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书单”又跟大家见面啦!


本期的主打推荐书目,是来自伊夫·博纳富瓦的《声音中的另一种语言》。翻译不应被视作一种低等的、处于创造边缘的任务,在任何不幸的时代,它都是一项能够为拯救世界做出贡献的活动。诗歌翻译的价值,并不在文本本身,而在其他作品的回响之中。翻译总会存在不足,但恰恰是这种表明它必朽命运的不足,表达出了某种渴望、某种强烈的爱。


此外,本周书单从文学、经济、历史等类别选择了5本好书为大家推荐。来看看书评君都选了哪些新书,或许值得你关注和借鉴。


主打


《声音中的另一种语言》(法)伊夫·博纳富瓦著,许翡玎、曹丹红译,拜德雅丨广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3月


在读博纳富瓦的这本书时,像是被一团雾霭、一种气味、一片光晕、一阵又一阵不可言说的微微震颤所包裹。这有赖于博纳富瓦的诗人之力,亦有赖于译者的努力。事实上,博纳富瓦在书中所谈论的主要问题,正是诗与诗歌翻译,不过,鉴于博纳富瓦自己也很讨厌理论的藩篱,他总是会将话题引申至更为遥远的地方或者更为切近的当下——语言、神学、时间、漩涡、雪花、大海、现实的粗粝与美好、正在发生的幸福与不幸。


博纳富瓦反对时下流行的那种清空所有、言说不可说之物的否定式书写,他觉得这种书写对诗歌是无知的,它卷走了生活渴望从这世上选择的一切。在诗歌中,整个现实显现于一种截然不同的光线下,即使是最微渺的事物也拥有无穷无尽的侧面,这些侧面彼此缠绕,它们首先吸引的是目光,而非思想。诗是一切概念的反面,是从我们被窒息、被麻痹的语言中生长出来的东西,那些所谓的概念和语法,表面看起来生机勃勃,却无法到达人与自身关系的深处。所以,涵义根本不是一首诗的构成要素,博纳富瓦不断重申这一点。


是词语本身,是词语的音响与节奏翻转了涵义的土壤,开掘出了每个词语身上的深度,复活了每个瞬间的强度。“在场”,博纳富瓦如此命名这个时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博纳富瓦提出了他的见解:诗以一种声音的方式呈现。声音,带着它的颤抖,它的狂热,它的高温,以及它的平静,走向我们。而翻译诗歌,就是翻译“在场”。


这无疑是困难的,字典式翻译的泛滥向我们揭示了这一点。因此博纳富瓦呼吁好的诗歌翻译以及人们对翻译的重视。翻译不应被视作一种低等的、处于创造边缘的任务,在任何不幸的时代,它都是一项能够为拯救世界做出贡献的活动。诗歌翻译的价值,并不在文本本身,而在其他作品的回响之中。翻译总会存在不足,但恰恰是这种表明它必朽命运的不足,表达出了某种渴望、某种强烈的爱。(杨司奇)


文学


《爱伦·坡的怪奇物语》(美)埃德加·爱伦·坡著,曹明伦译,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20年2月


爱伦·坡在小说领域是位源头式的作家。他开推理侦探小说之先河,写科幻小说,对后世的恐怖小说的影响更是重大且深远,试想如没有爱伦·坡,很难想象斯蒂芬·金们的才华要发泄到哪里去。多年来,爱伦·坡的选集层出不穷,大概是因为看爱伦·坡的故事可以获得读所谓“流行文学”的快感。不过事实上,爱伦·坡对所谓“纯文学”作家也颇有影响。

 

近期出版的《爱伦·坡的怪奇物语》也是一册选集,名篇如《红死病的假面具》《厄舍府之倒塌》《莫格街凶杀案》《黑猫》等都收录在内。喜欢爱伦·坡的读者,必然对这些篇目已经很熟。这本选集的特点在于有很多插图与小说匹配,使一些重要场景一目了然,绘画风格也和爱伦·坡奇诡的文风相适合。另一个特点是,每篇小说前均有一篇不短的说明性文字,讲明创作时间,刊发情况,小说的主旨要领,乃至灵感来源、与其他作品的联系等等,对于理解爱伦·坡的写作状态和目的都有帮助。(张进)


