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印刷术革新并塑造近代人类史以来,书籍便普遍不断被寄托,被期待。人们渴望在文字和图画上理解人的内部世界、外部世界,找到观念的力量,靠近一切美好的、有爱的、有趣的事物。这一渴望不分地点也不分季节。


现在,并不平凡的2020年转眼已到深秋,我们一如既往做季度书选,从文学、艺术、社科、经济、历史、思想、儿童、教育、新知等领域进行筛选,最终打破类别之分,推出秋季书单,共34本。所选之书出版时间范围为今年7月至9月,少数为6月。之所以选择了它们,是因为它们在同期新书中比较具备发现议题的提问意识,或卓越不羁的文字想象力。



遴选、撰文|书评周刊编辑部


文学艺术类

(9本)


推荐理由:《我的乔治亚》始于一个童真有趣的游戏。“我”买来十八世纪乔治亚时期建筑风格的娃娃屋,着手进行一系列似乎过于精心的布置。厨房、卧室、客厅、沙龙、阁楼如何分配,让人煞费苦心;再给木头上漆、为房间作装饰、乃至书房摆些什么书,都经过细密的斟酌,甚至需要和居住在娃娃屋的乔先生一家协商才可确定。与“人偶”的对话穿插于西西对十八、十九世纪历史的回顾。先是侧重娃娃屋的历史,由此扩展到十八世纪英国的生活方式,又在不经意间打开视野:“莎夫茨伯里伯爵七世甚至说鸦片贸易,比奴隶贸易更恶毒……于是鸦片战争爆发,于是有了一个独特的香港。”看似轻松的游戏悄悄转换为战争、殖民这类主题,对历史的梳理也开始涉及英国产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等,自由、平等、博爱、女权成为重要内容。


此时的“人偶”也顺理成章地凸显象征本质,如书中两个人偶的对话:“你是什么?/我是人。/错,我们都是人偶……/我是人偶?/你的麻烦来了,当你追问:我是什么,就没有好日子过。”是人,还是人偶?作者把追问指向一个近现代社会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一个“自由”的“人”是什么意思?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另一难题:你的理想寓所是怎样的?


推荐理由:《鸢回头》是刀尔登读《论语》《老子》《庄子》的思想随笔集,是他与三位古代智者的一次私下对话,并以或直接或幽微的方式隐约与当下问题相连接。在书中刀尔登首先抛出的问题是:两千多年后,当我们阅读、接受这些经典文本时,我们接受的是什么?前人的无数阐释,在我们和原文之间建起重重障碍,而更重要的是,当权力需要利用这些经典文本中的思想时,“把这些概念放到伦理的结构里,更放到权力的结构里,最后失去本来面貌,成为异己的力量。”在这种语境下,儒家的“仁”在长时间里反倒成了权力之柄。去除这一障碍,鲜活的文本才有可能呈现;用轻松闲适的态度面对三位性格各异、各有自身困境的思想者。在平等对话的前提下,刀尔登讨论了“要不要让孩子读《论语》”“知识的重负”“不仕无义?”等众多问题,通过对文本的细读,给出了自己的思索和答案。


推荐理由:李庆西的《水浒十讲》主要辨析的问题是《水浒传》的宏观主旨,即这部在中国有着如此广泛影响和讨论度的名著到底讲的是什么。关于这一点,三百年来产生了众多观点与争论,最有代表的是“起义说”和“市民说”。李庆西认为,两种学说因以阶级斗争思维研究文学而不得要领,并以文本为据,得出个人观点:《水浒传》是在纲纪崩坏的背景中,赋以浪漫化之悲剧想象,推演一种不成功的王道复兴之路。


宋江改“聚义厅”为“忠义堂”,明确表明宋江的政治路线,将梁山泊的反抗转为对原有王权体制的救赎,试图以江湖道义部分改写儒家礼治精义。在这一主旨内,李庆西梳理了梁山泊的礼治之道、宋江上山、李逵下山等内容,指出宋江接受招安的应有之义。但这一过于理想的选择遭遇现实时,必然产生悲剧,以此演化而出的悲惨结局众所周知,暴露了“儒家先圣设计的礼治社会之虚妄”。

推荐理由:《新大陆》由十二个短篇小说组成,创作时间跨越十几年,因此故事风格多样,成熟程度不一。其中一些色彩相对沉郁的作品,或多或少带有寓言的意味,如《洞穴》《干将莫邪之女》《新大陆》等。几部作品都有对应该如何存在的追问,而故事中人物当下的处境无一例外让人感到不自在、痛苦、甚至绝望:《洞穴》中一个女通信兵因战争结束不得不踏上回家的路程,而对家庭带给她的痛苦的记忆又让她脚步迟疑,最终在煤矿洞穴中经历了一次死亡和明显类似重新被生育的奇妙过程。《新大陆》则起始于一场寻父之旅,一个现代文学中的重要意象,也是常见的主题。这次寻父没有无疾而终,而是指向不止一位“父亲”,“我”在语言、知识、历史中得到短暂的宽慰,而结果依然是一切的毁灭以及随之而来的尸体。这种对人的处境、存在、历史的无奈和茫然在《全蚀》中有直接的说明:“这是我们的黑暗时刻。我们迷失了。我们是经历者却并不明白我们经历了什么,我们奔向前路,却不知道旅程通往哪里。”


推荐理由:塞巴尔德的小说是一场叙述的冒险,大多数读者很难成为这场冒险的旅伴,然而一旦与他的叙事节奏同行,便能体会到在沉闷风景与画面中被缓缓推动的思想与20世纪法西斯时期的现实情境。塞巴尔德独特的小说艺术已经让他进入了经典作家的行列,他用图片和故事模糊了虚构与现实的界限,同时对情节的模糊处理也让小说达到了一种无法复述的效果。


