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好书评选现场。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2017年12月23日下午2点,《新京报·书评周刊》2017“年度好书”终评会在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二楼举办。秉承“公共立场、专业品格、独立思想、现实情怀”的宗旨,书评周刊编辑部希望能立足媒体公共平台,以观察者和记录者的身份,在过去一年的写作与出版中挖掘优秀的图书,成为衔接优质书籍与大众阅读的桥梁,构筑我们这个时代精神家园宁静的一隅。

  这是《新京报·书评周刊》第14年的年度好书评选。和往年不同,此次年度好书评选不限定类别,目的是将任何领域最有价值的书籍推荐给广大读者。2017《新京报》年度好书评选结果将于2018年1月14日揭晓,届时请关注新京报·书评周刊及微信公号。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二战后,伦理学的主题是恶”

  在评委会现场,由著名美籍德国犹太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所著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引起评委们一致关注。任剑涛认为,“二战以后,伦理学的主题是‘恶’,但是恶激发三个最重要的概念:一个是平庸恶,一个是根本恶(自觉为恶),还有一种是极端恶。”陆建德认为:“历史上,世界范围内有很多战争,但只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我们才开始道德审判。因而这本书可以使我们在道德上更成熟一些。”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历史,留在每个人的记忆中”

  瑞典作家皮特·恩格伦的《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选取了23个来自不同阶级、国家、阵营的普通人作为讲述的主角。解玺璋认为,恩格伦不以宏观的视角写历史,而是写大战中的每个个人,印证了“真正的历史,不是记载在历史中,而是留在每个人的记忆里”。刘苏里则表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长时间以来我们读历史,只能看到一枚硬币的一面。这本书给我们呈现了硬币的另一面——一个个真实的小人物是怎样经历和感受历史的。”

  《游隼》

  “体现万物平等、万物有灵的思想”

  J.A.贝克的《游隼》是关于一个人追随游隼的自然观鸟记录,也是写给一种行将灭绝的生物的哀歌。赵寻认为,这本书所代表的,是“一个浸染在欧洲传统主义的作家,变成自然主义者时,那种忧愁的东西,有一点危险”。熊姣不赞成赵寻的看法,她认为“贝克体现的不是恐惧和忧郁,而是对生命的渴望。他在观察游隼的时候,会慢慢融入鸟的生活中,无意识地忘掉自身的存在。我觉得他文字中体现一种非常勇猛的力量,恰恰不是忧郁软弱的。”

  《论巴赫》

  “施韦泽知道,音乐后面是爱”

  《论巴赫》是阿尔伯特·施韦泽为音乐大师巴赫撰写的一部传记。王敬慧认为,这部书的权威性在于“作者施韦泽的人格魅力”,他“知道音乐后面是爱”。她对这本书得以翻译、出版表示敬佩:“书中既包含巴赫时代的音乐,也包含宗教神学,术语非常多。”陶庆梅补充说,这本书的专业度非常高,受众面相对窄,但它非常重要。陆建德称:“如果有人真的热爱古典音乐,巴赫是座大山,而且施韦泽提倡的‘敬畏生命’,从上世纪80年代起对中国影响很大。”

  《科克托戏剧选》

  “接受国外艺术,要平视和还原”

  《科克托戏剧选》收录了法国先锋派剧作家让·科克托的戏剧代表作。陆建德认为,“早在20世纪中期,科克托的戏剧对于当时的戏剧创作,乃至整个法国和欧洲文学的影响非常大”。王敬慧则认为,国内读者对科克托的贡献了解得并不多,“他的文字特别好,但不是荒诞派,而是超现实主义,把很多经典的东西重写”。陶庆梅认为,这部书缺少针对法国艺术生态和流派的介绍,“……现在我们接受国外的艺术的时候,某些意义我觉得要平视,要还原到那个场景去。”

  《雷蒙·阿隆回忆录》

  “在变化的时代,坚持理想”

  这本回忆录归纳了法国政治哲学家、社会学家雷蒙·阿隆的整个人生。止庵认为,“回顾20世纪的法国思想,以阿隆作为一极,萨特作为另外一极,我们可以看到谁对谁错,谁是清醒的人,谁是狂热的人。”朱学东表示,“这本书很值得我们今天中国的知识阶层去理解——如何在这样一个加速变化的时代,坚持理想,捍卫自由和理性和价值。”

  终评评委(排名不分先后):

  ●陆建德(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王敬慧(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教授)

  ●董冰峰(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

  ●陶庆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王奇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雷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解玺璋(文化批评家、出版人)

  ●赵寻(香港大学比较文学系研究员)

  ●任剑涛(清华大学政治系教授)

  ●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刘苏里(北京万圣书园创始人)

  ●李炜光(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

  ●朱学东(资深媒体人)

  ●止庵(作家、批评家)

  ●杨葵(作家、出版人)

  ●黄集伟(专栏作家、出版人)

  ●熊姣(博物学者)

  ●王志庚(国家图书馆少年儿童馆馆长)

  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