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高杨)7月7日上午11:30,随着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备受关注的作文题目也同时出炉。北京卷的作文题仍为“二选一”,分别关于北斗卫星及“一条信息”,微写作则关于生活技能介绍及为疫情期间的快递小哥写诗等。

 

当日,跟谁学语文教学名师马步野在新京报“我们视频”直播间,对今年北京卷及全国Ⅰ、Ⅱ卷高考作文题进行了深度解析。据悉,跟谁学专注和聚焦“在线直播大班课”模式,其数据显示,马步野去年辅导班学生的语文平均分达120分,辅导班每班约有10%的学生高考语文成绩超过130分。

 

由跟谁学提供的对比材料显示,今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卷中,马步野在考前押中了全国一二三卷,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上海卷、新高考1卷的作文试题。

 

思考时代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北京卷作文题目给出了北斗3号的55颗卫星共织天网的素材。马步野表示,该作文题考虑的是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内容,不仅要体现自我价值,还要将自我价值实现的核心与时代相关联,“55颗卫星,学生可以自己理解为一个简单的集体,也可以是我们的社会或者国家,而集体或国家是由每一个人构成的,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都会实现自我的价值,同时又为时代的发展助力。这几年北京卷作文题考察的脉络,基本都有这方面的用意。”

 

而对于第二个题目,以“一条信息”为题,马步野则认为,这道作文题有很多写法。就题干“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而言,马步野表示,“这句话的每一个‘或’字后面都是一个提示的角度,在考试过程中,考生要注意的是,并不要具体写哪个信息,而是要关注这几个‘或’。谈到信息这块,大家很容易想到的就是各种时政的信息,从今年的题目就可以看出,学生一定要去思考关于时代的问题,作文题目对学生这种思考力要求更高一些。”

 

“一条信息”背后的命题逻辑是什么?“在我们当下信息无比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如何去分辨真伪?这是一个很难的问题,”马步野进一步分析,“背后还要有一些哲学性的思辨,比如我们要学会独立的思考去分辨,而不是人云亦云。我在跟学生讲作文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核心的方法就是批判。批判呈现的是某种思考,对于人类命运的忧虑。”

 

目前也有一些看法认为,高考作文是不允许批判的,马步野并不认同这种观点,“这是不对的,只是有些学生容易走入偏激,只要不存在那种偏激的情况,回到让时代变得更好的价值观上,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比如人与人之间爱的主题,或者人类命运共同体此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

 

不同于北京卷题目的现代化,全国Ⅰ卷则回到了春秋时代,要求根据材料讨论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人中,考生对哪个感触最深。

 

“这个题目里的‘最’字隐藏的意思是,三个人要做比较,有些学生可能会误以为只选写一个人,就选写了,那就会有问题。”马步野分析道,“选用的历史人物更多的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知人善任的精神。其实比较简单,要注意结合文化传统的内容去写。”

 

全国Ⅱ卷的作文题目材料引用了墨子与英国诗人约翰·多恩的话等,让考生拟一篇参与“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的演讲。

 

“今年的出题形式,篇幅都很长,其实跟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这个小册子有关。这个评价体系今年最突出的一个点是情景考察,”马步野说,“情景考察不希望考生从材料中得出一个观点,就开始自说自话,而是要在正文当中体现材料,结合材料去写,同时上升一个高度,写出自己的思考。这样的话难度是更高的。”

 

具体行文过程中,马步野建议,整个文章的结构以及素材安排,要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例子或者是对于传统文化精神的论述,同时,要回归到当下,从全球化的视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侧重去写,“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子?中国文化传统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关联性是什么?大概是这样的轮廓。”

 

建议:思考时事背后的逻辑

 

结合目前分析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马步野建议,学生不仅要多看新闻,还要对时事现象多做思考,去思考背后的逻辑,“因为题目是千变万化的,今年可能跟疫情有关,明年就跟这个没有关系了。但命题背后讨论的核心是不会变的。”

 

马步野认为,当代青年应该思考什么样的问题,才是高考作文真正想考察的问题。“这些思考是有方向可循的,并不是漫无边际的,比如每年肯定会考虑的就是个人价值,在上考场之前,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有关的基本素材,比如马斯洛的自我需求理论。”

 

从个人的层面上,要思考人生,从自我价值的层面,要去思考时代,这也是马步野给出的思路建议。“时代无非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时代的发展进步,中国大国崛起,北京卷的‘天网’也是时代发展的缩影;另一方面则是关注到当下时代一些不好的地方,比如信息层面的谣言等,这些方向也可以做一些批判。”

 

马步野更进一步建议,学生可以尝试做一些系统化的哲学性的梳理,包括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时代相结合,“例如传统文化是如何在当下时代仍然发挥作用的,哪些部分是我们不可摒弃的、必须要传承的。”


“万变不离其宗。”马步野总结,“能不能上升价值,能不能拔高度,能不能上升抽象层次,依然是非常重要的。”

 

新京报记者 高杨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