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
作者:金宇澄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余音》
作者:葛兆光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游隼》
作者:(英)J.A.贝克
译者:李斯本
版本: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7年8月


《羽毛》
作者:(美)托尔·汉森
译者:赵敏 冯骐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7年1月


《第三极的馈赠》
作者:(美)乔治·夏勒
译者:黄悦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2017年1月


《梁漱溟往来书信集》
作者:
梁漱溟 著 梁培宽 编注
版本: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11月

  《回望》

  作者:金宇澄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金宇澄的《回望》用一种最为得体的形式,讲述自己的来历和父母一代的遭际。从中我们得以感知一个江南普通读书人家庭近百年来的悲愁与欢欣,并借此感知那些被遮蔽在正统历史叙事和文化符号冰层下面的中国人静水深流的生活。它似乎也可看成是对以苦难为图腾的中华反智主义的一次痛击,是一次文字、文学乃至文明的小型胜利。书中最为动人的,是无数具体的名物,人的名字,器物的名字,书籍材料的名字,村庄、街道、店铺甚至公交车辆的名字,它们在回望中复活成曾经有过的生命,且平等地携手向我们走来。这种朝向考古学和人类学的写作方式,一再印证奥尔巴赫在《摹仿论》中所讲述过的真理,即事件的含义不可能在抽象和普遍形式的认识中得到掌握,理解一个时代、一段历史和所谓现实,绝非仅仅理解其中所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而是要进入枯燥乏味的世界及其男男女女的最深处,只有在那里,才能掌握由内在力量激活的独特性,以及在更为具体和更加深刻的意义上都普遍有效的东西。在《繁花》中,在随后一系列精细的名物插画中,在《回望》中,金宇澄做的似乎都是同一件事,即重现不复存在的旧日生活场景,教我们知道自己和一切的人类,最终都生活在沉默却有名字的人和物的怀抱,而非意见和观念的喧嚣中。这种重现,本身就是创造。(张定浩)

  《余音》

  作者:葛兆光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1月

  都说天才总是成群地来,晚清民国似乎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但是恰如葛兆光先生所言:“学术史的进与退,学者的幸与不幸,一个领域的平庸和不平庸,不完全在那几个天才。”如若没有让天才成才的时代环境,“哪怕天才成群地来,也一定会成群地死”。

  这本《余音》写的就是天才是如何成群地来的,又是怎样成群地死的。但是长歌唱罢,抚今追昔,我们读到低佪不已的怅惘,却没有丝毫顾影自怜的哀怨。

  切不可将《余音》混同于秋雨体的文化大散文。作为一位成名已久的史学大家,葛兆光不仅心系“自由环境”和“时局刺激”的互相鼓荡,更关注“学术转型”与“典范转移”的流变,以及“新发现”和“新解释”的前因后果,许多文字看似信笔写来,其实“无一字无来处”。

  读罢《余音》,乃知“余音”未成“绝响”。对于晚清民国的学术大家,葛兆光可以说是心向往之,神(身)亦随之。后来人回看我们这个时代,葛兆光应是知识人仍在坚守学术取向和价值理想的标杆性人物。(周濂)

  《游隼》

  作者:(英)J.A.贝克

  译者:李斯本

  版本: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7年8月

  上世纪六十年代,一对游隼迁徙至英格兰东南沿海过冬,一位叫贝克的人一连十年,始终追随着这对游隼的身影,他穿过雾霭的树林,跋涉寒冬的江河,在十年寒暑中静心望向天空,以极其精准和动人的笔触记录下这群生灵的活动和身姿。于是有了这部关于如何成为一只游隼的书。

  这也是一本写给一种行将灭绝的生物的哀歌。二战期间,为保证英国空军信鸽的安全,游隼被大规模猎杀,大规模农业的发展、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更使得游隼的处境岌岌可危。直到贝克逝世多年后,人们才获知他的全名:约翰·亚力克·贝克,而《游隼》则是读者中游走的秘密,依靠口口相传成为一本少数人的经典。与其说这是一本纯粹的自然观鸟记录,不如说是一段凝练了一个人与一只鸟一生的故事。他向往它的自由,同时厌恶身为人类的自己,开发、发展、战争,人类闯入并破坏了游隼的世界,杀戮、毁灭、抹去游隼的踪迹。而只有在乡野之上,和寂寞孤傲的游隼一道,贝克才能看清自然界的悲悯与渴求,看清自身对于人类世界的厌弃和疏离。(张畅)

  《羽毛》

  作者:(美)托尔·汉森

  译者:赵敏 冯骐

  版本:商务印书馆 2017年1月

  独立保护生物学家托尔·汉森的这本书专注于“羽毛”——这种鸟类特有的轻盈、斑斓、抗风、保暖的体表覆盖物是从何演变而来?它为什么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形态?

