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江湖: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
作者:桑兵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8月


《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
作者:(英)方德万
译者:姚永超、蔡维屏
版本: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7年7月


《维米尔的帽子:17世纪和全球化世界的黎明》
作者:(加)卜正民
译者:黄中宪
版本: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7年7月


《新世界史》(第2卷)
作者:孙隆基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7年8月



《在台湾发现历史:岛屿的另一种凝视》
作者:杨渡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年8月


《邻人:波兰小镇耶德瓦布内中犹太群体的灭亡》
作者:杨·T·格罗斯
译者:张祝馨
版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年9月


《双面蓬皮杜》
作者:乔治·让·蓬皮杜
译者:史利平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0月

  历 史 类

  《学术江湖: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

  作者:桑兵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8月

  谈起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以往研究著述,对此多有赞誉,而在长期关注晚清民国学术思想史的桑兵看来,今人对这一时段的学人、学术,多半存在不实的“想象”,研究者只有从历史语境出发,才能真实展现昨日学界生态。

  治史贵在求实,桑兵所写《学术江湖》一书,在还原历史事实的前提下,挖掘出了学人话语背后的丰富意涵,从细微处呈现出了人物的所思所想。在史料剪裁方面,他运用了记录学人言行的直接资料,并通过报刊、档案、回忆录等辅助材料,重现民国学人之间的往来交游与人事联系,在具体的时空脉络中探究学人“所言”与“所行”之关联。桑兵重新解读了陈寅恪、傅斯年、顾颉刚等人的学术思想,也回应了近代思想史上的一些重要议题,如 “白话”与“文言”何者为中国文学正宗,傅斯年、陈寅恪对宋代和清代学术的看法,陈寅恪、傅斯年、冯友兰等人对于新儒学产生的观点分歧等。读者阅读此书,可以对当时的学人、学术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把握近代中国学术思想的变迁。此外,书中也寄托了作者对学术生态的批判和期望,对当下的学人与学风起到借鉴和鞭策作用。

  《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

  作者:(英)方德万

  译者:姚永超、蔡维屏

  版本: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7年7月

  海关对于近代中国而言,是一个特殊的产物,在形式上它属于中国政府,而在管理上又由外国人进行实际运作。它有其自身的制度、规则、实践、官职,以及边界监管货物交易、船只往返、人员进出的规程。一方面它带有民族屈辱的色彩,另一方面则在某种程度上开启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这种微妙的关系使得近代中国海关成为带有世界性特征的行政机构。海关的监管加速了中国的国际贸易,组建了跨国的人际网络,加强了中国与国际组织之间的联系。

  正是由于海关在近代中国的重要地位,使得海关史研究始终成为史家的关注领域。在西方学界,从马士、魏尔特到费正清,海关史研究有着长久的学术传统。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方德万继承并进一步开拓了海关史的研究路径,《潮来潮去》是他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的代表著作。他从卷帙浩繁的近代中国海关档案入手,梳理了从1854年到1949年之间的中国海关历史,全景展现了海关系统中的制度建设、权力关系及人际网络,并将海关置于世界政治与经济的网络之中,既具有全球史研究的宏阔视野,又不失对历史细节的考究推敲,若要研究海关史,想必这本书是绕不开的。

  《维米尔的帽子:17世纪和全球化世界的黎明》

  作者:(加)卜正民

  译者:黄中宪

  版本: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7年7月

  维米尔是17世纪的荷兰画家,一辈子生活在运河边上的代尔夫特。他所存世的35幅画作,描绘了这座港口城市的各个角落,他是最早见过中国画的西方人之一。卜正民是个有心的史学家,他从维米尔的七幅画作入手,把画中精心描绘的细节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将看似无关的普通器物,与时代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荷属东印度公司兴盛的跨洋贸易,看到军官的毡帽里隐藏有寻找中国之路的热情,看到一条由欧美和日本流入中国的白银之河、烟叶数十年间便风靡世界各地。17世纪的世界,正处于全球贸易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借助航海技术的发展和商业的兴起,孤立的各个区域逐渐加强了联系。或许没有人能够料到,他们背井离乡,寻找财富的过程,无意间开启了世界现代化的进程,这种偶然,恰是历史的迷人之处。

  卜正民有着出色的叙事技巧,他并不直接抛出观点,而是将其融入到生动的故事叙述中。在他笔下,历史事件是充满生命力的。事件之间的联系,是瓷器、海狸毛皮、小冰期和火枪、遭到船难的水手及其同伴、银矿和马尼拉大帆船,史景迁称之为“惊喜之书”,实不为过。

