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特教育联合创始人张释文、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凯叔讲故事”创始人王凯、独立教师蔡朝阳(左起)在“有时·论坛”亲子共读活动中进行圆桌讨论。新京报记者 李强 摄

  六月是指向未来的。刚刚过去的高考和第一天的儿童节都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孩子和教育身上。孩子成长过程中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和阅读?身为家长,要如何为孩子甄选出最优质的书籍和绘本,与他们一起学习爱以及认识这个世界?当代中国社会有没有孕育出致力于真正有创造力的教育理念与机构组织?6月11日下午,新京报书评周刊“有时·论坛”Time to Love在京举行,以“亲子共读,陪孩子在爱中成长”为主题,邀请十余位童书作家、独立教师、童书出版人、创新教育实践者,与我们共同探讨,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亲子阅读,以及我们是否可以为我们的孩子们创作并且选择更好的书籍。本次论坛得到了中国光大银行北京分行支持。

  我们自身处于当下,但孩子属于未来

  身处一个充满不安定感和焦虑的现代社会,为人父母者很想尽可能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未来。当我们想象未来的时候,必然要对当下这些孩子们有一个非常不一样的期待。教育是个必要的乌托邦。在雨果奖获得者、“童行书院”创始人郝景芳看来,今后创造力会成为必需品,因此孩子们需要一种能够把创造性思维,贯穿融入到每天生活的教育,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发挥创意。孩子们天生就有创造力,我们需要的就是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创造者,相信他们本身就有创造的潜能,我们能给他们的就是合适的土壤和氛围,让他们把天马行空的想法发挥出来。

  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一土学校核心创始人李一诺在“战战兢兢向未来”的演讲中则认为,教育问题必须寻求系统解释。教育是整个社会的事情,如果没有办法用系统化的视野看教育,以及用更系统化的方式思考它,它注定会面临众多挫折和困难,比如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学校与家庭之间的鸿沟,以及小而美的实践与真实世界社会践行之间的鸿沟。如何推动整个教育体系创新,需要更多同仁一起联手努力。一手打造“凯叔讲故事”的王凯则坚信,这个行业需要更多的创作高手进入其中,为孩子们打造内容,围绕一个极致的儿童内容产品全方位去打磨,把每一个内容做透,让它寻求到一个最恰切的表达方式,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机会。

  爱是好的,却是你留给我最艰难的任务

  纪伯伦曾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属于生命对自身的渴望而成为你的儿女。你可以给予他们你的爱,而不是输入你的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考量。所以很多时候,孩子们的反应甚至会超乎大人们的想象。

  独立教师、资深奶爸蔡朝阳老师用他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述那些孩子教会他的事,解释孩子反过来是如何给予父母爱和成长的。作为父亲和老师,蔡朝阳深切感受到教育是在爱中行走,没有爱我们无从谈起教育;是阅读与游戏建构了孩子的意义世界,所以要用心陪伴他们一道去经历和发现;身体力行带领孩子深入参与到现实世界也很重要,而教育的宗旨即是让每一个独一无二的孩子释放他们的原力,带领他们一起穿越成长的核心。知名童书作家粲然老师则生动细致地分享了她所在的三五锄幼儿园里突破禁忌的原创生死课。我们一直以来缺乏死亡教育,三五锄幼儿园却愿意在那么小的孩子中间践行死亡教育,令人十分感动。

  对于孩子来说,阅读就是学习本身。我们在谈论亲子共读的时候不断强调父母的角色,也希望社会在公共资源上提供更好的支持。国家图书馆少儿馆馆长王志庚为我们分享了关于孩子的阶梯阅读,列举了大量实例,介绍如何为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孩子选择适合他们的书籍。蒲蒲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石川郁子女士则详细介绍了中国原创绘本的历史,过去十年里蒲蒲兰童书不仅见证了绘本在大陆的普及,也是这一进程的重要参与者。

  现场还有两场圆桌会,邀请到以上各位演讲者以及图画书作家姬炤华,蒲公英童书馆总编辑颜小鹂,分别围绕当今教育环境和中国原创童书所处位置进行对话。埃尔特教育联合创始人张释文客串主持第一场讨论,用一个魔戒问题诱惑嘉宾:如果他们是教育部长,他们会做什么。三联生活周刊主笔陈赛则引导全场把目光聚焦到我们在过去创作和挖掘原创图书上做出哪些努力,以及今后可能会有怎样的期待和发展。

  新京报记者 李佳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