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灯:英格玛·伯格曼自传》
作者:(瑞典)英格玛·伯格曼
译者:张红军
版本:理想国|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7年8月


《论巴赫》
作者:(德)阿尔伯特·施韦泽
译者:何源、陈广琛
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9月


《知觉的悬置:注意力、景观与现代文化》
作者:(美)乔纳森·克拉里
译者:沈语冰、贺玉高
版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17年9月


《脸的历史》
作者:(德)汉斯·贝尔廷
译者:史竞舟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8月


《游隼》
作者:(英)J.A.贝克
译者:李斯本
版本: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7年8月


《万物归一》
作者:(德)君特·格拉斯
译者:芮虎
版本:天地出版社 2017年10月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作者:(英)詹姆斯·伍德
译者:蒋怡
版本:上河卓远·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7年8月

  艺 术 类

  《魔灯:英格玛·伯格曼自传》

  作者:(瑞典)英格玛·伯格曼

  译者:张红军

  版本:理想国|广西师大出版社  2017年8月

  英格玛·伯格曼,电影艺术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其89载的生命历程中,创作、导演和制作的电影达75部,舞台剧174场,其中《夏夜的微笑》《野草莓》《假面》等被公认为是影坛的大师之作。这本自传完成于1986年,当时伯格曼68岁,已拍完最后一部电影《芬妮与亚历山大》,身体和控制力已经不允许他再拍电影了,之后他慢慢淡出公众的视野,直至2007年与世长辞。

  在这部晚年之作中,伯格曼没有过多谈及自己的戏剧和电影成就,反而无情地披露自己的性格缺陷、身体和精神病史,甚至触及最忌讳的政治不确定性。酗酒、自卑、软弱、仇恨、对性痴迷、童年时曾试图杀死自己的妹妹和哥哥、二战期间一度对希特勒顶礼膜拜,其间贯穿伯格曼因作品的失败而一蹶不振,将生命的痛苦化作艺术的创作经历……《魔灯》更像是一个在死亡面前顿悟的老人,因不甘掩饰虚伪的自我而进行的一次彻底的心灵忏悔。这部“仅有的一部投入了自己全部文学抱负”的自传充盈着动人的细节、深沉的自省,其文本超越了诚恳与诚实的道德范畴,直抵人性的坚韧与柔软。我们不禁思索: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并未因其成就获得内心的宽慰,也不曾被所谓艺术的力量救赎,在晚年依然被绝望和痛苦缠身,那么艺术与成就之于人,究竟有怎样的作用呢?

  伴随这种思考,我们向伯格曼勇敢而坦诚的自我剖析致敬,向他不曾试图以谎言粉饰和安慰内心的情怀致敬。如他所言,“最重要的是,人必须努力克服人性的限制”。

  《论巴赫》

  作者:(德)阿尔伯特·施韦泽

  译者:何源、陈广琛

  版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9月

  德国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代表了音乐史上一座毋庸置疑的高峰。施韦泽,德国哲学家、神学家、医生、管风琴演奏家、社会活动家、人道主义者,毕生获奖无数,1952年获诺贝尔和平奖。在近代西方神学研究领域,他试图还原历史中的耶稣和使徒保罗;在近代古典音乐领域,他译释巴赫,成为西方音乐研究中的里程碑。这两项成就,使他名列西方神学与古典音乐学史册。

  这本发表于20世纪初的《论巴赫》即是后者的成果。通过论证巴赫作品的来源,分析巴赫乐思中的图像化倾向,推敲与讨论巴赫作品的正确演奏方法,本书引导人们重新调整对音乐美学的总体观念,刷新了人们对巴赫音乐的理解,填补了国内巴赫研究中的长期空白。直到今天,施韦泽对巴赫的研究依然深刻影响着音乐学界。可以说,恰是这场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促成了巴赫的复兴。

  《知觉的悬置:注意力、景观与现代文化》

  作者:(美)乔纳森·克拉里

  译者:沈语冰、贺玉高

  版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17年9月

  19世纪下半叶,伴随演出、展览、投影等吸引人注意的新发明的产生,关于“知觉”与“注意力”——人类有意识地观看或聆听事物的方式——经历了关键性的历史转变。这一过程不仅关乎人类对于自身主体性的理解,更关乎一种新的技术关系和社会结构。

  在这本专著中,美国著名艺术史家乔纳森·克拉里聚焦于1880年至1905年这段历史,着重考察了主体性的现代化与视听文化的戏剧性扩张及工业化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人类注意力及其在现代西方文化中的重要角色,克拉里考察了现代注意力的悖论性质:一方面它是个人自由、创造力与经验的根本条件;另一方面它又是经济、学科体制、大众消费、景观空间有效发挥效力的核心因素。