  《新世界史》(第2卷)

  作者:孙隆基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7年8月

  《新世界史》系列是历史学家孙隆基的力作,积累十几年而成,专为华语读者写就。与以往的世界通史相比,《新世界史》在观点与材料上均有创新。全书突破了以国别为单位书写历史的窠臼,对各大世界文明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予以重新审视。孙隆基驳斥了长期影响学界的“西方中心论”,认为世界历史应该是“多中心”共同发展的产物。

  他擅长文明之间的比较研究,在《新世界史》(第2卷)中,我们可以看到丝绸之路与秦汉、贵霜、安息和罗马帝国之间的联系,也可以看到古代中国与古代欧洲之间的同期比较,以及一些被人忽略的古代文明,如萨珊帝国、笈多王朝。文中的部分观点,如“正是丝绸之路使得汉与罗马互称‘大秦’”、“匈奴是古代世界的殡葬师”等,对原有史学观点发起了犀利的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非常关注中古印度在世界文明中的价值,他认为研究该时段的印度,需要从历史整体规律出发,而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的历史分期,这一点也颇具新意。在材料方面,作者用跨学科的方法,综合了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为书中观点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持。

  个性推荐

  《在台湾发现历史:岛屿的另一种凝视》

  作者:杨渡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7年8月

  写台湾历史的书有不少,而从人物视角着眼的则不太多。身为一名作家,杨渡有着细腻的文笔,从消失的原住民凯达格兰族,到带着小提琴的革命家简吉、在大时代的飓风中飘荡的简娥和汤德章,再到一九四五年台湾光复时的历史情景、“二二八”事件中沉默的母亲林江迈、迷雾中的将军李友邦。他用一个个故事,串起了台湾史上的关键片段,记录下了那些温暖而悲哀,鲜活而又荒谬的岁月。历史学家钱穆曾经说过,对于历史,我们应该抱有一份“温情与敬意”。杨渡的笔是有温度的,他所记录的人物,构成了台湾历史的重要部分,那些有情有义的故事说明,历史不只是年表、数据,无数的个体生命构成了历史的篇章,他们的悲欢离合,诉说着时代的痛楚与欢欣。

  《邻人:波兰小镇耶德瓦布内中犹太群体的灭亡》

  作者:杨·T·格罗斯

  译者:张祝馨

  版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年9月

  这是一个悲剧性的故事,也是一段值得人们深思的历史。1941年的一个夏日,波兰小镇耶德瓦布内中的一半人谋杀了另一半人:所有的犹太男人、女人和儿童,共计1600人,仅7人幸存。这令人发指的罪行,不是纳粹所为,而是受害者所熟悉的人,有他们过去的校友、买牛奶的人、与他们在街上闲聊的人。“二战”结束后,这段历史一直被波兰主流社会所忽略,直到最近几年才为人所知。格罗斯是一个倔强、执著的史学家,他长期致力于对这一事件真相的挖掘,撬开了波兰现代史上紧闭的、沉痛的一章。作者在揭露真相的同时,也让人们进行思考,人类的底线在何处?普通人为什么会成为刽子手?谁该为悲剧负责?当阿伦特的“平庸之恶”命题再度展开,这无疑是沉痛而又有力量的。

  《双面蓬皮杜》

  作者:乔治·让·蓬皮杜

  译者:史利平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0月

  说起乔治·蓬皮杜,人们更容易想到以他命名的艺术中心,这座与卢浮宫齐名的艺术博物馆,被视为现代巴黎的象征。而作为法国前总统的蓬皮杜,则并不为人所熟知。《双面蓬皮杜》是一部从蓬皮杜个人视角出发的见证录,以蓬皮杜的私人书信、笔记和照片作为素材,表现了他的理想抱负、兴趣爱好、同情心和善良天性。作为审慎复杂的政治家,蓬皮杜记录了他对社会政治领域的探讨与反思,描述了所接触的政治人物:戴高乐、尼克松、希斯、密特朗,留下了微妙而坦率的评语。作为文艺发烧友,他在书信中倾注热情,讨论艺术、文学、爱情、女性等话题,展现出对永恒之美的痴迷。作为父亲,他珍视家庭,将其视为重获力量的港湾,这些角度让一位政治家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而生动。

  历史类推荐人

  新京报特约记者 俞诗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