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阿隆回忆录》
作者:(法)雷蒙·阿隆
译者:杨祖功 王甦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2017年7月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
作者:(英)伯纳德·威廉姆斯
译者:陈嘉映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7年8月


《血缘与归属:探寻新民族主义之旅》
作者:(加)叶礼庭
译者:成起宏
版本:三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年8月



《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作者:(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译者:顾良 施康强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7年7月


《醒来的女性》
作者:(美)玛丽莲·弗伦奇
译者:余莉
版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7月


《竞争的艺术》
作者:(澳)塞巴斯蒂安·斯密
译者:程雪 董欣然
版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年8月


《我在现场:性社会学田野调查笔记》
作者:黄盈盈等
版本: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7年9月

  社 科 类

  《雷蒙·阿隆回忆录》

  作者:(法)雷蒙·阿隆

  译者:杨祖功 王甦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 2017年7月

  雷蒙·阿隆是20世纪法国最为杰出的知识分子之一,和萨特、加缪都是同时代人。他既是严谨从事理论研究的治学者,又是积极介入公共事务的政论家。从1905年到1983年,阿隆几乎亲历了20世纪所有重要的历史事件。当大多数人被激情裹挟,沉浸在幻想的时候,阿隆不惧于站在当时流行思潮的对立面,勇于坚持自己的理念,用一以贯之的冷静与清醒,立场坚定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相信,我已经说出了基本事实”,1983年出版的《回忆录》是阿隆生前最后一部著作。在人生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这位一向以克制和审慎面目示人的老者,终于肯展现他“无限复杂的忧患灵魂”,把那些未曾表达的心绪和情感统统都写进这最后的回忆里。在这本近千页细细密密的述说中,我们看到了阿隆有心为后世留下的那个最诚实的自己。唯有勿忘知识的限度,坚守谦逊地自省,才有可能在谎言泛滥之时,仍有能力认清现实,正视历史。保持理性,始终站在善的一边。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为自己的判断负责,为自己生活的这个时代和社会负责,阿隆用他的一生为我们做了最好的示范。

  《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

  作者:(英)伯纳德·威廉姆斯

  译者:陈嘉映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7年8月

  哲学一直被视作各个学科的终极母题,似乎在任何领域都能通过反思和追问逼近真理。然而20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纳德·威廉姆斯却在其最为具有代表性的著作《伦理学与哲学的限度》中指出,哲学是有限度的,至少无法满足现代世界在伦理学理论上的需求。“在伦理领域,反思可能摧毁知识”,在威廉姆斯看来,社会生活本身是复杂且多维的,抽象的理性反思只会加深对伦理生活的误解。

  全书从道德哲学的初始发问“苏格拉底问题”开始,澄清“伦理”和“道德”的分别,拒斥亚里士多德和康德为伦理考虑所做辩护的尝试,并相继指出契约论和功效主义都不能为理解伦理生活提供基本方法。威廉姆斯创造性地提出“厚实”的伦理概念,提醒人们认识到伦理生活是随时间和群体改变的社会现象,伦理理解也因此“需要社会解释这一维度”。

  “相信真理,相信诚实,相信个体生活的意义”,在威廉姆斯看来,促进自我理解才是道德哲学的真正任务。这本密度极大的哲学论著也一并展示了英美分析哲学中追求清晰表达和严密论证的传统。很多时候相较于知晓结论本身,学习大家如何着力思考、如何明晓论说其实更为重要。

  《血缘与归属:探寻新民族主义之旅》

  作者:(加)叶礼庭

  译者:成起宏

  版本:三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7年8月

  近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翻涌的民族主义情绪,并不是这个时代所独有的印记。它们很早就曾出现,虽然柏林墙的倒下、哈维尔的演讲一度让许多人认为那个暴力的时代已然过去,然而随之而来的骚乱冲突和种族战争,让叶礼庭在20世纪90年代初写就的《血缘与归属》中就指出,“被压抑的东西已经回归,它的名字叫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并不是个自明的理念,叶礼庭在书中就做了区分:“公民民族主义”把民族视作一个平等的、权利共享的公民共同体;而“种族民族主义”则强调血缘与归属,“民族归属是所有归属身份中最重要的形式”。可是血缘忠诚和牺牲因此就具有合法性了吗?当民族自豪转变为种族清洗,残酷和暴戾难道就应该被接受吗?

