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与贤二机器僧。对方供图


杨澜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器人DOMO握手。

  5月19日,《杨澜访谈录》迎来了史上第一位“非人类”的特别嘉宾——龙泉寺的小和尚,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台人工智能机器僧:贤二。在杨澜与贤二的直播对谈中,机智、幽默的智能机器僧吸引了145万网友围观互动。当被问到它和别人有什么区别时,贤二充满禅意地回答:“我是机器僧,机器也好,人也好,都是空。”

  而对于杨澜来说,人工智能的探究过程并不虚幻。过去的一年,她带领团队走访了五国二十多城,到访三十多个人工智能实验室,采访了八十多位一线人工智能专家及业界人士。这些内容制作成10集纪录片——《探寻人工智能》,目前正在江苏卫视和爱奇艺播出。对于人工智能,杨澜说:“它就像一面镜子,照耀着人类的善与恶,还有人类的贪婪和恐惧、希望和爱。”

  拍摄

  面对众多一线专家也曾“抓狂”

  2016年3月,“人机大战”爆发,韩国棋手李世石对战谷歌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AlphaGo四比一完胜,引发了公众关于人工智能的一系列讨论。过去几年,人工智能除了打败了人类象棋冠军、围棋冠军,还体面地入驻银行、律师事务所和医院。

  去年年初,杨澜开始筹备专题纪录片《探寻人工智能》。带着种种疑问,她在过去的一年里,采访了埃里克·霍维茨(Eric Horvitz)、李飞飞、吴恩达、石黑浩等人工智能一线专家。回顾采访历程,她表示:“时间特别紧张。安排受访嘉宾的时间是个巨大的考验,比如说去英国,五天的时间,要把十几个采访都安排好。涉及这么多人的行程安排,不同的地点,还有交通的时间。”

  7月,摄制组从美国东岸拍到美国西岸,再直接从旧金山飞到日本,这一次拍摄周期长达一个月。由于需要拍摄的内容安排得非常紧凑,制片组统筹承担着巨大的工作量,还要面临各种突发状况。杨澜直言:“我们的小伙伴真的很拼。在人工智能方面,我们是媒体的行动派,不是仅仅在坐而论道,而是真正靠这种行走的力量去把这个非常时代记录下来。”

  数百小时的素材,每一个场景都是三到四个机位同时拍摄。每个采访都要单刀直入,迅速问到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主持人,杨澜事先做了很多功课,她阅读了30多本人工智能领域的书籍,以及大量资料,随时作出调整。虽然有时也会“抓狂”,但不同的采访,打破了她对于科学家的刻板印象:“他们是一群非常鲜活的,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情感的人,都很有意思。”

  认知

  从女性角度讲科技不是冰冷的

  2015年的某一天,杨澜在《时代周刊》上看到一篇报道,内容是关于未来50年会改变人类生活的科技。“我还拿来跟小伙伴们分享,如果人的思想都被变成算法储存在电脑上,那么人是不是就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永生呢?”人机共存似乎更能够在科幻电影里找到答案,虽然,结果不一定美好。

  “一个怪人科学家把自己也变成了一个怪物,像梦魇一样地骚扰毁灭人类。这在科幻作品里很常见,最深层反映出的,是人类对于未知的一种既向往又恐惧的复杂心理。”在采访好莱坞明星摩根·弗里曼和美国制片人协会联合主席罗瑞·麦克雷利时,杨澜问:“从票房角度来讲,是不是恐怖片更容易有票房?”“答案是肯定的。恐惧永远最能够抓住人的眼球。”

  大众传媒影响普通公众对科技的认知,然后又反作用于大众传媒、文艺创作的逻辑和导向,这种互相滋养和互动,让杨澜觉得有趣。从女性角度出发,她认为科技并不完全是冰冷的。“像社交类人工智能,已经会跟人的情感产生联系,比如扫地机器人、战地机器人,还有那些特别可爱的小机器人,能够自然地和我们对话的,都容易让人对它产生情感。”

  采访过程中,杨澜察觉到人类的很多局限性,“最大的局限可能就是我们会死,而机器也许在某种程度上能实现永生。也许正因为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才产生出来了更高级的智能。而且,我们的智能是有社会性的,社会再把我们的智慧相传,通过教育的方式传给下一代。这就是我们集体对抗死亡的一种方式。”

  探访

  它可以小到只有拇指盖那么大

  借助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大数据的提供,还有深度学习的算法,现代人工智能在一些垂直领域有了不少突破。杨澜觉得,仅仅是在医疗和人的健康方面,人工智能的前景已经非常巨大。“机器证明了不同的垂直领域和功能上,具有超越人的某一种能力的可能性,而它会延展人的能力,让我们看得更远,听得更准。”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她看到像“寒武纪大爆发”一样的种类繁多的机器人,才知道,原来机器人可以小到只有拇指盖那么大。在加热的情况下,能折叠起来进入人体,把药直接放在伤口上,随后溶化在身体里,并且没有任何毒害。

  在日本,她采访了专门为世界上生产先进流水线的发那科机器人工厂。过去,在人机协作方面,有一定危险。比如有时机器失控,会打到旁边正在工作的工人。但是现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视觉识别等技术,当一个人进入机器人的3米线之内,它就会放慢速度。如果发生肢体碰撞,它会立刻停下来,让人机协作变得安全和可靠。

  “人工智能就像是一面镜子,能够让我们回过来看待自己。作为一个媒体人,想去记录一个时代的变化,我们可以说是恰逢其时,因为人工智能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变化,包括人类智慧深刻的思考,应该是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杨澜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继续制作《探寻人工智能》的第二季。“像一些重要的人物,比如斯蒂芬·霍金、伊隆·马斯克等的采访,我都希望在以后的系列当中,能够得以体现。”

  采写/新京报记者 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