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夏恩


没人能真正讲述一部北京史,因为我们对它所知的太多,但了解得却又太少了。即使是那些自称生于斯、长于斯的老北京也是如此。这座城市埋藏着太多的历史,就像汽车厂的厂院下安睡着一对唐代的夫妇,或是农田下掩埋着一座三千年的先秦都城。积水潭曾经沐浴过皇家的大象,正阳门曾见证皇帝浩荡南巡的盛况。即使是那些幽深僻静的小胡同,也可能隐藏着世代相传的古老传说。即使雄伟的城墙和城门早已荡然无存,但在寂静的夜晚,仍能看到它们昔日巨大的影子,透过如今林立的高楼大厦显现出来。



探寻北京的历史,就是在追寻一个个曾经存在过鲜活生命,探寻这座城市过往经历中掩藏着的摄人心魄的风采。它的含蓄和内敛令人着迷,活力和热情又令人心动。历史赋予它深沉的内涵和独到的气质,时代装点它的青春动人的外貌。就像是那尊象征着北京最早建城史的西周堇鼎,绿色的锈迹斑驳是活生生的历史写照,但它注定将成为未来之神的最高贵的祭献,用悠久的历史酝酿出通往未来的梦。


《燕国八百年》,作者:彭华,版本:中华书局 2018年7月


北京所以又被称为“燕京”,其中之“燕”即指的是先秦时代的燕国。这个存在了八百年之久的诸侯国,是西周初年分封在北部边陲的一个偏鄙封国。地处四战之地,与古代部族政权犬牙相交。尽管燕国国君乃是辅弼周王室建立成康之治的召公后裔,但它的历史却并不像召公的政绩那样赫然于世。“燕,外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最为弱小,几灭者数矣”,《史记》中的燕国早期史,仅有“自召公已下九世至惠侯”一句,便被一笔带过。


史料文献如断烂朝报一样匮乏难寻,现有的材料真伪难辨,但燕国享国年月又如此长久,这一切都让撰著一部可靠的燕国史难上加难。历史学者彭华却在文献之外另辟蹊径,通过散落在大地上星星点点的遗址与墓葬的考古发掘成果,一点一滴地拼凑起一个古老而朴拙的燕国历史样貌。作者将全书分为两编,上编考述燕国历史变革,下编着力于经济、政治、社会、外交和文化,并从浩繁如烟的史料中爬梳出一个个史上留名的燕国人物。尽管本书的笔法因为广征博引而略显干涩,史料分析上也囿于考述而缺少发挥,但作为一部记述燕国八百年的全面历史著作,燕国湮没在历史中模糊的面容,透过本书严谨细腻的考证文字,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北京的隐秘角落》,作者:陆波,版本:甲骨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年1月


历史静默如谜,古都隐藏的往事心声,唯有对有心人才会敞开心扉。在那城市的隐秘角落,隐藏着这座城市的前尘过往。唯有穿过历史的神秘通道,拾级而上,才能叩响它幽暗处的心门。作者陆波,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老北京人,以自己天生的好奇心和识途认路的优势,在这座时空交叉的迷宫之城中穿行。在一个又一个时空的交点驻足停留,深入其中,叩开习以为常的表象,敞开一个个城市隐秘的历史角落。


如虎狼般阴险狠鸷的明代高僧姚广孝,在庆寿寺的双塔下匆匆行过。帝王身侧的白发宫监,在定慧寺的香火中度过自己的无儿无女的孤寂晚年,消亡残生。被皇帝御笔钉在耻辱柱上的贰臣文人孙承泽在樱桃沟下觅得一条隐秘山谷,退身著述,但沧桑之后,却仍难逃变节骂名。


命运的无处可躲,一如城市的隐秘角落最终会被有心人寻踪追迹,叩开心门。或许本就没有什么真正隐秘的角落。所谓的隐秘只是个噱头,只是缺少一个真心愿意理解这座城市的人罢了。


《北京:公共空间和城市生活(1400-1900)》,作者:韩书瑞 译者:孔祥文 审校:孙昉,版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年3月



