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脚石:希尼访谈录》

  作者:(爱尔兰)丹尼斯·奥德里斯科尔

  译者:雷武铃

  版本:大雅文化|广西人民出版社 2019年1月

  作为诺奖得主,希尼的诗集一直有不同的译本出版,但与此相对的是,与希尼人生经历相关的传记类作品却没有任何译介。这对于理解谢默斯·希尼的诗歌形成了一种障碍,读者只能单纯地感受到其中的乡村景象和事件回忆,而无法体会到希尼是如何在明亮的诗歌氛围中完成了情感的升华。

  2019年,《踏脚石:希尼访谈录》的出现正好提供了理解希尼诗歌的必要背景。在上下两册的访谈中,希尼毫无遮掩地交代了自己的童年经历。木斯浜农场是他接触外界声音的开始,伍德农场则意味着童年的告别,而他和玛丽姑妈之间的复杂情感则在遗留的小物品上保存下来……虽然是访谈录,但它完全可以作为一本希尼传记来阅读。另外,在接受访谈时,希尼也谈到了他在从事诗歌写作后接触到的诗人,他在面对公共政治事件时采取的态度等等。面对访谈者的提问,希尼没有丝毫回避,直接给出自己的观点。他并不用艺术作为逃避政治的借口,但希尼也不断强调,他倾向于站在二者之间,而且无论诗歌主题是否涉及政治,都应当首先寻找来自内心的话语。这些思想可以帮助年轻的写作者们重新反思文学与现实的关系。(宫子)

  《杰克·吉尔伯特诗全集》

  作者:(美)杰克·吉尔伯特

  译者:柳向阳

  版本:上河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9年2月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诗人全集在国内得到了关注,其中包括一些之前不是很有知名度的诗人,这些诗歌全集的出版丰富了读者的眼界。《杰克·吉尔伯特诗全集》便是其中一本。诗人继承了威廉·威廉斯创造的新诗传统,用现代生活的物品塑造诗意,他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着最后的激情与美,这种诗歌风格会给当下的中国读者带来很多启示。作为一个神秘的诗人,吉尔伯特曾经与“垮掉派”诗人有来往,在被《纽约时报》称为“才华不容忽视”的青年诗人后急流勇退,抱着“只为自己写诗”的信念从文坛直接消失了二十多年。但他的诗歌却从没有因此而被人遗忘。

  在诗歌的精神内核上,吉尔伯特距离我们是相近的,他曾娶日本女诗人为妻,阅读中国诗歌,也在写作中融合了美国式的力量和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蕴,而在时间上,吉尔伯特离我们也并不遥远,2012年3月,他的《诗全集》才第一次出版,同年11月,吉尔伯特因病去世。当时由重庆大学出版了他诗集的一部分,《拒绝天堂》。这次全集的出版,补充了大量诗人前期与后期的佳作。

  (宫子)

  《火的记忆Ⅲ:风的世纪》

  作者:(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

  译者:路燕萍、李瑾、黄韵颐、龚若晴、李雪冰

  版本:S码书房|作家出版社 2019年2月

  今年迎来了乌拉圭作家加莱亚诺的出版高峰。以往的作品只能代表他写作的一个侧面,例如对足球比赛和拉美历史传说的书写。而在今年出版的加莱亚诺作品中,则呈现了作者强烈的政治色彩,这也是加莱亚诺最重要的创作思想。《风的世纪》作为《火的记忆》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叙述了20世纪拉丁美洲的新危机——民族独立和独裁统治难以分离,国家工业化的失败,欧美国家以新的方式开始了资本掠夺,大大小小的拉美国家在应对共同命运的同时又互相攻击,“大哥伦比亚”成为不切实际的幻想。虽然时间只有短暂的一个世纪,但剧变的程度值得用整整一卷来书写。《风的世纪》几乎包罗了拉美所有国家的社会图景,而加莱亚诺也试图找出造成这些差异性的原因,并寻找拉丁美洲的前进方向。

  在《风的世纪》中,每一个片段的开头都标有年份和资料来源,有些是书面文献,有些则是加莱亚诺从民间百姓那里听到的故事,它们都被作者记录下来。另外,加莱亚诺并不单纯是一个资料汇总的抄写者,他也在写作的过程中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一点从他对事件片段的选择、定格画面的选取、视角的变化中都能读到。(宫子)

  《色情》

  作者:(法)乔治·巴塔耶

  译者:张璐

  版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年2月

  关于“色情”,我们总是谈之色变,视其为一种“羞耻”。但是在巴塔耶这里,色情获得了解放,成为一种哲学沉思、诗学冥想的对象,因为色情与诗歌一样,本质上将人带向的是一个交融混沌的无限世界。需要强调的是,巴塔耶所说的“色情”并非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世俗概念,它分为肉体色情、思想色情和神圣色情,是关乎所有人的普遍性问题,与孤独、死亡等根本的生命体验密不可分。

  巴塔耶的思想很难用某一种学科去定义,他的目光也总是在诗歌、小说、哲学、经济、人类学等领域不断挪移,不过,我们总会忘记他是文献学专业出身。在这本严肃的论著中,巴塔耶充分发挥了他的文献研究能力,考察了早期人类的诸种古老禁忌,如死亡和生殖禁忌,以及狩猎、战争、献祭、暴力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禁忌与僭越的问题。在巴塔耶看来,色情研究不能与劳动史和宗教史割裂开来。正是因为劳动,才会产生禁忌,色情才会坠入世俗领域,成为彻头彻尾的谴责对象,并被视为恶。但是如果我们看过贝尼尼那座著名的雕塑《圣特蕾莎的沉迷》,我们就会明白,宗教冲动与色情冲动存在着本质的相似性,这里面存在着某些直觉的、非理性的东西,存在着人类精神的统一性。巴塔耶并不仅仅是为色情辩护,他也是在与冰冷的哲学对抗,与所有的规则对抗,而这些问题远远超出了色情本身。(杨司奇)

  《奥斯特利茨》

  作者:(德)W.G.塞巴尔德

  译者:刁承俊

  版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年2月

  在这本小说中,一个名叫奥斯特利茨的男子向主人公“我”叙述他的人生经历。这就是整本书的结构特征,奥斯特利茨向主人公叙述,主人公再把这些话原封不动地转述给《奥斯特利茨》的读者。这么一个传声筒似的设置,却赋予了小说不同的艺术魅力,它听起来仿佛比奥斯特利茨直接对着读者叙述更加真实。同样造成这种令人迷惑的真实性效果的,还有作者塞巴尔德在叙述中插入的图片,主人公与奥斯特利茨相遇的车站图片,奥斯特利茨小时候见到的标本室,死者的头骨(当然,这些图片也纯属虚构,有不少是作者直接从明信片上挪用的)。图片和语言的结合,使得读者能在一个更具体的情境中体会到作者敏锐的观察与联想,包括在看到一个车站顶棚的建筑结构时所想到的无法摆脱的命运,以及仿佛监视之眼的螺旋纹理。

  在这种氛围中,奥斯特利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他先是被一对英国夫妇收养,得知自己的真实姓名后又四处探索自己的身世。原文的奥斯特利茨(Austerlitz)发音与奥斯维辛(Auschwitz)非常相近。因此,他的自我探寻之旅,也是对二战时期欧洲黑暗历史的回溯。语言的艺术性和对历史的重现使得《奥斯特利茨》成为20世纪的重要作品,它也被战后试图在废墟中重建德语文学的四七社作家奉为经典。(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