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外》

  作者:黄国峻

  版本:后浪|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8年12月

  黄国峻与袁哲生一起,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可惜,两位分别在32岁和39岁时离世,让他们的写作生涯显得短促又可惜,幸而他们的作品还在出版,被阅读和研究。

  《度外》收录了黄国峻的10个短篇,是他于26到28岁间完成的。阅读黄国峻有阅读袁哲生时的同样感受:这是一位极度敏感的人写出的文字。黄国峻小说的氛围有种独特的冷清,这冷清也许源自他对自己眼中世界的定义——“一个普遍冷漠的社会”。马来西亚华裔作家黄锦树提出台湾文学“内向世代”的概念,黄国峻的作品无疑是符合这一概念的,无论是文字的内向性质,还是“自我”成为写作的主体,都是黄国峻短篇小说的明显特点。故事情节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本人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以及作者对自我的体认、对生存的焦虑的个人感知,正因为这样的内向性,造成了小说所营造世界的陌生性。黄国峻从小学习绘画,也在小说中反映出来。小说片段像静物画一般,片段的切换则像电影镜头一般,从一个画面轻轻跳向下一个画面。而在小说整体的架构上,黄国峻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用蒙太奇手法闪回、重组,实现了一种极具现代性的实验文本。(张进)

  《速求共眠》

  作者:阎连科

  版本:理想国|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9年1月

  在此书后记中,阎连科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写作的无意义,“今天的现实富得像是一个矿,而小说的内容却穷得只有几粒鹅卵石”。如何用文学切中当下时代的脉搏,是作家的责任,而对承担这一责任的效果他似乎并不乐观。他认为自己到了写作的焦虑期和挣扎期,这本新书正是他的挣扎,是他的“一次尝试换气、缓气的小呼吸”,也可能是他最后的一次努力。

  本书的实验性质较其之前似乎更强,是本书最值得关注的部分。如副标题所说,这是非虚构,阎连科、顾长卫、蒋方舟等人在小说中的出现似乎加强了这一点,但这无疑还是一部虚构作品。故事构成同样复杂,小说中的“阎连科”为了追求名利,试图用“真人真事”改编一部电影《速求共眠》。在这一线索下,“阎连科”开始挖掘农民李撞和北大研究生李静的“恋情”。为了还原这个故事,阎连科用小说、微信文章、采访、审讯笔录等多种文体进行拼贴,但又不乏矛盾之处。在对上述资料的整理中,“阎连科”最后写成剧本,被顾长卫等人摒弃,一场对名利的疯狂追逐就此谢幕。在书中,阎连科不断“自黑”,反省着自己的写作,又对人的欲望、当今时代真实的不可捉摸等众多现实进行了批判。(张进)

  《北归记》

  作者:宗璞

  版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12月

  《北归记》是宗璞“野葫芦引”系列长篇的收官之作。从《南渡记》《东藏记》,到《西征记》,再到《北归记》,宗璞从六十岁开始写,而今已九十岁。漫长的三十年,且在如此高龄仍能坚持书写,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宗璞说:“长篇是件累人的事,放不下,就老压在身上,写得很苦,实在很不潇洒。但即使写得泪流满面,内心总有一种创造的快乐。”

  该系列长篇从北平沦陷、明伦大学南迁开始写,到落脚昆明,最终在抗战胜利后回到北平,《北归记》写的就是回到北平之后的事迹。虽是小说,但根据故事大线索可以看出,明伦大学的原型为西南联大,宗璞也曾随父亲冯友兰先生南迁,并在昆明生活了八年。在系列小说中,宗璞以知识分子为主体,将个人史与中国大历史相连接,描写了他们在历史动荡时期的精神风貌,他们的人格操守和情感世界,他们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自身和国家命运的思索。写的虽是波澜壮阔、命运不定的战乱时代,宗璞的文字却沉着、素雅,具有中国古典文学韵味,多用散文笔法,使文章节奏舒缓有致,从中也可看出她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经历曲折后平静的心灵。(张进)

  《老舍和他的世纪》

  作者:孙洁

  版本: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年1月

  老舍研究如今多不胜数,资料繁多,角度丰富。《老舍和他的世纪》是孙洁2003年的专著《世纪彷徨:老舍论》修订版,彼时印数极少,基本没有进入市场。十余年后再版,增补约五万字。今年恰逢老舍诞辰120周年,重读此书虽未必得见全新之观点,但却给予我们一个回顾老舍研究脉络之变迁的契机。

