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德·布朗宁电影《畸形人》(1932)剧照


《惊魂记》(1960)海报






  随着摄影和电影的发明,现代社会迅速进入视觉文明时代,原先只能在文学中找寻刺激的读者发现电影院成为新的探险之地。这便是恐怖电影的缘起:作为视觉文明最重要的代表,电影自然而然从文学手中接下了传达恐怖的任务。但恐怖电影作为好莱坞电影的一个特殊类型,其诞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吸取其他艺术门类提供故事、风格和手法的基础上综合而成。

  人造人、吸血鬼、疯狂科学家

  从文学中继承的三种形象

  欧洲文学有其源远流长的恐怖传统,其中以奇诡的哥特文学对恐怖电影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哥特”原用来指称盛行于欧洲中世纪的某类建筑风格,因其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 狭窄的窗户,再加上内部幽暗、阴森的地道,在那些崇尚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文艺复兴思想家看来,哥特建筑代表着黑暗、落后、野蛮的中世纪。直到1764年,沃波尔出版了《奥托兰多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这本小说的副标题是“一个哥特故事” ,哥特文学正式诞生。

  哥特文学多以中世纪阴森神秘的城堡为背景,充满神秘、怪诞的色彩。时值英国浪漫主义兴盛时期,浪漫主义文学反对理性主义、重视情感,喜欢到中世纪寻找创作素材和灵感,对哥特文学的诞生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是随着感伤主义诗歌和“墓园派”诗歌将浪漫主义文学的情感基调由积极转变为消极,哥特小说产生和接受的条件进一步确立。当时几乎所有浪漫主义诗人和作家,像司各特、雪莱、济慈、勃朗特姐妹等,都曾创造过哥特故事或借用过哥特手法。

  其中以诗人雪莱的夫人玛丽·雪莱创作的《弗兰肯斯坦》(1818)最为著名,讲述生物学家弗兰肯斯坦用尸体碎片拼凑出一个人体进而发生一系列诡异命案,《弗兰肯斯坦》也被认为是最早的科幻小说。其后具有典型哥特风格、并对恐怖电影的诞生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小说还有爱尔兰作家布拉姆·斯托克的《德拉库拉》和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的《化身博士》。这三部小说确定了之后恐怖电影中将反复出现的三类形象:人造人、吸血鬼、疯狂的科学家,再加上民间传说中各类恐怖角色,好莱坞恐怖电影在上世纪30年代异军突起时需要的题材已经准备完毕。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为恐怖电影提供影像美学和技法

  发生在上世纪20年代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为好莱坞恐怖电影提供了影像美学和电影技法上的基础。表现主义电影受表现主义绘画的影响,基本理念是将外部景观当作角色内心的投射,从而使电影人能够通过影像展现角色内心阴暗、可怖的心理。其中最著名的是罗伯特·维内导演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1920),通过一个精神病患者梦魇般的回忆,讲述了身兼心理学博士和杀人狂双重身份的卡里加里的生活。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代表作还包括F·W·茂瑙导演的 《诺斯费拉图》(1922),改编自布拉姆·斯托克的《德拉库拉伯爵》,这是历史上第一部吸血鬼电影。影片中的吸血鬼诺斯费拉图被塑造成龇牙、尖爪的怪物形象,这个形象也成为此后所有恐怖电影中吸血鬼的样板。

  《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于1921年在美国上映,引发了震惊与撼动。一方面是当时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刚不久,美国公然引进一部德国电影引发了公民抵制;另一方面则是影片新颖奇特的艺术手法获得了压倒性赞誉,与当时好莱坞保守、陈腐的风格形成鲜明对照。尤其是在视觉表现上,《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特意将环境做倾斜和扭曲的处理,在地面和墙壁绘制影子而不是自然光源投射的效果:这一切都是为了通过外部世界来呈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状况。

  除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出口产生了影响外,另一个因素是,德国表现主义时期的许多电影人因德国经济的衰退和纳粹势力疯长带来的战争威胁,纷纷跑到好莱坞,其中包括拍摄过《大都会》的弗里茨·朗、比利·怀尔德、奥托·普雷明格等。他们为好莱坞带去了欧洲的先锋理念和先进技术,特别是表现主义布光方法,对日后恐怖电影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

  恐怖电影奠基人托德·布朗宁

  将马戏团元素成功融入电影

  嘉年华和马戏团等余兴活动,也是早期恐怖电影借鉴、学习的重要元素。这里不得不提及一位在恐怖电影草创时期立下汗马功劳的人物,即被后世视为恐怖电影奠基人的托德·布朗宁。布朗宁出身于优渥的家庭,16岁时因爱上马戏团舞女成为一名小丑和杂技演员。在马戏团表演中,布朗宁目睹了畸形人和侏儒,学会了化妆实验和活死人的表演,从而将这些元素成功融入到后来的电影创作中,电影于是在他手上变成了“一个充满恐怖和阴影的电影马戏团”。