北京不仅是一座城市,也是一个被权力、经济和文化共同构建成的空间。作为帝都的北京城是帝王权力的物质载体,是皇权运作的核心。城市的空间构造,自然也围绕权力的核心建构。权力自皇帝深居的紫禁城向外辐射扩张,及至全国,这也使北京在权力结构上成为了所谓“天下的中心”。但另一方面,它也是京城百姓的家园,是民众生老病死的生活空间,商业交流与市民空间同样在这座天下之中的权力核心城市中占据着深刻的地位。他们家居天子脚下,但也是帝国等级秩序中的基层。一如权力会聚集在核心之中,处于权力底层的百姓也会寻找自己的聚集地。

  

本书的作者韩书瑞发现了一个市民的聚集空间——寺庙。这是一种多重复合性的公共空间。到处存在的寺庙对公众开放,围墙包围的院子又为这一空间提供了相对的隐秘性。寺庙前的广场往往成为市集的所在地,商业贸易的多元化使原本神圣的寺庙空间变得更加世俗,与升斗市民的日常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更重要的是,这些寺庙往往会获得国家权力的认可,成为权力空间向下延伸的一个中介。天子脚下、僧道世俗、升斗小民,三重空间的交叉赋予了作为权力和生活空间的北京一种社会张力。通过对三种空间交汇作用细致入微的探究,也让本书成为了一部北京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燕京乡土记》,作者:邓云乡,版本: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11月

  

如果要寻找原汁原味的北京“老例儿”,不妨翻开邓云乡先生的这本《燕京乡土记》。这是一位久经世故的老人,用一种孩子般的好奇童心和积年练就的老练笔调,描述了留存在他记忆中那座世故沧桑的北京城。字里行间无不饱含情意。乡土风俗固然随时而异,但世殊时异之中,又有着一种脉脉温情,哪怕历经革命战乱,也经久不变。

  

夏日阴凉的四合院、空中掠过的鸽哨、剃头的挑子,头上插的绒花,挑着担子蹒跚走着叫卖大碗茶的小贩,那一声“谁喝茶水”和弯腰递给顾客的礼貌——即使是一啄一饮,也无不透着一股浓厚的人情味。

  

这既是一种恋旧的感伤,也是一段不废的风雅。一如邓云乡在《秋之思》中所写的那样:“我一路看着月下的古城、城头的皓月,在雪白的月光照耀下的古城,那明代永乐年间修建的,经历了五百多年风霜雨雪的墙垣,那凹凸斑驳的数不清的城砖,虽然不少已剥落残缺了,但仍牢固地团结在一起,似乎仍在顽强地负担着它历史的使命,月光斜照下来,在德胜门、安定门这面,正是背阴面,朦胧的黑影,肃穆宁静地立在月色中”——此情此景,怎能不惹得两行相思清泪呢?

  

《再会,老北京》,作者:迈克尔·麦尔 译者:何雨珈,版本: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年4月


胡同,北京的标志。胡同里的居民,是再平凡不过的北京人。数百年来,那里生活的芸芸众生,以自己的喜乐悲苦,点点滴滴汇成了这座城市独有的气质。本书的作者迈克尔·麦尔,居然在一条古老的胡同里找到了家的归属感,还取了个中文名字“梅英东”。自从住进了这条胡同,他就被其中浓郁的老北京风味所俘获。他要与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唠叨房东老寡妇搞好关系,清晨跟好几个同时冲出家门的邻居抢占公共厕所珍稀的坑位。炭儿胡同小学的学生们也拿这位老外教师插科打诨。

  

但就在这位老外终于开始对老北京食髓知味时,现代化的城市建设,正在改变着胡同的面貌,那些熟悉的街巷和人物,也随着“无形之手”不可避免地到来而星星四散,各奔东西。传统与现代在新世纪的冲撞中,变化与固守,动摇与抉择,塑造着胡同里形形色色人生的命运。其中有不在乎的牢骚,莞尔的戏笑,还有无可奈何的别离伤悲。现代化的洪流终会改变时代的河道,没有什么会一成不变。但梅英东的这本书,正是写给这座善变城市的一封真挚的情书,在彩云聚散的幽梦中,等待着与她的再度重逢。


撰文|李夏恩
编辑|罗东 李永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