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是不要圣智、否定仁义、抛弃机巧,并拒绝货利的诱惑吗?如何理解他的“大象无形”“大音无声”“无为而治”“反者道之动”?孔子的“上智下愚”“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能仅仅从字面解释吗?孟子的“人性善”与荀子的“人性恶”是简单的对立吗?墨子的“兼爱”“非攻”,名家的“白马非马”又是在什么意义上讲的?真正的“贤者”什么样?在懂得“见贤”之后,又该如何“思齐”?

 

日前,学者万明华携作品《为学之道》做客北大博雅讲坛,从“诸子百家”竞放的先秦时期,儒学独尊的两汉时期,注重风骨与风度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乱世之后的隋唐时期等出发,从学术思想和修养两方面着眼,前后纵跨2500多年,探讨了从先秦到近现代,从孔子到钱穆共计49位历代先贤们的学养和为学之道。


《为学之道》,万明华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版。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当中,讲到“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见自己,就好像站在时间中的一点,惊奇地注视着过去和未来,对过去我们看得越清晰,未来发展得可能性就越多。”从这个角度出发,阅读先贤们的家庭出身,人生起伏,成就,道德修养和学术思想,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可以更好地影响和教育生活在当下的我们。

 

文化是什么?文化说到最后就是人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离开了人的文化,只是文字。教育又是什么?教育从通俗来讲就是对人的影响,离开了人的教育,只剩下说教。从孔子“韦编三绝”,董仲舒“三年不窥园”,江泌“映月读书”等故事中,可以体会到人们对勤学精神的崇尚。如果用“修炼”来代表勤学,万明华认为,人生可以分为“四重境界”:被动式修炼、主动式修炼、社会化修炼、创新型修炼,而这恰好对应“四个世界”:家庭世界、人际关系世界、自我世界、未来世界,而在这其中,天赋潜能、家风家教、理想信念、立德修身、勤奋刻苦等十个要素都必不可少。

 

万明华

 

宋代诗人刘克庄在《题读碑图》一诗中说“二人共读道旁碑,一敏一钝天赋之。敏者过目跃骑去,钝者停鞭方凝思。”这首诗讲出了天赋在人的成长当中的重要作用。历史上,才高八斗的诗仙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国学大师钱穆,在启蒙时就可以一天认识七八十个字,远远超过同龄人。

 

宋代诗人王十朋在《买鱼行》一文中说“寄鲊不须劳孟宗,但愿清白传家风”。 晚清名臣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留下了传承千古治家的良方“书、蔬、鱼、猪、早、扫、考、宝”,也就是读书、种菜、养鱼、养猪,能够“觇人家兴衰气象”,“早、扫、考、宝”,可谓是“人待人无价之宝”。这些都是良好家风家教的体现。但这些在万明华看来,其实是被动式的修炼,他将这两种因素称为今天我们常说的“拼爹拼妈”。先天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优势,也可能成为掣肘。万明华以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为例,认为先天不足完全可以靠后天弥补,要做自己命运的主宰。

 

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那么,如何进行主动式修炼呢?万明华强调了理想信念、立德修身和勤奋刻苦的重要性。孟子说:“夫志,气之帅也。”王安石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享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美誉的经学家黄宗羲也认为,“学莫先于立志,立志则为豪杰,不立志则为凡民。”

 

立德修身是修炼的前提条件,万明华以叶圣陶为例,指出叶圣陶认为,学习的根本和最高目标就是学会做人,一切知识的根本就是道德,如果不在德行上扎根,终无是处。而勤奋刻苦是修炼的必备因素,比如汉代儒学大师董仲舒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三年不窥园”。万明华将这些称之为在个人世界里的“死磕猛打,戮力奋进”。

 

除此之外,万明华说,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也必须与周边的世界、周边的人搞好关系,这就是他所强调的第三重境界——社会化的修炼,名师、方法和实践都是必然的路径,“只有把自己摆在人群中去磨炼,与他人磨合,与事磨合,与现实磨合,与理想磨合,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四重境界是开拓创新。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万明华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近代知识分子魏源为例,他是近代“睁眼看世界”首批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代表。面对衰落的清王朝,魏源秉承“创榛辟莽,前驱先路”的精神,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创新主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全新策略。

 

作者 | 何安安

编辑 | 罗东

校对 | 翟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