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作家若泽·萨拉马戈的世界,一面充满现实黑暗,另一面则充满寓言式的光怪陆离。

  在最广为人知的《失明症漫记》中,他让整个世界失明,人们看不清身处的世界,人性及社会的邪恶也随之暴露出来。在萨拉马戈的眼中,混乱,邪恶,正是这个世界最原初的状态。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人从什么时候走上这样一条道路,世界从什么时候开始偏离航向——萨拉马戈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让世界进入超现实的空间。他在《石筏》中大胆地构想了伊比利亚半岛的漂移,而原因仅仅是若阿纳·卡尔达拿一根榆树枝划了划地面;《大象旅行记》中的葡萄牙国王决定向邻国赠送一头大象,在旅途经历中表现权力的荒诞;在《里卡尔多·雷耶斯离世那年》中,异名者遇见了佩索阿本人的灵魂……

  的确,这些故事总是围绕着葡萄牙进行。一面失明,一面绚烂,不仅萨拉马戈的小说风格如此,他本人也陷入了这样一个境地。作为小说家的他是绚烂的,但作为政治公民,他却始终没能在萨拉查的黑暗独裁结束后,找到通向现代社会的合理方案。他迷恋葡萄牙现代诗人佩索阿,迷恋那些葡萄牙文化中传统沉淀的成分——除了毫无宽恕心的宗教裁判氛围。过度的迷恋损伤了萨拉马戈的视野。在上世纪60年代,葡萄牙国民收入的四分之一依然来自捕鱼业和非洲殖民地,到了2000年左右,葡萄牙的经济开始转型。如果阅读萨拉马戈写在这个时期的小说,就会发现他对欧洲共同市场和新的经济模式充满抵触。在现代生活中,可能他唯一不抵触的就是网络博客的写作方式,因为这样发表言论有利于民主。

  现代风格的写作,反现代化的观点;对人类普遍处境的描绘,对伊比利亚辉煌的追忆,这些让萨拉马戈显得矛盾重重。再加上他晦涩的、并不生动的写作语言,也难怪在1998年,当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大多数读者还对他十分陌生。但在今天,他的小说被不断译介,S码书坊在6月首次出版了萨拉马戈的小说集,通过《石筏》《洞穴》《大象旅行记》等作品,萨拉马戈身上的迷雾,应该被更清晰地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