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对话》
作者:徐贲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4年1月


《综合防治儿童性侵犯专业指南》
作者:龙迪
版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年11月


《我讨厌的10种好人》
作者:(日)中岛义道
译者:黄悦生
版本:后浪丨文化发展出版社 2017年11月


阅读评审团的部分推荐书目


扫码聆听诗人读诗

  避免特立独行,顺着潮水的方向,在“大众”和“人云我亦云”中获得基本的安全感,这是人之为人的平常选择。无论是面对一起备受关注的社会事件,还是一本畅销书,都是如此。但也许有更可贵的选择——理性思考、识别迷雾,同时不失真诚。

  观察

  热点事件公共讨论常常违背说理规则

  我们被层出不穷的热点事件包围,每一次都能在互联网上引发人们的热议。但如果细加检视,这些讨论中有不少违背说理基本规则的地方,并不难发现,公共讨论中霸气、含混、反逻辑、少理性的语言已经累积成痼疾。由近及远,可以举出最近有关马航MH370失联所谓揭秘文章、江歌案的讨论中对刘鑫的道德指责、罗尔为生白血病的女儿募捐等案例。

  在所有这些讨论中,都不乏看见对动机的揣测和人身攻击,非黑即白、截然对立的思维方式,以及罔顾事实和常识的推理分析。

  我们推送《那些热点事件里被众人拥护的言论,都是怎么违背说理规则的?》,是为了说明热点事件既能检验、也能培养或降低公共说理水平。“公关文章”、“意见领袖”、“精英”、“民粹”、“阴谋论”等,将公共生活变得更为复杂,如果我们没有能建立起基于事实和逻辑的思考能力,所有这些五花八门的观点都可能将我们带偏。怎样突围而出、识别迷雾,进而把握真正的问题,是公共生活走向理性的必然起点。

  关于儿童性侵事件我们知道得太少

  《关于儿童性侵事件,我们知道得太少》是一篇具体、有实用性的推送。即便相关题材的影视剧每一部都让人窒息,即便每次有相关新闻披露,都能引起群情愤怒,但关于儿童性侵事件,关于如何防范儿童性侵事件,我们依然知道得不够多。比如,很多人会从自己的经验推出,儿童性侵犯仅是少数极端事件,但事实并非如此,全球范围内每5名女性中就有1名、每13名男性中就有1名在18岁之前受到过性侵犯。比如,好孩子、男孩子不会受到性侵犯,事实上,任何儿童都有可能受到性侵犯。再比如,侵犯者主要是陌生人——有着“坏人”模样的成年男性,但事实上,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大多数性侵犯者是儿童认识、熟悉或信任的人,甚至就是儿童的家人。

  防范儿童性侵犯的第一步,恰是正确认识“儿童性侵犯”本身。也许很多人会讶异“防治儿童性侵犯”足以出版一本书,但是我们首先需要知道的,进而才能努力去做到的,确实还有很多很多。

  不忘感恩的人有时让人讨厌

  近年来,“感恩教育”在中国一些中小学颇为流行,讲师们往往会引导学生感谢父母的恩情,动辄全体痛哭。这种“教育”受到了一部分学校乃至于家长的欢迎,但是也被很多人质疑是洗脑、营销。受人恩惠而知“感恩”,是大多数人都愿意认同的礼节、温情与道义。可为何“感恩”会容易被洗脑营销所利用?宣扬“感恩”的人,为什么看起来像是在煽动和审判?

