传》中,这位电影艺术史上的大师级人物在回顾一生时,放弃粉饰与谎言,勇敢地剖析自我,坦露面对死亡时的脆弱与不安,“努力克服人性的限制”。另一本自传式回忆录《雷蒙·阿隆回忆录》则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思想者,如何立于潮流的对立面,终其一生以怀疑的姿态“始终站在善的一边”。

  或许对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拥有曾改写历史的大人物的诚实遥不可及,那么不放弃追随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也未尝不是一种选择。台湾作家袁哲生的《寂寞的游戏》即通过书写生活中细微的真实、人与人之间微妙的联系捕捉和思考寂寞这种“生而为人必定面临的困境感”。人生而孤独,但不断寻求生命意义的尝试未曾间断,李娟的《深山夏牧场》深入游牧民族的生活,为现代都市的奔忙生活找到了心灵的参照。《旧时之美》记录下日本美学家白洲正子在数十年间走访古都,发掘文学、民艺、古董、能乐、茶道、花道、风景与日常之美。

  在经济浪潮冲击下的年代,美与真一道,等候在时间之端,召唤我们的到访。美与真,需要寻找,亦需要坚守。

  纷繁浮世

  个体何以自处

  尽管渴求美与真,世界的瞬息万变还是为我们带来诸多困境与挑战。如何在这变动不定的大环境之下保守自我,成为当下一道重要的课题。历史学者桑兵的《学术江湖》回归晚清民国的具体时空,记录并还原了梁启超、王国维、傅斯年、顾颉刚等身处大变局之中的学人如何在世风与学风的激荡之下自处;为寻找中国人文精神之精髓,藏书家韦力的《觅理记》通过追寻历史,为我们理清了宋明理学的基本脉络。两本书都为我们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除却前人的经验外,指向未来与当下的思考也是一条寻找答案的路径。世界儿童文学大师马德琳·英格的《时间的折皱》设想了未来的一大挑战——当人工智能能够控制人的行为和信仰,人类应该如何守卫自我?英国著名奇幻大师特里·普拉切特的《碟形世界》与日本小说家山田宗树的《百年法》,同样从科幻的视角重新审视了人类自身的处境,给人以警醒。

  在当下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如何以更为理性的眼光看待现实尤为重要,美国心理学界的相关研究为我们树立了范本。《自恋时代》针对现代人膨胀的自我意识,试图开出对抗自恋的心理学良方。《反焦虑思维》尝试为浮躁的现代社会注入一剂镇定剂,以应对普遍焦虑的时代,静心聆听内心的声音。

  守望理性

  超越时空之隔

  1812年,英国科学史家和哲学家威廉·休厄尔还是剑桥大学学生时,他与三位同学查尔斯·巴贝奇、约翰·赫歇尔和理查德·琼斯组建了“早餐俱乐部”,探讨科学的本质与功用。他们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能够且应该用于理解、解决社会问题。《哲学早餐俱乐部》记录下了这段影响日后科学发展的讨论。1833年,“科学家”一词诞生,科学从知识中独立出来,也与人文艺术有了区分。

  正如对“科学”的理解一样,正因人类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才不断革新观念,拓宽认知的维度。而在推进对世界理解的过程中,突破时空的局限与区隔,有益于清醒而理性的思考。英国学者方德万的《潮来潮去》将海关置于全球史的视野之中,以此重新检视近代西方与中国之间关系,突破以往单一维度的海关史研究。加拿大学者卜正民的《维米尔的帽子》则从一件件普通器物着手,窥探萌芽时代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历程。华人史学家孙隆基的《新世界史》继续用全球史的观念和方法重构着世界通史。

  其实无论是挖掘历史,还是审视现实,目的都是为了无限逼近真相。叶礼庭在《血缘与归属》中不无清醒地指出,民族主义是一股可建构、可焊接的力量,但从现今极端和权威的形式来看,它沦为了一种对现实的逃避。英国伦理学家伯纳德·威廉斯在其代表作《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中阐明:“伦理理论的问题,在于其不知反思的节制。”当反思被滥用,也会成为一种危险之物。因而不陷于一时一地,不轻言拥抱与信仰,永远和执念保持一步之遥,才能更理智地眺望。

  直面当下

  寻求现实的答案

  无论勾画出一个多么完美的设想,现实世界永远更为复杂和多变。尤其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蓬勃时代,资本市场对于个体的生活时刻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了解经济发展的规律与原则,对于大众而言,未必要掌握艰深的经济学知识与理论,而是为了获知日常生活的某些面向,明确金钱与利益的道德边界。《道德与商业利益》就是一本通过分析人们对于市场的质疑与误解,讨论市场伦理的优秀著作。著名经济学家韦森的《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逻辑》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的《农民和城市居民:税负和经济发展的负担》帮助我们看清当下经济运行的现实,也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走向提供了参考。

  随着科技革命和通信革命的发生,世界已经进入数字时代,科技变化之快,影响范围之广,令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目不暇接。如何应对不确定的未来?畅销书《爆裂》列举了现代世界生存的九大原则,提出人类需要对思维进行更新迭代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挑战,困境,复杂,变化……说到底,人究竟该追求什么?又该如何内心充实地度过每一天呢?或许我们一时间难以达成唯一的答案,但这不会妨碍我们不懈地寻找。就像荷兰作家凡·伊登的经典童话《小约翰》中的那个小约翰一样,一直想寻找一本“解读人生所有疑问的大书”,在寻找真理的路上,两件事最为重要——保持天性和经历磨难。在这条路上,你我皆是行人,步履不停。

  撰文/新京报记者 张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