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高贵兵 


今天为你讲述的书是《我们内心的冲突》,这是一本你可以用来试着自我分析的精神分析经典著作。


《我们内心的冲突》

作者:(美)卡伦·霍妮

译者:郑世彦 
版本: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9年5月


开始前,先说个题外话,前阵子,娱乐圈爆出的一系列明星“人设崩塌”的新闻,有假装文化型的明星,有假装深情型的明星,这是娱乐公司为了使艺人俘获特定粉丝的喜欢,包装出来的形象。我们也可以细想一下,在你生活的周围,你有没有遇到一些“戏精”,也在扮演着属于自己的“人设”,这些苦心经营人设的心理基础到底是怎么来的,精神分析思想家卡伦·霍尼的答案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在与其他人产生关系的同时,失去了自我。


卡伦·霍尼是著名的精神分析学专家,被称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新在哪里呢?


霍尼在吸纳了部分弗氏的理论之后,对其做了重要的修正,她认为性只是所有心理问题的表现之一,人类的精神冲突更主要归咎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特定的文化环境,所以她反对“幼年经验决定一生”的理念,简单做一个类比就是我们现在特别喜欢谈论的一个词叫“原生家庭”。她明确地表明精神分析的重心不应该纠结于过去的经验来解释现在的困扰,而应该立足于当前在人内心互相作用的各种因素,帮助受困扰的人认识并改善与自己或他人的关系。她的理论一反弗氏的生物性决定论的悲观色彩,给人们在生活中找到一条通往安稳、幸福、快乐的出口。


我们把目光转回到我们自己熟悉的这片土地上,在过去短短的三四十年里,凭借后发的优势,创造出了一个人类的奇迹:我们从一个前现代的农业社会,转瞬间变成了一个以商业为主导的现代社会,这个变化的速度太快,有一种说法叫,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道路。生活在其中的我们必然因为精神上出现的错位,导致工作、家庭等方面陷入各种各样的问题,前面提到的“原生家庭”,就是因为人们想要急切找出这一系列“现代病”的“病源”,制造出的概念。


请反观下生活在其中的我们自己:你是否也曾经面临选择的困难,而陷入一种“内心的冲突”中?


我们是真的喜欢某人,还是因为我们应该喜欢他于是就自以为喜欢他了?假如我们的父母去世了,我们是真正悲伤,还是只是依照世俗的惯例表示一番感情?我们是真正渴望当明星或医生,还是因为那种职业在我们眼中显得体面和有利可图?我们是真正想要使自己的子女独立和幸福,还是只是口是心非地如同王朔小说《我是你爸爸》里那个爸爸形象,表示一种开明的姿态?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发现这类问题看起来简单却不好回答,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感受是什么,或者说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要什么?


这些例子,只是我们内心冲突所表现出来的很浅显的现象,这些冲突的出现表明人产生了异化,通俗地讲就是我们进入复杂的成人社会后,在生活、工作中应对不同的场景,我们需要戴上不同的面具,以至于最后变成和自己本来面目不再一致的陌生人。


这个精神问题,普遍地困扰着我们现代的人,归罪于原生家庭,本质上是一种悲观的“出生决定论”,也许它能够部分地解释我们精神上的疑问,但它仍然无法告诉我们为什么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那个人。


就像武侠小说中那些武林高手的套路,最简单的也就是最有效的:


改造自己,去意识到自己真正的感情和需求,去发现自己的价值观,以及在自己的真实情感和信念的基础上与他人相处。


霍尼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分析法不是唯一的方法,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丰富的生命体验是可以改变他的人格的,可能是一位在你生活中能作为努力成为的榜样;也可能是你生活的亲人、朋友给予的善良和友爱,使你感到必须以诚相待等等。


霍尼引用了学者马克默雷的话:“一种这样的关系,它本身就是目的。我们在这种关系中相互联系,因为对人来说与他人分享体验是再自然不过;我们相互理解,在共同生活中发现快乐和满足,向对方表现和敞开我们自己的心扉。”


所以,我们所要争取的其实就是人格的整体性,没有虚饰的假象,感情真诚,把自己整个的心融入自己的感情、工作、生活之中。


一言以蔽之,不要人设,做自己。


作者:高贵兵

编辑:董牧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