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中华》
作者:黄兴涛
版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0月


《洪宪帝制外交》
作者:唐启华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8月


《章太炎全集》
作者:章太炎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


《北京口述历史系列》
作者:定宜庄
版本:北京出版社 2017年3月


《中国1945》
作者:理查德·伯恩斯坦
译者:季大方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3月


《当法律遇上经济》
作者:邱澎生
版本: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年11月

  《重塑中华》

  作者:黄兴涛

  版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0月

  继“中国往何处去”之后,“中国从何处来”成为近些年的一个学术出版新风口,标志性的著作有许宏的《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葛兆光的《何为“中国”:疆域民族文化与历史》和《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叙述》,许倬云的《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现在,这份高端主题书单又多了一本黄兴涛的新著:《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黄先生从清代中国的“中国认同”开始,重点讨论了辛亥革命及抗战爆发两大关键节点的“中华民族观”。一个特别有趣的观察是,中国精英在政治形势变化之时,所持的“中华民族观”也相应地发生各种变动。比如,清廷退位让孙中山和同盟会的民族观从“驱逐鞑虏”升级到“五族共和”,日本侵华则极大推动了中国社会对“中华民族”的接受与认同。这既可以庸俗地理解为屁股决定脑袋,也可以高尚地视作“时也,势也”。

  如果我要写一篇书评的话,书评的题目大概是《康熙与乾隆认为自己是中国人么?》,谈谈康乾等满族统治者并不虚幻的“中国认同”,《重塑中华》一书对此作出了非常精彩的探讨,“中华”首先是一部观念史的变迁。(张明扬)

  《洪宪帝制外交》

  作者:唐启华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8月

  唐启华先生可能是华人学者中的天字第一号“北洋吹”,长期致力于厘清被民族主义史观遮蔽与贬抑的北洋外交史。继《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之后,这位台湾东海大学历史系主任又出版了《洪宪帝制外交》,将这股北洋外交翻案风吹到北洋时代最核心也最敏感的袁世凯时代。

  为袁世凯称帝翻案?事实上,唐启华先生并无意于为袁世凯称帝本身做任何辩护,他的着力点是反驳这样一种传统历史叙事:即袁世凯为了称帝而卖国,以签署“二十一条”为代价换取日方的称帝支持。唐先生通过对中、日、英、美四国史料的综合分析,得出一个可能比“袁世凯未卖国”更犀利的结论:袁世凯正是因为执行了不愿屈从日本的“多边”外交政策才遭受日本人的忌恨,日方利用袁世凯称帝这一“良机”全力倒袁,这才是袁称帝失败的主因。

  世传袁世凯去世前曾自挽:“为日本去一大敌,看中国再造共和”。此说虽出处存疑,但《洪宪帝制外交》一书至少从逻辑层面上证明了“为日本去一大敌”的合理性。(张明扬)

  《章太炎全集》

  作者:章太炎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

  章太炎是中国学术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其意义可与孔子、刘向、郑玄、朱熹等人相媲美,他们对先前学术史成就给予系统总结,并为未来学术发展开启无数法门。一部规模不大的《訄书》,为后世中国历史研究提供了一套全新范式,更不要说章太炎全部作品的影响力。然而,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变化太快了,“有学问的革命家”在很多时候竟然成为革命的对象,再加上其作品刻意艰涩,让相当多人望而生畏,因而一直没有得到系统收集整理。这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大缺憾。

  上世纪80年代初,章门弟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时推动《章太炎全集》整理,并迅速出版了前几集,受到知识界广泛关注、普遍使用。然而遗憾的是,经济大潮迅速席卷了中国各个角落,《章太炎全集》整理戛然而止。上海人民出版社几年前邀集学术界研究章太炎的专家,接续整理未完部分,终于大功告成。历时四十年,参与编辑整理的既有太炎先生及门弟子,更多专业研究者。煌煌二十卷,是目前为止搜罗最完备的章太炎作品集,必将成为研治中国史一部无法绕开的文献集,不论古史,还是近代;也不论文学、史学,还是哲学、语言文字学、制度史、社会史。(马勇)