  托德·布朗宁与搭档“千面人”朗·钱尼合作了多部成功作品。以托德·布朗宁自身经历为背景拍摄的《三个邪恶的人》,票房非常成功。1927年的《午夜后的伦敦》作为第一部吸血鬼题材的电影,后因一场大火遗失。托德·布朗宁最有名的电影是1931年的《德古拉》和1932年的《畸形人》,后者由真实的畸形人出演,由于过于挑战观众的生理极限使得票房惨败,也直接导致托德·布朗宁的电影事业一落千丈,自此再没导过电影。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导演开始加入到恐怖片的拍摄中,观众对“恐怖”的接受程度呈现越发开放的姿态。因此,当《畸形人》在1962年于威尼斯电影节重映时,这部电影重新收获了赞誉,并最终成为恐怖电影的经典之作。

  这说明观众的视觉接受能力在不断变化。如今,当我们观看《畸形人》时,已很难再感受到当时观众的恐怖心理,也无法理解这部电影在上映后为何“受到了天主教利益集团的攻击,将它视作一部道德沦丧的作品”。现代观众长时间浸淫和接受暴力、血腥的镜头,“畸形人”已唤不起他们的惊惧。这不仅是视觉敏感度降低的问题,恐怖电影最终需要从“恐怖”走出寻求转型,同样也说明了影像的泛滥将以何种方式导致想象力的匮乏——当下大多数恐怖电影在形象创造上已失去早期恐怖电影的创造力,这也是为何有些恐怖电影其实并不恐怖的原因。

  上世纪50年代进入黄金期

  希区柯克奠定“惊悚”的基础

  随着《德古拉》和《科学怪人》在上世纪30年代获得巨大收益,好莱坞的大制片厂纷纷加入拍摄恐怖电影的行列,恐怖电影正式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类型。这一时期,在大制片厂制作恐怖电影的同时,也有独立制片人开始尝试拍摄低成本的B级片。随着拍摄数量的增多、题材的拓展,好莱坞恐怖电影迎来黄金时代。科学怪人、幽灵、吸血鬼、僵尸、人形动物等悉数亮相,形成稳定的类型模式。

  待至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恐怖电影的题材从表现哥特文学或传说中超自然的幽灵和神怪中超脱出来,开始将目光投向现实生活,表现日常生活的恐惧。尤其是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两颗原子弹让世界人民见识了核武器的杀伤力,再加上两极格局的建立、美苏冷战的行程,一系列表现末日恐怖情绪的电影开始形成,从而催生了恐怖与科幻结合的电影,比如《哥斯拉》(1954)和《天外魔花》(1956)。

  上世纪60年代,对恐怖电影发展产生最重要影响的人是希区柯克。希区柯克几乎以一人之力改变了恐怖电影的进程,成功将悬疑和惊悚的元素加入到恐怖电影中,从而为这一类型的电影在世纪末的突破奠定了基础。希区柯克拍摄的一系列电影中,以《惊魂记》最为著名。与以往各类鬼怪、疯狂的科学家、幽默、外星生物都不同,这部电影转向了对人内心的挖掘,可以说开启了现代恐怖片的大门。

  《惊魂记》讲述了一个变态杀人魔的故事,故事在一家汽车旅馆展开,主人公诺曼在发现母亲与人私通后杀死了他们,这使得诺曼陷入痛苦,精神发生裂变。其中以浴室杀人场景最为恐怖,但希区柯克有意回避了残忍血腥的场面,仅仅通过剪辑和音效间接展示谋杀的细节,让观众的内在产生恐惧。《惊魂记》表现的人类扭曲的精神世界影响了一批电影,恐怖电影从正邪对立的传统模式进入描摹角色内在心理的崭新形式,这也为恐怖电影从恐怖慢慢转入惊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现代恐怖片

  解构一切固定的价值观

  由此,恐怖电影转入后现代发展进程,时间标志是1968年。当时整个世界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陷入动荡,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以反传统、反中心、拒绝意义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登场。在此背景下,恐怖电影迎来“后现代”时期。其中以乔治·A·罗梅罗的《活死人之夜》(1968)为代表,这部影片毫无节制地展现血腥和暴力,将人类禁忌当作娱乐元素进行表现,比如凶杀、食人的细节,解构了一切固定的价值观,瓦解了人本主义意义上人之尊严。《得州电锯杀人狂》(1978)《万圣节前夜》(1978)等血腥恐怖片都在此影响下诞生。

  威廉·弗莱德金的《驱魔人》(1973)成为另一个后现代恐怖片的典范。故事讲述的是12岁的小女孩被邪魔附身后,由两位虔诚的教士采用驱魔术驱赶魔鬼的故事。电影超出了传统恐怖片单纯吓人的目的,刻意模糊了影片内在的价值观,观众看不出来这是一个有因果关系的驱魔故事:观众并不知道附着在女孩身上的邪魔从何而来,而电影展现的正是人的潜意识里不敢正视的恐怖。

