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繁作品《卡里古拉的月亮》。


杨婷作品《局外人》。


王翀作品《大先生》。


邵泽辉作品《太阳·弑》。 图/视觉中国


姬沛作品《子君》。


李凝作品《蜕·植》。 李晏 摄


孙晓星作品《空爱①场》。Killai B 摄


陈明昊主演《两只狗的生活意见》。 李晏 摄


李建军作品《牺牲》。


裴魁山作品《回家》。 李晏 摄

  “当时的心境就是懵懵懂懂的,觉得挺好的,还有个机会排戏,没想那么多,也没觉得多盛大”,回顾首次参加北京青年戏剧节的心境,王翀的回答跟大多数人类似。今年9月青戏节迎来10岁生日,李建军、邵泽辉、李凝等10位在青戏节见证和培养下成长起来的青年戏剧导演,齐聚“青年戏剧领袖计划”,带来10部作品。新京报记者专访这10位导演,回顾他们的青戏节之路。

  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多次参加青戏节的李建军感慨,现在经费依旧紧张,随着租金的上涨,排练场地反而不如从前了。对年轻戏剧人有什么建议?陈明昊直言:“问问自己是不是真喜欢吧?不是真喜欢就别干了,也挺不容易的,别把自己弄得挺拧巴的。”

  在这篇采访里,你还会知道:王翀为什么不用手机?杨婷的酒量有多大?何雨繁如何单挑班里其他男生?

  

  【同题问答】

  1 首次参加青戏节是哪年,哪部作品,还记得当时的心境吗?

  2 这10年青戏节印象最深的一件事,自己最满意的作品是?

  3 从其他几位导演中选一位,爆料他一件趣事、囧事或大家不熟悉的爱好?

  4 想对希望从事戏剧事业,并期待参加青戏节的年轻人说点什么?

  邵泽辉

  创作是允许失败的

  代表作:《在变老之前老去》

  首次青戏节:2008年

  1 我第一次参加北京青戏节是2008年第一届,当时的作品是《在变老之前老去》。其实,那个作品是为了纪念一位逝去的朋友而创作的小剧场话剧,那个戏只有在青戏节的平台上才是合适的一种表达。后来,这部作品也成了我比较喜欢的,也愿意把它当成我的代表作。这部戏从2008年到现在也多次演出,也让我沿着自己的理想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2 要说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其实对我有点难。这十年我一直在参与戏剧节,不单是作为导演,也作为组织者和工作人员参与其中。要说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年从8月到10月都特别地忙碌,从筹备到各个戏正式演出。

  最满意的作品不太好说,第一年《在变老之前老去》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也是演出最多的戏。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是根据当代诗人海子创作的《太阳·弑》,1999年我们和北大五四文学社创作了这个戏,2004年在青戏节也演出了。这部作品在演出的时候,我印象挺深刻的是演出时很多人退场,可能是看不太懂吧,但对我个人来说是非常喜欢的一个作品,也许有机会我还会把这个作品再搬上舞台演出。

  3 选李建军吧,其实也没什么趣事、囧事,跟建军在艺术创作上的缘分挺久远的。我们认识的时候是在1997年,当时北大戏剧社和中戏的一帮朋友排演创作《小王子》,李建军是这个戏的舞美设计,我是执行导演。我们从1997年开始合作,没想到20年过去了,我们还能坚持在戏剧创作的第一线,他也从一个优秀的舞美设计到优秀的舞台剧导演。

  4 青戏节做了10年,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个经验,或者观点:青戏节真的是一个青年创作者,特别是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的好平台,因为青戏节的创作当中是不怕失败的,是允许失败的。这并不意味着你就不行,而是意味着你可以去创新、尝试,这也是青戏节的魅力,也请大家珍惜这样的机会吧。

  李建军

  诚实对这个世界提问

  代表作:《狂人日记》《飞向天空的人》

  首次青戏节:2008年

  1 第一次参加是2008年第一届青戏节,说实话当时没太当回事。我是2007年开始创作,当时在北京五环外草场地的生活舞蹈工作室,参加了他们的“青年编导计划”,我的作品是《牺牲》。

  2008年,有一次邵泽辉问我要不要参加青戏节,我就排了《牺牲》的第二个版本。我的前三个戏都用的肢体演员和非职业演员,是用肢体语言组成一个主题,或进行一种叙述。2008年是这个戏第一次正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先锋剧场的座位很靠前,那种剧场感、仪式感更强了。我记得当时媒体的评论是“在舞台上大搞行为艺术”,这也让我第一次意识到,原来你是这么的格格不入,别人会对你的实践提出尖锐的批评。

  2 印象最深的还是创作过程,我在青戏节的作品基本都是心里真正想做的作品。整个过程基本就是历经千辛万苦,当然也非常享受。我就说2012年排的《影喻》,这个排练过程是很极致的。当时等于给自己挖了一个坑,自我约束不要去讲一个故事。我在2011年排《狂人日记》时,还是有剧本和基本故事框架的,2012年的《影喻》更像是散文体的东西。排练之前,我们一块去西北采风,进行演员训练,去看民间的皮影戏生态,然后再回到排练场琢磨《影喻》的主题。当时八个演员加上我一共九个人,经常从下午两点排练到天亮,就是一种死磕的状态。

