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这个观点一度流传甚广,据说,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罗常培、北京大学中文系前系主任杨晦都曾如此宣扬。在许多人眼里,作家都不是由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而是由各种家庭和社会环境共同塑造出来的。许多作家只有小学学历,或者在“社会大学”中自学成才,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写出一部部惊天巨著。

  然而,随着专业分科的细化,欧美大学中开展的写作训练已成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近年来,国内的诸多高校也纷纷效仿,比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等先后成立创意写作班或国际写作中心。“中文系不培养作家”的魔咒,似乎正在被王安忆、阎连科等专业作家解除,他们更想强调专业的写作训练之于作家的重要意义。

  作家严歌苓上世纪80年代走出国门,到美国哥伦比亚艺术学院文学系接受职业化的写作训练。几年时间里,她在教授指导下系统阅读欧美和拉美等地区的文学作品,从模仿全世界各种文学流派和写作风格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叙事方式和语言体系。她很感激这种专业化的训练过程,让她在此后的写作生涯中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各种历史和现实题材。

  从事写作四十载,她始终保持着惊人的高产,这与职业化的写作习惯不无关系。她如同上班族,每天按时按点地开启“写作模式”,心无旁骛地在文学旅途中征战求索。她说,“写作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理需求,哪一天没有几句神来之笔,我就睡不好。写作给我快感,给我新生。”背对世界而写作,这是职业化的作家应有的姿态。

  新京报制图/高俊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