  曾执教于剑桥、哈佛的叶礼庭,不只是个敏锐的学者,更是一个有勇气付诸行动的知识人。为了探明民族战争和种族屠杀背后的真相,发掘野蛮背后的现代良知,他实地走访了南斯拉夫、库尔德斯坦、北爱尔兰、乌克兰、魁北克和重新统一的德国等六个国家和地区,对现实世界尤其是动荡地区的变化有着深切的体察。不局限于理论上的探讨,而是深入冲突的现场,了解各方观念想法,寻求理性的对话,这是行动型知识分子叶礼庭带给我们的启发。

  《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作者:(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译者:顾良 施康强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7年7月

  这套书写15至18世纪世界经济以及资本主义戏剧性发展的大部头巨著,是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领军人物布罗代尔的代表作之一。布罗代尔承接了年鉴学派重视长时段以及经济社会结构的要旨,试图重述欧洲经济长达四百年的发展史,并通过建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三个层次,呈现静态结构在长时段里整体的延续性。

  《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三卷本正对应着由下至上这三个层次:第一卷《日常生活的结构》引入传统史学所忽视的“日常生活”领域,作为进一步讨论其他经济问题的基础,旨在考察最基本的人口、气候、食物、能源、货币等物质世界;第二卷《形形色色的交换》关注到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交换制度和市场经济,涉及生产交换、地区商业、贸易关系、经济组织等;第三卷《世界的时间》则在前两层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位于结构顶端的资本主义,作为社会成分的结合体,囊括整个社会,并按地区和年代顺序,讲述资本主义经济如何一步步在西方发展起来并影响全世界。此次商务所出译本为十五年后再版,对于这套百科全书式的经典著作别有意义。

  个性推荐

  《醒来的女性》

  作者:(美)玛丽莲·弗伦奇

  译者:余莉

  版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年7月

  与其他构思精妙的小说相比,《醒来的女性》更像是一部真实生活的记录,美国女性作家玛丽莲·弗伦奇来回跳脱故事与现实,借米拉和她的朋友们的故事,描摹大多数女人平实又不寻常的一生。因为叙说得太过接近真实,强烈代入感让我时常觉得我就是米拉,或者米拉就是我,因为她在其中所面对的困惑与焦灼,释然与醒悟都令我极为感同身受。我非常希望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成长中的女性,我相信你们总能在米拉的觉醒、莉莉的无助、瓦尔的独立,或者伊索的执著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女人是相通的,文字能成为彼此的联结,当你发现自己身上的许多故事在40年前就在大洋彼岸被人书写,这让阅读成为一种极为奇妙的体验。

  《竞争的艺术》

  作者:(澳)塞巴斯蒂安·斯密

  译者:程雪 董欣然

  版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7年8月

  通常的艺术史写作都会聚焦在艺术家个体身上,剖解各自的风格、作品,分而述之。但斯密在《竞争的艺术》中却独树一帜,将视线落在一对对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上——马奈和德加、马蒂斯和毕加索、德·库宁和波洛克、弗洛伊德和培根——他们都曾彼此吸引甚至沉迷,却又在距离拉近后心生间隙。这八位现代艺术家,在各自的故事里,上演着残酷却真实的爱恨大戏:那是从密切到疏离的传奇友谊,亦是被嫉妒和雄心左右的男性博弈。很少有人关注到这份别样的亲密关系,尤其在他们艺术生涯的早期,这是19世纪50年代以来强调原创性的现代艺术语境下所独有的“竞争”范式,不止字面意义上的对抗与竞技,还有作品背后的情谊与角力。艺术家需要同伴,因为只有真正的对手才能激发出最好的自己。

  《我在现场:性社会学田野调查笔记》

  作者:黄盈盈等

  版本:山西人民出版社 2017年9月

  无论是政策制订还是社会研究,我们只有亲临现场,才能真正感知到条文、概念背后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所的师生团队先后走访国内13个“红灯区”,接触过近1400位“小姐”“妈咪”等相关人物,从主体建构的视角持续关注她们的生存状况,追踪时间跨度近二十年。《我在现场:性社会学田野调查笔记》正是师生团队多年调查经历和体悟的结集。他们用一篇篇研究手记带领我们去到“现场”,身处“小姐”之中,走近一个个具体的、有感情、有念想的人。研究者们也在真情实感的文字里袒露调查过程中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别拿她们来满足你的道德优越感”,需要不断自省的是,不要拿自己的框架去套生活,特别在关注边缘人群和底层社会时,这样的警醒尤其有分量。

  社科类推荐人

  新京报记者 李佳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