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课不到20分钟,高三学生李凡吃掉最后一块面包,匆忙走进自己的房间。2月17日,北京百万中小学“线上开学”,高三二轮复习号角也正式吹响。


李凡拿出前一天晚上复习的内容,并在上面圈出难点,等待一会向老师请教。作为北京市新高考改革后的首批学生,如果没有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李凡说,他们已进入二轮复习。如今,“停课不停学”期间,为了不影响高考复习进度,多所学校借助各类线上平台为毕业班学生答疑解惑,一场线上的“停课不停学”挑战赛正在上演。


网上开启的“新学期”


2月17日,北京市中小学校“线上开学”第一天。


陈思如约来到屏幕前,点开摄像头,准备直播。她是北京市某学校高三化学老师,今天准备以“碧水蓝天保卫战”为主题,带领学生复习废水处理所涉及到的化学知识点。屏幕的另一端,是学校高三年级学生。


如何脱出废水中的氨态氮?环保题材背后,蕴藏的是高三化学考点:氮元素的存在形态、转化方法,以及相应电子式书写。


“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在互动区提问。”陈思时不时扫一眼电脑屏幕一角的留言区,捕捉学生的反馈,以及时给出解答。


1月26日,北京市教委发布通知,决定全市大中小学、幼儿园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同时暂停全市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活动。市教委要求,各高校、各区教委要科学制定特殊时期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方案,组织学生在家期间的学习活动。


北京市政策发布不久后,李凡便收到了学校发来的复习安排。“每天要复习什么内容,可以通过哪些方式问问题,都一一列了出来。”


李凡就读于东城区一所中学。延期开学政策发布后,学校便通过学生、家长微信群沟通了课程调整方案,原计划的线下答疑也变为线上进行。


按照原计划,北京高三将于年后进入第二轮复习。为了不影响高考复习进度,多所学校借助各类线上平台为高三学生答疑解惑,虽停课,但不停学。


针对初高三毕业年级学生,北京市教研部门组织各学科专家录制初三年级九科(含生物、地理初二年级学业水平考试)、高三年级九科的复习专题讲座,在北京电视台卫视频道首播(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下午13:15-17:10)。学生次日可在北京数字学校网站“初中复习、高三复习”栏目、歌华有线电视平台“教育”栏目中点播。


此外,市教委还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提供平台、技术和运营管理支持,组织全市中高考科目的中学教师,开展针对初三高三毕业年级学生的在线答疑。



延期开学通知后的72小时 


作为政策执行的第一梯队,学校毕业班老师很早就投入到了相应教研准备中。


除夕的前一天,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以下简称海淀进修实验学校)高三年级组组长于明辉收到了区教委下发的暂停高三假期辅导学习通知。如何保证假期复习效果?怎样缓解学生和家长的紧张焦虑?一连串的问题摆在面前。他随即与校领导、年级负责德育、教学的多位老师商量,重新调整教学计划。


按原计划,2月17日后,高三将进入二轮复习阶段。居家学习期间,如何确保备考效果?于明辉认为,第一步,就是对备课节奏进行调整,满足学生居家学习的特点。


“线下与线上很不一样,需要老师在教学内容上做出调整,否则效果就不好。”于明辉说。在他看来,学校的学习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有天然的学习氛围,加上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学习自然而然发生。而在线上,学生通常一个人在电脑前,如果你的教学内容不足以吸引学生,学习效果很可能要打折扣。


“老师要提升课程的思维含量,让学生觉得有挑战性。”于明辉以“三角函数”举例。三角函数是高考数学解答题第一题,虽然比较基础,学生掌握得也不错,但是由于它所占分值比较高,是二轮复习的重点之一。今年于明辉做了一个调整:把它放在函数的背景之下,去重新认识三角函数,叫“对三角函数的再认识”,强调知识迁移性和整合性。


记者了解到,从1月24日开始,学校各个科目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始线上备课、研讨。备课组内的老师分工各不相同,有老师担任“主播”,负责线上授课;有老师作为助教,发布作业、修改作业,进行线上线下的实时答疑。不到3天时间,所有学科组教学计划重新调整完毕。


为了实现学生居家学习与在校学习的“零差别”,海淀进修附属实验学校还成立教育、教学两个专门工作组。如何安排学科的“周测和统练”、体育锻炼放在哪个时间更合适、每周的主题班会的主题如何确定、网上年级会内容和召开时间……所有居家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都一一做出预案。


王雅慧是该校的高三学生。她回忆,年初二开始,她和父母就被拉进了各个学科组建QQ群,布置任务,说明情况。此外,年级所有任课老师都进入了家长群,线上反馈沟通学生每天的学习情况。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高三学生、教师、家长共建的学习系统至此形成。


线上教学的几道关


“这是我第一次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见到老师。”王雅慧说。

直播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观看老师直播却是第一次。“假期我也曾经因为担心影响复习进度而焦虑过,当打开电脑看加到老师的那一瞬间就会很安心。”


