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你会教孩子说方言吗?近日,关于学习方言的讨论登上了热搜。过年回老家,孩子语言环境突然变化,要不要坚持让孩子讲普通话,让不少年轻父母颇为纠结。特别是学龄前的孩子,到底要不要学说方言?接触方言会不会影响学普通话,从而产生混乱?


“不会说方言要闹笑话的”


 “家乡话跟普通话的称谓差别很大,叫错了可是会闹笑话的。”大年初二,张晔带着刚满三岁的女儿豆豆,踏上了回老家河南的列车。陪女儿读了一会英文绘本,张晔就点开“全家福”,教孩子用家乡话“认亲”。


“这个是爸爸的哥哥,在家里要叫大爹;那个是爸爸的弟弟,叫小佬……想讨红包,可不能叫错哦。”张晔指着照片上的长辈,一字一句“纠正”豆豆。在北方,爸爸的哥哥叫“大爷”,而在张晔的老家,“大爷”通常泛指年岁较高的男性,并不是对亲人的称谓。 


每年回家前,给女儿“恶补”方言,已经成为张晔一家的必修课。“这个时期,可能是她学方言的唯一机会。等大了,想学也没有环境了。”张晔认为,从对长辈的称谓到过年的吉祥话儿,配上家乡话,才有年味儿。


在儿童教育专家、首师大外聘教授王立华看来,方言,是特定族群情感认同的精神纽带。作为一个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一个族群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积淀的大量文化信息。甚至一些优秀或经典的文化艺术作品中,方言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多语言习得利于孩子发展


汉语方言土生土长在农村,然而,随着城市和城镇化速度加快,加上我国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外语热”的兴起,原本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对许多“90后”“00后”而言,方言早已成为一个遥远的概念。


新京报记者曾在家乡信阳进行了一次小范围调查,统计发现,00后群体中,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能听懂方言,但不会说;近半数90后表示很少使用方言进行沟通。


“ 实际上,‘土话’不土。”王立华认为,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当下,汉语方言的传承也不可忽视,应成为儿童语言教育的重要一部分。


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了对3-6岁儿童学习普通话和方言的要求。如:3至4岁基本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4~5岁会说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言,基本会说普通话;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幼儿基本会说普通话。


1月23日,为保护语言的多样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公布《岳麓宣言》,以保护语言多样性为主题提出20条倡议,如学术机构和土著组织应积极设立语言资源保护项目,共享由高校、语言学家调查采集而得的语言数据,以减少土著语言的流失等。


王立华认为,多语言的习得对于儿童的发展有利。首先,学习方言可以丰富孩子的语言,让孩子多一种交流和思维的工具,拥有一把深入了解地方文化的钥匙。其次,提高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


“家长不要太小看孩子了”,张晔认为,从小处在不同语言环境的孩子,接触一个新的语言会较快掌握,语言天赋也较好。“这跟从小学外语是一个道理,家长不必过于紧张。” 



“土话”不土,怎么说要靠家长引导


“女儿喜欢看《熊出没》,也常常会模仿熊二说‘俺’”。张晔发现,孩子对家乡话会有天然的亲近感,利用影视剧、文学作品等渠道,带着孩子去了解、学习家乡话,也是亲子交流中的一个抓手。


家住北京的刘女士也认为,很多孩子都是老一辈带大的,潜移默化地都会接触到方言。但是由于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一句话不同的语调、语气可能传达不一样的效果。“比如东北话‘啥玩意儿?是中性的,但在普通话里带有些贬义色彩。我会跟孩子解释清楚,可能他现在还不能完全懂。但家长的引导是有必要的。”


此外,孩子的方言学习,还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春节期间,王立华建议,家长带领孩子到家乡的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或在生动的生活现场进行真实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在感受体验家乡民风民俗的过程中,在朗读地方童谣、观赏地方戏曲、进行传统游戏过程中,丰富孩子的地域文化经验,增强孩子对方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孩子的方言水平。


新京报记者 方怡君 编辑 潘灿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