  作为当今世界最杰出的视觉研究者之一,克拉里于1990年出版的《观察者的技术》即通过解析19世纪的视觉文化,重估了视觉现代主义与社会现代性的问题。该书可看做是《观察者的技术》的延伸讨论,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神经科学、艺术理论等领域,为理解当今社会的注意力危机问题提供了历史和理论框架。它并非一本纯粹的艺术理论专著,而是更为普遍的文化研究。我们向克拉里对文化现象的敏锐嗅觉、独特的论证视角,以及旁征博引的理性写作致敬。

  《脸的历史》

  作者:(德)汉斯·贝尔廷

  译者:史竞舟

  版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8月

  脸,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当我们透过大众媒介之眼观看明星时,是什么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整容盛行的当下,人们对改造外貌的狂热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观念?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喜欢用手机自拍,甚至有人迷恋于此无法自拔?

  脸,关于面具、肖像、自我,也关于仪式、崇拜、真相、镜像,既是人类学、心理学,也是社会史、艺术史。正如德国著名图像学家汉斯·贝尔廷所言:“脸的文化史本身构成了一个开放性场域,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概念加以总结。”

  这本《脸的历史》就是一部阐释“脸”的艺术哲学著作,通过回顾脸的历史,重新审视脸的文化意涵。贝尔廷从石器时代的面具讲起,从宗教仪式到殖民地博物馆,从戏剧舞台上演员的脸部表情到欧洲肖像画、摄影、电影和当代艺术中关于脸的观念变革,从大众媒介的造星运动,到通过数字技术实现的虚拟脸,作者论证了:“作为脸的媒介,面具与各种不断变换的关于脸的阐释相伴相生;也可以说,正因有了面具,才形成了各种关于脸的阐释。”这是一部关于脸的图像史,它突破了艺术史研究的传统框架,试图打破某些流行观点的老生常谈,是对漫长历史中诞生的人类自我认知的一次全新的探索。

  个性推荐

  《游隼》

  作者:(英)J.A.贝克

  译者:李斯本

  版本: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7年8月

  上世纪六十年代,一对游隼迁徙至英格兰东南沿海过冬,一位叫贝克的人一连十年,始终追随着这对游隼的身影,以极其精准和动人的笔触记录下它们的活动和身姿,于是有了这部关于如何成为一只鹰的书。尽管直到他逝世多年后,人们才获知他的全名:约翰·亚力克·贝克,但读者们依然传颂着这部关于游隼的挽歌。与其说这是一本纯粹的自然观鸟记录,不如说是一段凝练了一个人与一只鸟一生的故事。他向往它的自由,同时厌恶身为人类的自己,开发、发展、战争,人类闯入并破坏了游隼的世界,杀戮、毁灭、抹去游隼的踪迹。而只有在乡野之上,和寂寞孤傲的游隼一道,贝克才能看清自然界的悲悯与渴求,看清自身对于人类世界的厌弃和疏离。

  《万物归一》

  作者:(德)君特·格拉斯

  译者:芮虎

  版本:天地出版社 2017年10月

  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颁奖词评价他“以令人开心的黑色寓言描绘出被遗忘的历史真相”,“在语言和道德受到破坏的几十年”之后,为德国文学带来了新的开始,在“清醒的黑暗的虚构故事中展示了历史遗忘的一面”。这本《万物归一》收录了君特·格拉斯创作的96篇诗文和60幅插画,记录了这位伟大作家人生的最后阶段。这部书中,不乏格拉斯对世界和社会问题的思索,当然更动人的当属他对于生与死、善与恶、爱与欲、幸福与磨难的深切感悟。面对即将告别的世界,格拉斯写到:最后的希望被老年击沉。2015年8月,这部书的德文原版首印5万册,在德国《明镜周刊》畅销书榜上名列前茅,被译成二十多种外语。以写作抵制遗忘,他到死都是这样。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作者:(英)詹姆斯·伍德

  译者:蒋怡

  版本:上河卓远·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7年8月

  什么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呢?在英国文学批评家詹姆斯·伍德这本6万字薄薄的小书开头,即引用乔治·艾略特的《德意志生活的自然历史》回答了这个问题:“艺术是最接近生活的事物,它是放大生命体验、把我们与同伴的接触延展到我们个人际遇以外的一种模式。”在这部杂糅了私人回忆与小说评论的册子中,伍德延续了《小说机杼》中对于小说理论的独到创见,透过对契诃夫的《吻》、W.G.泽巴尔德的《异乡人》和菲茨杰拉德的《蓝花》等作品的评析,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对日常的观察,论证了小说与生活的关联:在所有的艺术门类里,小说在描述我们的生活形态、从死亡与历史遗忘中拯救那些生活的肌质方面有着独特的能力。正是一个个文学细节丰富了我们对庸常生活的贫乏想象,真正去理解生与死,不至于堕入虚无。

  艺术类推荐人

  新京报记者 张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