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余雅琴

 

“第三空间”联结人、文化与城市

 

人的日常生活,主要分布于三个生活空间,即第一空间(居住空间)、第二空间(工作空间)、第三空间(购物休闲场所)。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必须同时从三个生活空间去考虑。生活质量的提高,又往往表现为第一、第二生活空间的逗留时间减少,第三生活空间的活动时间增加。

 

第三空间(Third Place)是美国社会学家雷∙欧登伯格(Ray Oldenburg)在《最好的场所(The Great Good Place)》一书中提出的概念,强调在住家与工作场所之外,现代城市里最重要的生活空间,其实是各种非正式的聚集场所,从咖啡厅、书店、饭馆到酒吧、健身房、市场。“第三空间”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活力和丰富性,联结着人、文化和城市。

 

《最好的场所》(The Great Good Place),Ray Oldenburg著,Marlowe & Co1997年版

 

随着城市进程的发展,商业的发展带来丰富的体验,促进娱乐生活和消费升级。我们对“第三空间”的要求也在增加。甚至,除了那些漂亮的购物中心,也有不少被我们忽视的地方成为了城市中人们喜爱驻足的地方。也许,一个你完全不会在意的景观小品装置,则可以迅速成为孩子们的玩乐胜地。

 

当然,这样的变化与我们居住空间的限制催生共享经济、新零售的发展有关系,因此引发我们对“第三空间”发展的新思考。城市的发展飞速,城市人的居住空间愈加有限。根据香港城市建设部门的发布,2017年香港新建公寓的平均面积,已从2013年的39㎡缩减至32㎡。

 

那么,城市的“第三空间”,不仅仅是住宅居住功能缺失的补充,何尝不是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社交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未来,人们对“第三空间”的需求,引发来更多的跨界思考。

 

“第三空间”,还能给人们提供不受身份约束、自由平等对话的社交空间。“第三空间”是社交聚会空间,好的第三空间也应该是一个所有参与者都可以不受身份拘束、自由平等对话的社交空间,聚会可以沒有目的,无需扮演任何角色,所有人都处于一个中立而平等的社交基础。

 

“第三空间”是现阶段建筑设计和城市发展的新的创新点

 

近日,2019北京设计周“城市美好”系列活动于红砖美术馆举办。系列活动由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UCD公共艺术发展平台主办,红砖美术馆联合主办。活动包含多项议题,其中对“地铁如何更好地承载‘第三空间’的作用”进行了有趣而富有意义的探讨。

 

论坛现场

 

谈到“第三空间”,URBANUS都市实践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王辉认为,应该说在不久之前,谈论第三空间,还是一种“奢侈”,相较于承载居住、工作功能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三空间的功能更多的是“无用之用”(uselessly useful)。第三空间可以为建筑带来灵性,可以激发城市活力和活动、连接现有城市空间、重建空间秩序,为城市而来新的礼仪性空间;提倡城市的空间正义,并为城市土地利用带来新的思路和途径。可以说,“第三空间”是现阶段建筑设计和城市发展的新的创新点。

 

公民身份与城市归属感的“第三空间”

 

芝加哥大学教授、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美国馆联合策展人Niall Atkinson提出,在发展过程中,城市应当重视其与所在地区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态公民意识。而在城市与地区之间,往往存在着不少废弃空间,对这些空间的重新利用,就是所谓的“第三空间”。从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美国馆对威尼斯城与地中海“联姻”古老仪式的呼应,到芝加哥市民对废弃闲置房屋的重新设计,以及“夺回”的政治诉求,再到孟菲斯城美国内战南军将领雕像的拆除和再利用,无不是对城市和地区之间关系的一种回应。归根结底,设计师“顶层”的设计需要与当地社区居民“底层”的生活直接对话,才能做好关乎公民身份与城市归属感的“第三空间”。

 

Niall Atkinson

 

荷兰今日艺术节创始人、总策划人 Olof van Winden,则更加重视科技进步对“第三空间”的推动。当下的时代瞬息万变,毫无疑问是科技促成了这样的局面。科技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城市形态,重塑了我们的认知和表达,艺术也不例外。当然,这有好有坏,未来应是科技与创造力的结合。艺术可以做什么?形式并不重要,只需铭记我们最伟大的价值,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经济,而在于科技、文化和创造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更应将人文关怀放在首位,让艺术与科技结合共同推动公共空间创意的发展,而作为文化事件和公共艺术载体的“第三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空间”的新方向:地铁除了提高运能,还能为城市做些什么?

 

地铁正在改变我们的城市。从城市的发展史来看,我们经历了从行走的城市到马车上的城市到车轮的,现在是轨道上的城市,大大改变了人的行为模式和城市的结构空间。

 

“第三空间”是非常宽泛的概念,我们从这个角度看待地铁时,我们做出来的地铁设计不同,地铁作为公共空间有很大的特性和优势,它是成网运行的,最具有系统化和漫游性的特点。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副总经理成砚,在“第三空间”的概念之上衍生出“幸福列车”的概念。他说,在北京地铁设计过程中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地铁除了提高运能,还能为城市做些什么。在当代,地铁改变了城市居民的行为模式和城市结构。地铁也应当被看作是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同时具有辐射范围极大,成网运行的特点,具备漫游的可能性。在地铁相关的设计中,人的需求需要首先被明确。设计应该充分回应使用者爱和归属、尊重、求知、审美、自我实现等多层需求。今后,设计者应该以“艺术地铁”为目标,联合更多的专业,在地铁设计中实现更广泛的学科融合。

 

伦敦奥运会开闭幕式视觉设计团队 Immersive 创意设计总监Joe Dunkley,则以昆明地铁四号线设计理念为例,提出数字艺术概念分享给与会者。他认为,当下不断发展的科技在生活中已经司空见惯,这些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反过来,通过虚拟现实和真实影像等技术,我们的观众也可以从更多维度上更好地体验公共艺术,以及更新他们对公共艺术的期望。我们将现实转化成数据、合成影像进行创作,这并不意味着计算机将完全生成和掌控这种艺术,恰恰是要回归公共艺术与人们互相结合并且交互的本质,借助科技来提供公共艺术在社区、社会、城市生活和公民中的地位。公共艺术的未来,在于进一步地凝聚和加强与之互动的人们之间的关系。

 

活动现场,专家梁秉坚以港铁西九龙项目开发为例指出,地铁成为好的“第三空间”应该是有几个原因:恰当的规划选址;配合区位发展的功能定位;高密度开发配合分层业权,集约用地;以人为本的建筑设计;兼顾人流车流的内外交通规划设计;财务效益与公共利益之间取得平衡;合理安排发展时序并预留结构及接口;适时修订规划,配合国际城市的高速发展方向;等等。

 

以上提议,恰恰为我们高速发展的城市地铁修建提供了参考意见,中国城市地铁能否真正行使“第三空间”的职能,取决于城市中的每一个人对公共空间价值的重视,更取决于我们城市的决策者是否尊重城市中每一个体的切实诉求和适应现实发展的应变能力。

 

作者丨余雅琴

编辑丨余雅琴

校对丨薛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