  在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不仅很难有机会去观察在空中飞过的鸟,也很少有意愿去探究这些“无用”的问题,所以这本书能唤起和满足人对知识本然的好奇心。它仿佛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跟随作者精确生动的讲解与叙述,读者可以了解到关于羽毛的一切——演化、功能、美艳。然后,和作者同样惊叹于它的复杂度和丰富的功能,赞叹羽毛实在是演化史上的巨大成功。

  这本书是科普作品的绝佳范本。它绝非自上而下的姿态,毫无僵化老套的表达,而是以讲故事、做调查的方式来展现自然现象和科研过程,让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诙谐的语言风格完美并存。

  (李妍)

  《第三极的馈赠》

  作者:(美)乔治·夏勒

  译者:黄悦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有限公司 2017年1月

  青藏高原——南极和北极之外的第三极如此神秘。陆川在《可可西里》里谱写了一曲藏羚羊的悲歌,在这本书中,美国的夏勒博士也为保护藏羚羊以及其他野生动物进行了卓绝的斗争。

  作为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的首席科学家,20世纪80年代,乔治·夏勒博士受邀来到中国,在四川和羌塘开展大熊猫与高原有蹄类的研究保护工作。1985年他第一次见到藏羚羊,1988年开始追踪藏羚羊,寻找藏羚羊的产仔地,2002年,他终于在绍尔库勒湖南面的山丘上,看到雌性藏羚羊以及二十多只新生幼仔,由此确定了藏羚羊羌塘西部种群的产仔地。在这里,藏羚羊不仅要面对盗猎者的猎杀,还要面对栖息地受到的诸多威胁,比如公路伸进它们的领地,开矿和石油勘探造成破坏,牧场被围栏圈起,以及过度放牧和气候变化导致的草场退化。西藏的野外环境恶劣,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努力而变得温暖。乔治·夏勒写道:“这一幕超越科学,唤起温情,触动我的心。它更巩固了我许下的誓约,一定要帮助藏羚羊生存下去。”这是一个博物学家的手记,如此朴实,却因其真实而触动人心。(河西)

  《梁漱溟往来书信集》

  作者:

  梁漱溟 著 梁培宽 编注

  版本: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7年11月

  梁漱溟先生为中国二十世纪历史上难以逾越的一座思想高峰。有的人说他是“最后一位儒家”,有的人尊之为国学大师、孔学专家,他却始终以忠实的佛教徒自任。不舍众生,不住涅槃,究心于东西方文化哲学,探讨人心人生之根本问题。既悲悯自己,更悲悯世人,发大愿力,以拯救民族文化、世道人心为己任。立身于出世与入世之间,或著书立言,杏坛主讲,或亟谋改良,江湖奔走,以“吾曹不出,如苍生何”之胆气,不畏强权,不惧时艰,身体力行,吾道一以贯之,俯仰无愧天地,蔚为近代知识分子之楷模。

  梁漱溟先生哲嗣培宽先生数次辑录其父与各界人士往来书信,整理刊布,以其史料难得,搜罗广泛,历来受到学界重视。于今再加扩充,重新出版,收集梁漱溟先生不同时期往来书信761件,堪为历史之最。梁漱溟先生一生经历多端,交游广泛,往来书信规模巨大,殊难蠡测。由于种种原因,本书所辑录整理者,虽属有限,但内容真实生动,盛况空前,倍值瞩目。由此以观,上足以见彼时学者立身行道、修齐治平之宗旨,中足以窥国家转型、社会变革之艰难,下足以体世事沧桑、人情冷暖之变幻。一代杰出学人之身世沉浮、名山事业,尽情呈现在读者面前。(孙家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