  新中国成立以来,老舍被尊为大师级的现代作家。在通行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科书中,他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曹禺并称“鲁、郭、茅、巴、老、曹”,很早就取得了“经典”排位。从老舍之写作关怀及人生际遇演变,亦可窥见上世纪文人与大历史间的缠绕龃龉;而在上世纪80年代,“老舍之死”又成为知识分子命运的神话叙事之一。孙洁系复旦大学中文系副研究员,中学时代便热爱老舍,2006年起任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此书由其博士论文延伸而成,资料扎实,完整呈现了老舍思想在山东时期、抗战时期到新中国时期的发展历程。老舍把生命交付给了文学,又曾为国家至上主义的信仰,而把文学交付了政治;他所经历的新旧社会两重天是真实的,他的思想改造亦发自内心。作者透过老舍的生活及文学历程之起伏,呈现出知识分子在20世纪中国历史及文学史起伏中的命运张力与复杂性。(董牧孜)

  《偷书人》

  作者:(美)大卫·E.费什曼

  译者:姚丽蓉

  版本:西苑出版社 2019年1月

  二战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已被无数次书写,但纳粹企图抹除犹太文化的事实却不太为人所知。占领有“立陶宛的耶稣撒冷”之称的维尔纳之后,德国的罗森堡国家指导总部派人负责分类、挑选、打包犹太人的书籍和文件,其中部分被送到德国专业的研究机构,剩下的都将被销毁。德国人从犹太人中挑选具体实施的人员,组成他们口中的“奴隶劳工小组”,小组中的人都是图书爱好者,是诗人、学者、图书管理员。在身体消灭正在进行、对自身命运毫无把握的情况下,这些爱书人作出一个在当时看来近乎疯狂的决定:偷书。他们用各种方式把珍贵书籍运到安全地点,好好掩藏,“为未来的人做些事情”,而一旦被发现,他们面临的将是枪决。幸运的是,他们成功骗过了纳粹,但事情还未结束,他们还要再骗一次苏联……

  《偷书人》讲述的就是这样一段黑暗历史中鲜为人知的故事。作者大卫·E.费什曼通过阅读幸存者们的日记、信件,以及对当事人的采访,还原了这段隐秘历史,并将“偷书人”的经历置于历史大环境下,将个人与所处时代之间的张力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这些在极端环境下理想主义者的描述,作者让我们真切认识到书籍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对文化有珍惜之心的人的伟大。(张进)

  《阳台故事集》

  作者:(美)麦尔维尔

  译者:张明林

  版本:漓江出版社 2019年1月

  “一部小说集中能有四篇堪称佳作,这是非常大的成就,但如果你是麦尔维尔,你会特别的痛苦……”这是哈罗德·布鲁姆对《阳台故事集》的评论。其中的四篇佳作,分别是《巴特比》,《钟楼》,《本尼托·塞拉诺》和《英肯特达群岛》,前两篇是世界文学的经典,已经衍生出了很多作品。但作为经典的文学大师,麦尔维尔在中国的翻译传播一直相当迟缓。除了《白鲸》和《阳台故事集》等小说作品外,他的诗歌也在世界文学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只能说,《阳台故事集》的出版终于揭开了麦尔维尔文学创作的冰山一角。

  《阳台故事集》首次出版于1856年,在《白鲸》惨败5年之后,麦尔维尔依旧没有在文学界得到任何展露才华的机会。他只能继续当海关职员。如果说《白鲸》中的亚哈船长是个宏大的悲剧性人物,那么《阳台故事集》则可以算得上是一群悲剧小人物的群像。抄写员巴特比一遍又一遍地在办公楼里说着“我不愿意”,钟楼的建筑师为了艺术品而牺牲自己,本尼托·塞拉诺船长被船员控制、脸色苍白……面对现实的无力是这些人物的统一特征。麦尔维尔借助这些短篇表明了自己对世界的绝望态度,但他还有些明知不可抵达、却未曾放弃的东西,这种迷惘而强劲的音调隐藏在文字背后,仿佛是他最后的力量。(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