  《北京口述历史系列》

  作者:定宜庄

  版本:北京出版社 2017年3月

  这套书包含《八旗子弟的世界》《城墙之外》《府门儿·宅门儿》《胡同里的姑奶奶》《生在城南》五本书,都是学者定宜庄记录的诸多北京人口述史。访问者定宜庄在“总序”里说“我是从他们的讲述中,才具体地,而不是概念化地懂得了北京,也是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才一步步地进入了这座城市,并且慢慢触摸到了北京人的血脉、灵魂和神韵”。在讲述中,有着活泼泼的历史,带着温度的记忆,让人瞠目结舌的细节,这一切,构成了《北京口述历史系列》。

  这套书以口述史料与文献互证,访谈对象以旗人为多,而又分门别类,或集中性别视角,如《八旗子弟的世界》皆为男性,《胡同里的姑奶奶》皆为女性;或着重地域特色,如《城墻之外》《生在城南》,或以阶级分层,如《府门儿·宅门儿》以清代宗室亲贵大臣后人为主,访谈内容遍及家史、风俗、商业、个人嗜好各种层面,呈现了一个从晚清到当代,立体化的北京。贵贱富贫,翻云覆雨,诸多满布时代烙印的人生故事背后,其实也隐藏着百年京师的社会结构变化。也唯有那些口述实录与问者追索带出的诸多细节,才能补足一块块缺失在宏大叙事中的历史拼图。(杨早)

  《中国1945》

  作者:理查德·伯恩斯坦

  译者:季大方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3月

  1945年的中国,漫长而残酷的战争阴霾看似正在散去。取得了欧战和太平洋战争胜利的美国政府,深信自己对全世界事务有着近乎完全的支配权。只需美国政府出手调处,中国两大政治、军事势力之间的积怨死结就可迎刃而解。

  伯恩斯坦从全局战略的角度指出,所谓“美国在中国的失败”并不是因为它一意孤行地支持一个腐败、独裁必将失败的政权,而恰恰是因为美国政府本身政策的犹豫不决,在受到苏联影响的左翼政治人士的引导下两头下注,随时准备抛弃旧日盟友另求新欢。伯恩斯坦从解密的苏联档案中发现,真正的转折点不是时人关注的重庆会谈,而是苏军进入东北,从那一刻开始,这场全球两大政治阵营在远东的争斗就已经开始,而作为另一方对手的美国却对此几乎浑然不觉,反而幼稚地将其定性为一场地区性冲突,相信凭借斡旋调处的力量就可以轻易解决,直到战争之门已经开启,仍然深陷乐观之中,被对手的政治文宣和游说所蒙蔽,执迷不悟。(李夏恩)

  《当法律遇上经济》

  作者:邱澎生

  版本: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7年11月

  众所周知,明清时候的中国并没有发生“工业革命”。清末以前,既没有出现欧美国家的大规模机器生产,也并未出现与此相配合的法律改革。然而,从“西方中心主义”的定论退回到明清的生活实践中去考察,当时的中国经济并非“一潭死水”。

  历史学家邱澎生是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到历史材料中的,具体而言,他通过考察包括商人在内民众主持案件审理工作的法官,以及协助法官审理案件的幕友,还有私下为民众起草状纸与为胜诉而出谋划策的讼师,得出:人们在外在制度条件变动的限制下,还是发展出了种种不同的法律价值观与法律推理方式。

  邱澎生在书写过程中注意走出“西方中心主义”,不是说否定工业革命提供的经济发展方向,而是说,要拒绝以整齐划一的标准来审视历史的复杂性。用他的话来说,是“喜欢由经济、法律与文化不同场域的复杂互动,检视古今中外人们如何在强大的结构制约下仍然出乎意料地产生‘私利’与‘公利’之间新形态的相互协调。”原因在于,社会的变迁并非都是轰轰烈烈的,也可能是由琐碎的、柔性的、甚至是不起眼的历史细节推动。(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