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凌 作家、资深媒体人,现任“真实故事计划”总主笔。


《青苔不会消失》
作者:袁凌
版本:中信出版社
2017年4月

  致敬辞

  袁凌写小说,写诗歌,写调查报道,写新闻特稿,无论哪种文体,他的文字总有坚实的质地和撼人心魄的力量。他笔下真实而绵密的细节,如针织般结成生活的细网,将各个被淹没、被侮辱、被伤害的边缘群体卑微求存的状态呈现于读者眼前。这样的文字注定是让人沉重而压抑的。他曾以死亡为题而书写,但他更关注如何生——生活,生存,生息,如同青苔一样,只要给予时间便潜滋暗长,铺满细碎的裂痕。

  我们致敬青年作家袁凌,致敬这位苦行僧一般的写作者,他对贫穷、疾病、冤屈、苦难、死亡的持久凝视与追问。他并不轻易显露情感,更不想贩卖苦难和感动,他总是收敛而克制的,因为真实已经足够震撼人心。他自命为“被选中的罪人”,谦卑地匍匐于大地之上,关心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们,他记录下这个时代的边缘生活经验,记录即警示,记录即永恒。

  答谢辞

  感谢一向以人文性和严谨性著称的《新京报书评周刊》以及腾讯文化,把奖项颁发给这么一部讲述底层的非虚构作品。

  《青苔不会消失》是一本特稿集,但它有别于一般的特稿集,与一时一地发生的新闻事件没有多少关联,而是长期题材的积累,着眼于对底层、边缘人们生活的关注。不刻意深描人性,也不着力以小见大探究体制,而是传达他们的生活本身,更为注重他们日常生存的微观质地,试图在可能的范围内,更可靠切实地还原、保存一个群体和时代的生活经验。

  这来自于我对非虚构以至于文学的理解。非虚构这个词汇在中国甫一滥觞即使用过度,和特稿、故事、随笔乃至小说发生了诸多交叉,使得它的内核尚未凝聚即面临耗散。在我看来,这个内核即是强调经验质地的可靠性。以一件家具比喻文学,无论木匠手工如何高妙,设计了诸多式样,做了何等排列、组合、变形,木料的质地却需要是真实的,否则即是赝品。或如一件陶器,即使经过了冶炼化合,亦即小说家所谓想象,但陶土的材质仍须真实,是否“高岭土”仍限定了品类高下。比起故事和情节的是否真实,经验质地的真实可靠,更接近非虚构的本性。

  虽然《青苔不会消失》里面的故事情节都是真实的,但这不足以使它具有非虚构写作的品格。重要的是通过长期的关切,克服不适和打破隔阂,使外来者的视角内化,当事人的经验变为某种程度上作者本身的体验,这样才有了切实、可靠地传达人们生存质地的可能。譬如不低到尘埃里,就没法理解大凉山人对于尘土和阳光的信任依赖。不触到瘫痪矿工干枯的下身,就不足以理解生命在漫长岁月中的煎熬萎缩。要真正地关心人的生活,而不是寻找故事,或探索主题。

  在这种可靠的日常经验质地上,才谈得上故事细节的生动,更进一步,才有开掘人性以致传达某种社会性的可能。否则,故事细节会成为装饰,人性流于虚化的侈谈。

  非虚构会成为一种锻造文学质地的精神,这需要作者锻造自己的经验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