经济


《如果你那么聪明》(美)迪尔德丽·N.麦克洛斯基著,马俊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4月


将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与科学三个领域区分开来,是学科现代化非常显著的一个特征。科学象征着逻辑与事实,可靠性居于最高位,社会科学则处于人文学科与科学之间,研究对象一般为人类行为,研究方法无限靠近科学研究。在过去几十年,这是社会科学浩浩荡荡的数学化趋势,而在这其中经济学尤甚。与许多经济学家同行一样,麦克洛斯基多年来对此一直在反思——并非拒绝或抵触。他们认为,经济学还得从黑板公式回到真实世界、生活世界。不过,麦克洛斯基的论述角度和方式,与大多数人所了解的反思意见有所不同。

 

麦克洛斯基使用古老的“修辞”一说,抛去这个词长期以来被赋予的“技艺”“狡辩”等含义,并认为包括科学在内的领域实际上从未离开过“修辞”。即便是物理学家,也需要故事。而在经济学的“修辞”中,除了逻辑、事实,同样也需要隐喻和故事。一个好的经济学写作,或者说经济学叙事,既有严谨的论述逻辑,也有好的故事。在这个意义上,麦克洛斯基说,好的经济学家也可以像诗人、小说家。

 

逻辑、事实、隐喻和故事,凡此四种修辞手法,当然很少有经济学家只使用其中一种,况且会讲故事的经济学家也不少。他们中有的甚至有一大批追随者。麦克洛斯基继续追问的是一种过于自信的线性言说。他们认为自己掌握着绝对正确真理,向公众宣称他们的规划方案,以“专家”之名把社会当成工程,仿佛他们的智慧能对其完美改造。他们也向读者推销他们的“专家观点”,似乎听从他们的看法就能实现财富飞跃、事业成功。可是,“如果你那么聪明”,为什么你没有首先成为那个想象中的成功者呢?这是一个简单的质疑。麦克洛斯基用在这里,既是在继续哈耶克等人反思的知识自负,也是面向读者帮助辨别“专家”。(罗东)


历史


《1918年之疫》(英)凯瑟琳·阿诺德著,田奥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3月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停歇,一场可怕的流感席卷了整个世界,三波传染潮杀死了至少五千万人。这次大流感通常被称为“西班牙流感”。全世界无处幸免:美国记录下55万死亡病例(是其战争死亡总数的5倍),欧洲的死亡总数超过200万。在这场灾难当中,当年的各国政府和普通百姓都是如何应对的?

 

英国记者、历史学家凯瑟琳·阿诺德的这部纪实作品,是出于她对她家族在这场灾难中无法忘却的记忆而创作。她采用全景式的白描手法,为读者提供了一幅大流感疫情前后的个体画像,让我们在当下管中窥豹,看清百年前这场惊世骇俗的疫情的前前后后。她的详实记录仿佛是在与当代人进行跨时空的对话,相似的历史也给人类以警示。(徐悦东)


历史


《人类飞翔史》(法)夏尔·多尔菲斯 亨利·布歇著,袁俊生译,中国画报出版社,2020年3月



行走于地的人类,为什么千方百计想要飞到天空?是受到鸟类的启发,还是对自由的本能向往?抑或抬头看到浩渺天空时无法遏制的征服欲?也许兼而有之。然而一个事实是,人类不会飞,无法企及“鸟类的灵魂”,但——人类的想象力帮助了自己。两位法国飞行员夏尔·多尔菲斯和亨利·布歇的《人类飞翔史》便从极具想象的古代传说写起,描绘出人类试图飞翔的历史。

 

从看似无稽的妄想,到1783年第一个热气球升上巴黎的天空,中间跨越了何止千年。在此一百多年后,莱特兄弟的飞行试验终于预告了我们所熟知的飞行器“飞机”。这是一个科学技术发展的漫长过程,也是人类想象力、创造力不断得到证明的过程。《人类飞翔史》勾画了这一历程,并配有大量相关图片,颇具趣味性。(张进)


撰文 杨司奇 张进 罗东 徐悦东

编辑 张婷 徐伟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