“停课不停学”通知下发以来,众多互联网企业、教育公司加入到了行动当中,为全国各级教育部门、全国各地中小学及高校提供在线直播课堂,教务教学管理等相关的技术和资源支持。


什么样的在线教学平台更合适、更满足实际教学需求?面对延期开学的重压力,学校和老师们也曾遇到不少难题。


初三老师刘玉明的第一次直播体验并不好。“首先是网络拥堵。”刘玉明回忆,试播当天,前10分钟都是在找人。事后他了解到,由于设备问题,有同学登录不进去,不得不在其他设备上重新下载软件进入。


“直播流畅性”是进行线上直播的第一道关。此外,海淀进修实验学校化学老师王严认为,合适的平台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教学需求,例如操作简易;有课堂笔记区域,学生能够实时记录所思所想;有回看功能等。为此,她先后对多个平台进行了测试。


王严认为,互联网只是一种手段,其本质是对教学模式适用新场景的再匹配。几次直播下来,她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开课前,组织互动游戏进行热身,或者播放一些有趣的化学实验,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其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利用这段时间调试设备,及时解决卡顿等问题。”


“以前北京雾霾严重的时候,我就曾给全区学生进行过线上直播。”北京市第十一中学高三语文老师杨洁说。对于今年,面对疫情开展的远程线上教学,杨洁很快进入状态。


在她看来,线上教学缩短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就像是给延期开学的学生吃下一颗定心丸。保障教学效果,还需要利用微信讨论群、私信等形式,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让个性化辅导更有针对性。


分类分组建微信群进行实时答疑,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是北京十一中学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新尝试。该校初三教学主任郄莉欣介绍,学校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每组的学习任务不一样,作业的布置、批改、答疑都以分组形式进行,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线上直播只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举措。”于明辉介绍,为将疫情防控带来的学习困难降到最低,学校各个学科工作安排不断细化。除了老师线上实时答疑外,高三年级各个班班主任牵头,结合学生的情况,为每个学习小组配备了一位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答疑和辅导,涉及到学习、生活、锻炼各个方面。


海淀进修实验学校通过网络组织了一次视频年级会。校长董红军分享了居家自主学习的“实招”。“寒假疫情防控期间,是‘超越自我’的大好时机,与其跟风焦虑,不如静下心来实现自主学习。”同时他建议,同学们要懂科学,做好自身防护;讲公德,履行公民责任;会生活,参加劳动、坚持锻炼;有格局,关心家国社会,学会理性思辨。



给学生情感上的支持


因疫情导致的延期开学,对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一次大考。“家里的环境舒适惬意,再加上手机等干扰,如果没有合理的复习规划和时间管理能力、自控力,心思很容易就被带偏。”面对学习方式的转变,李凡曾一度陷入焦虑。


“这个阶段,老师对学生情感上的支持尤为重要。”前不久,北京市第十一中学高三王老师向全校高三年级学生、家长进行了一次线上问卷调查。


你是否适应“停课不停学”的学习方式?是否有独立的学习空间?学习过程中,是否有人监督你?在家学习期间是否有以下情况发生?调查结果显示,超半数学生比较适应居家学习的形式,状态比较放松,少部分学生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王老师告诉记者,调查问卷一方面是帮助学校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家长合理安排居家生活。在她看来,疫情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次成长契机,从家国情怀、学习力到自我生长力,都是一个从内到外提升的机会。


记者了解到,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构建了以班级组为基础的全员导师制度。学校为每一个学生配备固定的导师,协助学生建立个人目标,制定个人发展计划,解决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学业、生活、生涯、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原本是学校开展生涯教育的探索成果,在这次“停课不停学”期间,也发挥了作用。一次,王老师发现一位学生迟迟没有交上作业,便私信询问情况。学生告诉他,之所以没做是觉得作业有点难,加上最近有一些焦虑,想歇一歇再重新开始。“孩子肯定会有压力。这个阶段劝慰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能够给孩子们提供一些具体的解决措施,比如带着他列好计划,按照老师的节奏完成复习任务,保证每天都有所获得。”


二轮复习对学生是意志力、心态等方方面面的挑战。面临即将到来的选拔性考试,老师们也纷纷现身说法,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给学生加油鼓劲。


高三物理老师乔阳是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毕业生,毕业之后回到母校教书。前段时间,他在朋友圈分享了自己的这段经历。“十七年前我备战高考,非典疫情没有击垮我们。十七年后我在高三陪伴大家共渡难关,只要减少学习惰性,增加学习动力,大家必然会取得理想成绩。我们同命运共奋斗!加油,孩子们!”


乔阳的朋友圈一时间“炸”出了无数有过相似经历老师。“这些孩子很多都生于2003年非典时期,在成人之际又遇到了现在的疫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更需要我们这些战士跟他们一起共同战斗。”王老师说。


面对在防疫抗疫的另一个战场,每个老师、学生都是一个战斗堡垒。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李凡、陈思、刘明玉等均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方怡君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