在《土星之环》中,依旧可以感受到这种叙事方式带来的震撼感,小说到底讲述了一个多么完整的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在一个个高密度的句子中随着作者的眼睛对外界进行观察,而且你可以明确感受到,这是一双受害者的眼睛。它不需要去刻意控诉,只是通过小说家的观察与描写事物的方式,一种压迫与被监视感便得以强烈显现,在这种感觉之外,作者叙事节奏的镇静与控制感,又使得整个文本具有了难以磨灭的情绪,仿佛由他描写的事物都将在地球历史之外的时间中永远存在、无法消散。


推荐理由:通过小说获取某种批判,是相对容易的事情,但是想要通过小说获取爱与浪漫主义的信心,在当下却是一个困难的事情,而且这类小说的写作难度与灾难主题的写作相比,也更难把控。法国作家施米特正是一个不多见的以此为主题的作家。这位龚古尔文学奖得主、法国国民作家被称作“与上帝对话的孩子”,通过讲述生活秘密的故事来挖掘人性的复杂与爱的纯洁脆弱。


收录于这本短篇集中的《完美谋杀》或许是最能体现施米特小说风格的一篇。在这个故事中,加布丽埃尔和丈夫加比已经在婚姻中幸福安稳地度过了二十七年,但由于疑心病,让加布丽埃尔相信了他人的话——他越是在你面前表现得完美,越说明他有一个秘密在你面前隐藏。加布丽埃尔拼命寻找丈夫的秘密,而且越是找不到,就越是相信对方竟然伪装得如此成功。最终在谋杀了丈夫并瞒过法官获得了无罪判决后,加布丽埃尔才发现,原来丈夫生活中的秘密就是她自己,自始至终都是她的疑心病在作祟。痛苦的她最终也选择了跳下悬崖。施米特所构思的故事不仅为我们讲述爱的重要性,同时也是在反问这个时代的人们——为什么如今大家已经不再相信“爱”这个事物的持久存在?


推荐理由:2018年,布克奖评委宣称《送奶工》这本小说“让我们看到了对METOO深刻、敏锐的分析,也对其从道德上和理智上进行描摹”,这句话的确是《送奶工》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但在这个社会议题之外,《送奶工》还涉及了许多其他社会层面。主人公中间小姐生活的小镇有着让人窒息的封闭感,在这个镇子上不仅一切活动都受到周围人的监视,智识上的停顿也让一个人想在这里表达独特想法的行为变得相当困难。当中间小姐受到“送奶工”的骚扰时,人们认为主要原因出在中间小姐自己身上,是她走路看书等一系列与周围人不同的做事方式吸引着别人来找麻烦。小镇上不同社区之间也有着不可调和的隔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对立便是隔绝。也许这是《送奶工》从故事整体上来看有些超现实的地方,不过伯恩斯的意识流叙事和实验性的文字把它们成功地组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本表现当代个体意识困境与表达困境的小说。



推荐理由:《艺术与文明》一书的作者范景中是中国艺术史研究的大家,也是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最早的中文版译者。在范景中看来,艺术是文明的命脉,虽然我们能凭本能感受艺术之美,却要借助历史和风格的框架来真正理解艺术之美。因此,《艺术与文明》在介绍从远古时期到中世纪欧洲的艺术发展史之外,更希望帮助读者建立起观赏艺术的不同视角,从艺术起源的历史背景出发,来思考其之所以诞生、发展的原因。例如借巴黎圣母院分析建筑与音乐的共通之处,所谓“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因为他们都体现了“数的和谐”,美妙的音乐由黄金比例的音阶构成,美妙的建筑则由黄金比例的结构搭建。


与此前众多西方美术史书籍不同的是,范景中在这本书中引入了一种中国视角,比如拿中国古籍五代写本《妙法莲华经》与福音书手抄本进行比较,来论证书籍之为艺术的原因。又比如从希腊雕塑《美景楼的阿波罗》延伸到介绍该作品的中国第一人——晚清外交官钱恂的夫人单士厘,并向读者提问,为什么一个长期接受儒家教育的女性,会向国人介绍一件裸露的男性雕像?更进一步,为何她能超越她的时代?借由这本书,读者能更好地从自身感受出发,带着亲切进入曾经看起来遥不可及的西方艺术史世界。


推荐理由:一位艺术策展人多年来辗转全球,完成了这十九篇以“当代艺术”命名的访谈,话题涉及创作方法、社交媒介、情境空间、女性主义、历史叙事、当下政治……正如作者汉斯自己所说,这十九篇访谈,与其说是“采访”,不如说是“谈话”。它不像常见的专访文章被明显的议题框架束缚,文字充满对话的流动感,乃至生活气。大卫·霍克尼、格哈德·里希特等艺术大家,在这里不再只是一个闪耀的名字,有的关注季节,有的憎恶恶评,细节让他们个性鲜明地活了起来。


与伊朗艺术家莫妮尔·沙鲁迪·法曼法玛恩的谈话,读起来就像非虚构人物稿件一样生动。访谈文字随着人物的性格与思考的流动,每一篇都拥有不同的节奏感。阅读它的体验是畅快的,畅快感一方面来自于写法,一方面来自于思考。对于当下的偶然性,对于时间的均质化,这些作者本人关注的话题在不同的艺术家那里得到了回应,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谈。对于艺术爱好者来说,这是一本具有收藏意义的作品,有的受访者已不在世,先驱者们的思考在这里被保留了下来。


撰文|书评周刊编辑部

编辑|张婷

校对|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