  《不忘感恩的人,有时特让人讨厌》这篇推送,来自日本哲学教授中岛义道的书《我讨厌的10种好人》,他有意将矛头对准那些受到现代日本人普遍欢迎的“好人”,比如经常面带笑容的人、不忘感恩的人、想看见大家高高兴兴的人、总是积极面对生活的人……因为在他看来,这些人往往只是稀里糊涂地去迎合大众的感觉,不加批判地遵从大众的思考方式,并且因此对大众以外的少数人形成事实上的压抑。中岛义道的态度不无偏激,但可以提醒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那些被社会规则认为“好”的人和行为。

  书事

  阅读评审团 只要真诚的书评

  从今年3月开始,书评周刊在微信上设立了一些新栏目,比如“阅读评审团”,比如“霉土豆”。在“阅读评审团”,我们选取新近出版的较受关注的热门书籍,向所有读者发出邀请函,再从收到的回复中选取5位作为当期“阅读评审员”,向他们免费寄送该书,并刊发他们读过之后写下的读后感。这个栏目的意义在哪里?在于我们发现:现如今,真诚的书评越来越难见到了,关于新书的资讯淹没在出品方的营销和推广中,电商渠道又无法像在书店那样翻阅之后再做决定,读者想要辨识一本新书的好坏,越来越难。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来自普通读者的真实、真诚的书评。而在半年多的运营之后,“阅读评审团”的业余评审员们,给了我们太多的惊喜。他们认真,诚恳,不虚美,不隐恶。这些来自普通读者的反馈,体现出的是阅读的真正价值。

  霉土豆 敢于吐槽失望之书

  “霉土豆”更为犀利直白。这个栏目的本意,在于为读者们读到的“失望之书”提供一个吐槽专属地——是的,好书需要分享,“坏书”也需要吐槽。当然,所谓“好坏”,有些标准是公认的,但更多的标准只存在于每个读者心中,可能一千位读者当中,有一千本不同的“霉土豆”;更可能,在你眼里的“霉土豆”,却是我眼里的“金镶玉”。但看看大家的吐槽,你一定会对书籍的好与坏,有更多更广泛、更多元的理解。

  栏目推出至今,我们收到了无数吐槽。很多读者吐槽时分门别类,一条条阐述他们失望的理由,有些读者的吐槽来信简直堪称一篇勘误论文。我们发现,吐槽的一大“重灾区”,是畅销书;而翻译问题,也是大家阅读中的一大痛点。如果你也读到过不那么满意的失望之书——我们知道这一定难以避免,那欢迎你来加入每周四推送的霉土豆。我们期待听到你不同的声音。

  栏目

  我有嘉宾(逢周五推送)

  周濂谈幸福

  本期嘉宾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周濂,一位近年来活跃于中国公共领域的青年哲学学者。在他那本名噪一时的随笔集《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中,周濂说:“一种未经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一个无从选择的幸福生活不是真正的幸福生活,而只是‘被幸福’。”他同时也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过度审视的人生则没法过。”

  那么,该如何平衡这天平的两端呢?民主与幸福是否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幸福是否垂青正义的人?在没有英雄的时代里,我们怎样做一个不犬儒、不苟且、不绝望的乐观主义者?我们邀请朋友们来向同样在思考幸福的周濂提出你的问题。

  周末读诗(逢周日推送)

  郭沫若的《女神》

  在本期栏目中,江弱水老师已经从古诗聊到了新诗,用一系列细读,重温新诗的历史。郭沫若的《女神》在1921年由泰东图书局出版,和中国第一本新诗集——胡适的《尝试集》相比,《女神》完全摆脱了旧词曲的味道,是新诗人印在大海边的新沙上的第一行脚印。郭沫若用毫不拘谨扭捏的活脱脱的现代汉语写作,一上手就把中国诗的制式给改了。

  诗人读诗(逢周二、周四推送)

  理想中的安宁生活

  本周推荐的两首诗,都与“生活”相关。诗人树才想写下他此刻的安宁,诗人宋琳跟朋友分享了他在纽约乡间的漫步,那时枫叶的火正旺,几天便会熄灭于远近每一座小山将迎来的雪。树才追求诗性的生活,他希望能一直保持自己身上的诗性;宋琳“漫游”于不同洲际的城市三十多年,最后回到故土开始新的生活。你理想中的安宁生活是什么?欢迎在评论中与我们分享。

  本期新媒体观察/新京报记者 李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