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伦理:信息时代的道德重构》
作者:(美)迈克尔·J.奎因
译者:王益民
版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年5月


《啊!这样就能辞职了》
作者:(日)安倍夜郎
译者:史诗
版本:新经典|新星出版社 2018年2月


《错觉在或不在,时间都在》
作者:(英)克劳迪娅·哈蒙德
译者:桂江城
版本: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年7月1日


《五味》
作者:汪曾祺
版本: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6年9月


扫码关注有时TimeTo


扫码关注新京报书评周刊

  春节结束,我们又回到了日常的生活轨道。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如果你很无奈地再一次回归到焦虑的状态中,那或许应该给自己一些时间,思考一下生活本该具有的意义。或许这份焦虑来自于这个时代,互联网虽带来了技术进步使生活便利,但也让我们失去了更多的隐私与自由;或许来自于你的日常工作,疑惑自己是否能够通过努力拥有未来,漫画家安倍夜郎近二十年的坚持,似乎告诉了我们一个颇具说服力的答案——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然后细水长流地走下去。

  观察

  互联网焦虑

  人并非工具,生活应有目的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被信息裹挟。当我们浏览网页、购物消费时,我们留下的信息也成为了互联网大系统中的一部分,反过来极可能限制、压迫我们,让存在于信息时代的每一人,都好像生活在“玻璃房子”中,不免焦虑、疲惫与压抑。一方面,我们离不开网络,充电宝与流量是生命的激活剂;另一方面,因网上的信息永不消失,我们又希望拥有“被遗忘权”,保护个人隐私。

  《互联网所带来的焦虑,我们有权利选择拒绝》这篇文章,我们关注的是如何理性地看待,在“互联网+”时代中个人生活的局限,作者张天潘认为:“顶礼膜拜‘技术拜物教’不可取,但对技术的彻底悲观,消极抵制,成为互联网世界的逆行者,似乎最后也只能成为工业时代乃至农业时代的遗老遗少。”互联网压迫下的减法生活是否可能,取决于我们对人性的认知,远离网络从不等同于屏蔽喧嚣的自在生活。或许,我们应谨慎地认识到:人不该成为网络的附属品,也不应受手机等产品奴役。因为归根到底,人并非工具,生活应有目的。

  安倍夜郎

  啊!这样就能辞职了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当工作中不尽合意的事频繁发生时,是走是留便成为一个纠结的问题,使人辗转反侧、焦虑难眠。辞职,可能是大多数人都曾有过的念头,并为此深思熟虑。但考虑到辞职后将如何使生活继续下去,我们不免有许多犹豫。因为那关乎能力、勇气与对未来生活的信心。

  《啊!这样就能辞职了》一文,是日本漫画家安倍夜郎对他辞职心路的真实记录。安倍夜郎在四十一岁成为漫画家前,是一家广告公司无人注意的导演。因为对小时的梦想即成为漫画家念念不忘,他工作之余不停歇地创作漫画并多次投稿,可惜始终被拒。坚持近二十年后,他终于凭借《深夜食堂》广为人知。安倍夜郎说:“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位置,一个能够细水长流走下去的方向,我用了二十年。”此文发布后,激起了许多读者的共鸣,坎坷与磨砺可能是生活残酷的真相,但不会轻言放弃是我们留给自己的希望。辞职并不意味着懦弱、逃避,只要我们真正发现能沉浸其中并为之努力的事。

  书事

  《错觉在或不在,时间都在》

  对于时间的体验是一件神奇的事

  不知你发现没有,时间体验是一件颇为神奇的事,好像会随人的心情而感觉到忽快忽慢。并且,我们小时候觉得一天的时候颇长,日色变得也慢,年龄渐长后却觉得时间流逝得越来越快。这种不知缘由的感受,有时让人颇为焦虑,难道我们真的正在老去吗?觉得时间走得更快了是我们的一种错觉吗?我们推送的这篇文章,是《错觉在或不在,时间都在》一书的节选。和大家来聊聊日常生活中的时间体验。

  作者克劳迪娅·哈蒙德回顾和梳理已有研究并给出了肯定的回答,时间体验的差别的确存在。虽然“在40岁时感觉一年过得很快,因为这只是你生命中的1/40,而你8岁的时候,一年在你生命中占的总时间比例要高得多”,但作者赞同这种比例理论更像是对现象的描述而非解释。如果我们希望让时间过得更慢,除了催眠这种特殊方式外,需要找到一种方法让愉快的体验与时间隔离,比如模拟假日的幸福感。我们可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减少例行事物,给生活增添多样性如找出不同的上班路线,为生活注入新鲜感从而创造更多的记忆,这时“时间”就会持续得更长一些。

  生活

  《舌尖上的中国3》开播

  不妨听听作家们如何谈论食物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3》的开播,使大家又燃起讨论美食的热情。所谓“民以食为天”,美食是日常生活中能让人体会到极强幸福感的事物,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但吃这一回事,看起来简单,实际上里面学问很大,一不小心,“美食盛宴”很容易变为“吐槽大会”。《〈舌尖上的中国3〉,要这样谈论食物才有意思》这篇文章,就是要和大家聊一聊那些把美食这件事儿聊得风生水起的作家们。从张岱到袁枚,从曹雪芹到汪曾祺,从鲁迅到周作人……这些妙笔生花的文字大家,谈起吃来深入浅出,他们对饮食的记录和品评相当有趣、生动。不同的作家们,谈起吃来自然风格各异,有怡情派、写实派、高深派、华贵派之分,或雍容华贵,或散淡平实。袁枚有《随园食单》、汪曾祺有《五味》、张岱说得上是江南饮食的活百科,而一部《红楼梦》,更藏着一本贵族食谱。

  栏目

  评审团(逢周一推送)

  蔡元培 《大学教育》

  教育问题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而何为理想的大学教育,也是如今高校师生常常思考的问题。蔡元培先生被尊称为“永远的北大校长”,我们本期的评审书目就是蔡元培先生论大学教育的一本文集——《大学教育》,其中涉及学习、生活、阅读、健康等方方面面。如果你也曾思考过大学教育相关的问题,又或者你只是单纯对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感兴趣,那么欢迎报名参加本期阅读评审团。

  FUN声(逢周二推送)

  苏敦复 朋友来家里做客

  春节期间,你的家中肯定少不了亲朋好友的拜访。但是,随着家作为社交场合的这一属性渐渐淡化,邀请朋友到家中做客的频率已在降低,我们更倾向去饭店、咖啡馆等公共场所聚会。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想让朋友来家里做客?你又如何看待这一社交观念的转变与朋友概念的泛化?本期声音来自我们FUN声的三位小伙伴:夭夭、老鬼和果然。他们为大家分享的是新京报书评周刊微信端推送的《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想让朋友来家里做客?》

  我有嘉宾(逢周五推送)

  陈嘉映 忧愁不是坏事

  所谓“学文科,自作孽”,无形中好像有一种分层影响着大家对学科的选择。在观念上,科学比人文更容易具有一种正当性:哲学与文学等描述和解释世界,但科学常被认为是更为实用、可证性极强,甚至可以横扫其他知识体系。陈嘉映在他《哲学·科学·常识》一书中站在认知发展前端回望了这些问题,并对人与知识的本质进行追问。于是,我们请来陈嘉映先生做客第23期“我有嘉宾”,与读者分享他理解的真实关系。他说:“忧愁也不是坏事,只要你扛得住忧愁。”

  本周新媒体观察/新京报记者 张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