  进入90年代后,恐怖电影的题材和内容扩展到了社会各个领域,电影技术的发展和圆熟,使恐怖电影的类型特征越发模糊,各类型间相互融合,产生了许多具有创新意识的亚类型,如爱情恐怖片(《惊情四百年》)、喜剧恐怖片(《僵尸肖恩》)、侦探恐怖片(《七宗罪》)等。这些电影征服了全世界影迷,将好莱坞电影的霸权地位推至极点。

  传统的恐怖电影仍然寻求一种正邪对立、正必胜邪的价值观,给现代文明带来破坏的异常之物,最后都会被清理出去,生活重现复归常态;后现代恐怖电影则将生与死、正常与非正常、人类与异己、善与恶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有时甚至让人难以分辨,与经典恐怖片相比,后现代恐怖电影解构意义、杂糅类型,将恐怖注入当代日常生活的世界中,这为20世纪末恐怖电影走向惊悚化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日本恐怖电影异军突起

  独具地域特色的恐怖类型蓬勃发展

  恐怖电影从最为日常普通的生活入手,从惯常的生活场景中找到恐怖元素,这突破了外在视觉的刺激,转而进入对惊悚效果的追求。毫无疑问,那些看不见、无法猜透的神秘元素才是更恐怖的东西。这也是希区柯克电影为恐怖电影在20世纪末发生转变留下的遗产,可以说,希区柯克的电影预见到了传统恐怖电影的式微和新类型的崛起。

  可以想象,全世界的影迷每天在日常生活中都能见到不少意想不到的奇诡图像,一方面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景观社会对视觉造成了轰炸效应,另一方面则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恐怖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已超过了电影的恐怖程度。在此情况下,恐怖电影不得不进行转型,从对恐怖场景的直接呈现转为对内在恐怖心理的引导和呈现。

  20世纪末,日本恐怖电影之所以能异军突起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观众认为日本恐怖电影比好莱坞的更“恐怖”,其原因就是,日本恐怖电影的元素大多是幽灵,与欧美的吸血鬼、变异人等不同,后者尚有人的躯体,只不过在这个躯体上进行了变形,而前者则是一种看得见却摸不着的灵异类物质,再加上日本恐怖电影受到传统神道教“万物有灵论”的影响,幽灵也被有意塑造为让人不寒而栗的庄严形象。

  日本电影的厉害之处在于表现日常生活的细腻质感,日本恐怖电影同样如此,且不借助血腥镜头,仅仅通过剪辑和声效等手法营造惊悚的氛围。试想一下,当影像不断预示恐怖的到来,但恐怖却一直不来,观众的心理阀值不断紧绷着,等恐怖元素真的出来了,这些强烈的情绪瞬间得到纾解和释放。这种类似于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说的“净化”作用,不断吸引着恐怖电影爱好者投身于“自虐”:一方面极害怕恐怖场景,另一方面又抵抗不住观看恐怖场景带来的刺激。恐怖电影历经百年仍然是最具票房号召力的电影类型之一,原因正在于此。

  当下的恐怖电影呈现多元发展态势,以日本恐怖电影为头阵的亚洲恐怖电影,也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像中国香港恐怖片,韩国恐怖片和泰国恐怖片都在各自文化中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类型。一些电影人为了寻求临场的真实性和观众的代入感,“伪纪录片”式的恐怖片越发多样,比如中国的《中邪》,有的甚至通过借鉴新的观看模式,来创新恐怖片类型,比如前段时间大火的直播式恐怖片《昆池岩》。对恐怖电影的各类探索还在继续。

  

  吸血鬼的进化史

  恐怖小说创造了许多惊悚形象,吸血鬼是最具代表性并被长期沿用的一个。在这份图表中,通过吸血鬼在文学与影视作品中的形象演变,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它的发展脉络:它越来越近似社会人类,并从恐怖之物走向文化符号。

  1901年

  布拉姆·斯托克的小说《德拉库拉伯爵》中,首次出现吸血鬼的插画。从图中可以看出,德拉库拉伯爵从外貌到行为都明显不属于人类。

  1922年

  电影《诺斯费拉图》改编自《德拉库拉伯爵》,1922年于德国上映,是第一部吸血鬼题材的恐怖片。此时的吸血鬼形象充满人类对恐怖的幻象,面目可憎。

  1958年

  在电影《恐怖德古拉》中,吸血鬼依然狰狞,但总体形象已更贴近人类,恐怖感不是源自畸形的外观,而是表情及其表达的情绪。

  1989年

  在小说《魔鬼在你身后》序言中,丹·西蒙斯宣称“德古拉和吸血鬼都是无稽之谈,但精神吸血鬼是的确存在的”。他为吸血鬼带来了一次本质上的转型,他们吸取的不再是血液,而是人类的自我精神,他们可以通过对人的心灵控制而制造谋杀或自杀。

  2008年

  21世纪,吸血鬼已经变成爱情故事的主角,能与人类和睦共处,外表也变得十分英俊。吸血鬼已经不会让任何观众感到恐怖。

  □把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