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樊朔)11月11日,中国教育明德论坛2019年年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生涯教育分论坛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举行。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志成、芬兰萨翁林纳市国际教育中心主任马库·坎库恩、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王红丽等多位专家,北京市东城区教委主任周玉玲、东城区教委副主任尤娜等北京市各区教委主管领导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北京市各区县教育行政领导、中小学校长等500余人参加会议。


在新高考、新课改的背景下,与会专家及教育一线工作者共同探讨学生生涯教育发展路径。


打破独立学科“教与学”


“数与形”“牛顿第一定律”“服务社会”“救国心,实业路,强国梦”……本次明德论坛生涯教育分论坛设置了九节学科生涯融合研究课供与会者观摩,观摩课程涵盖数学、物理、政治、历史等多学科。


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高一年级“人之所立,志之所向——王安石的志与行”课堂上,课程融合了语文教材中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选段和历史教材中《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内容,授课也采用了“双师”形式,由一位语文老师和一位历史老师穿插讲解。学生们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以分组讨论、展示报告等形式深入分析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寄托的政治抱负,结合王安石变法的史实,思考“如何立志与践志”。


该校生涯教师郭姗姗介绍,该课程在北京市第十一中“生涯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体系中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分析”“信息搜集”“生涯规划”等能力。“以‘人之所立,志之所向——王安石的志与行’为代表的文史综合课打破传统的独立学科教与学模式,探索学科领域课程中生涯教育的融合方式,在课程中增强学生对社会、生活、自身心理等多方面的认知。”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学科生涯融合研究课课堂   学校供图


据了解,北京市第十一中学自2001年即开始探索生涯教育,确立了“培养积极、有创造性的终身学习者”的育人目标。校长崔楚民介绍,目前学校的生涯教育已由散点式实施走向系统化构建,由独立课程走向全课程实施。未来学校将开启新生涯教育实践探索,新生涯教育以高中为主体,向初中延伸,渗透到小学,探索立德树人的课程融合机制,形成十二年一贯的生涯教育实践体系。


专家:生涯教育应重点把握高中阶段


芬兰萨翁林纳市教育文化部部长马库·坎库恩在现场分享了芬兰学校生涯教育的经验。他表示,以生涯规划为例,在芬兰的初中,8-9年级的学生会在不同的企事业单位接受2周的培训课程,高中与大学或者应用科学大学有通识性的合作课程。


在国内,2010年7月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亦提出,要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习、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王红丽表示,在新高考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北京市在学生生涯指导工作中呈现出参与人员更加细化、课程系统化设计更强、课程更注重实效的趋势。“坚持立德树人,构建学科核心素养;注重生涯教师队伍衔接;汇集优质资源;最终还需回应学生需要,建立高质量的生涯发展指导体系。”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杨志成建议,国内学校的生涯教育课程应重点把握高中阶段,侧重于职业规划教育。“高中完成四个阶段的规划。第一阶段叫做学科职业规划,第二个是学业规划,第三个阶段是职业研究,第四个阶段是人生规划。这样每个规划指向非常明确,形成高中三年的统一全力,指向高考、指向职业、指向人生。”


新京报记者 樊朔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