  演出的状况很惨烈,总共演了三场,每场上座率大概三成吧,正好赶上中秋节。然后,观众的判定基本宣告了这个戏的死刑,大家觉得完全没看懂。

  3 我跟邵泽辉、何雨繁、陈明昊他们都有交集,但是没有特别留意过这些事情。

  4 说到建议,我的心情还挺矛盾的,并没有资历来给年轻人说什么。我自己在创作中还有很多疑问要去解决,而且继续往前走会感觉到,现在能给予你的纯粹的创作资源是少得可怜的,每年都会遇到经费紧张做不下去的状况。有时会想,你能做多久?还能说什么?

  另一方面,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吧。最重要的应该是诚实,要很认真地去面对我们的生活和创作,而不是喜欢追随周围的喧嚣,或者虚的东西。应该从内心出发,很诚实地对这个世界提出一些问题,并且基于这个问题而进行创作。

  杨婷

  脚踏实地做喜欢做的戏

  代表作:《局外人》《开膛手杰克》

  首次青戏节:2017年

  1 这其实是我第一次参加青戏节,所以说我40多岁了,还被称为青年导演,挺开心的。在导演领域,我当然是个青年了。今年参加主要是因为《局外人》在3月演出时,孟京辉来看了,所以他问我能不能参加青戏节。

  2 我觉得坚持做下去,自会有成效。《局外人》也算是我这些年比较稳当的、完整的一个作品。

  3 就说陈明昊吧,他总能碰到一些特别莫名其妙的事儿,比如有一次他去法国,转机时发现行李不在了,他也就飞不了了,滞留在机场。他到处溜达的时候跟一位机场工作人员还聊上了,对方是中国人,后来聊高兴了,人家就帮他找行李、办转机,他居然没耽误晚上去德国柏林看戏。

  4 我觉得做他们喜欢做的戏剧,脚踏实地做就好了。

  何雨繁

  戏剧不是很轻松的东西

  代表作:《城中城,城外城》、《澡堂》

  首次青戏节:2008年

  1 首次参加青戏节是在2008年。我有两个作品参加,是《8008》和《我说》。当时青戏节对演出有一个要求是70分钟以上,这两个作品都比较短,所以为了满足这个要求就凑了一台。当时觉得这是第一个面对整个社会青年戏剧从业者的戏剧节,还是给人一种“有希望”的感觉。

  2 我印象最深的倒不是一件事,而是这10年自己创作方式的改变。我从原来做肢体剧,到观念性的剧场,再到现在回归到文本创作,这样一个轨迹其实挺有意思的。我最满意的作品谈不上,相对来说是2012年的《城中城,城外城》。

  3 我很少关注其他朋友的八卦,要说爱好的话,顾雷有玩汝窑的乐趣,但我不知道他玩不玩青花或其他瓷器。

  4 现在的条件比原来要好很多,包括各种各样的戏剧节,以及戏剧的出品单位也是越来越多,大家把作品放在舞台上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我想说的是,大家不要得之于易,而失之于易。在我看来,戏剧不是一个很轻松的东西,或者是让人玩耍的东西。

  王翀

  年轻人要走自己的、新的路

  代表作:《阴道独白》《哈姆雷特机器》

  首次青戏节:2007年(青戏节前身)

  1 我记得第一次参加的是青戏节的前身。2007年杨乾武办过一年青戏节,我的作品是《阿拉伯之夜》。当时的心境就是懵懵懂懂的,觉得挺好的,还有个机会排戏,没想那么多,也没觉得多盛大。

  2 经常觉得资助太少了,而且分配不均,为什么我的剧组得到的经费要比其他剧组得到的少(笑)。不过,眼睛也不能只盯着青戏节这一件事,那视野还是太小了。

  比较满意的是《哈姆雷特机器》。海纳·米勒这个作品那么多年也没有在中国大陆公演过,而且中戏的张先教授说,这是不是个戏剧剧本都值得商榷。

  3 说说李凝吧,也谈不上是囧事。我看过的中国大陆艺术家的演出里,他是唯一有全裸场景的,就是背对观众的全裸的场景,应该是某年青戏节的作品。

  4 不要看着前人的作品,来创作自己的作品,还是得有年轻人自己的、疯狂的、新的路。

  孙晓星

  戏剧节需要年轻人来捣乱

  代表作:《漂流宅》

  首次青戏节:2013年

  1 第一年参加青戏节是2013年,作品的名字叫《日常_非常日常》,那是我第一个独立导演的作品。当时想的是一定要登上青戏节这艘飞船,因为从第一届青戏节开始,我老师就推荐我去。尤其是到了2011年,看了李建军的《狂人日记》后特别喜欢,那时就想一定要参加青戏节。

  2 印象最深的应该是2014年“微戏剧直播”的第一季,当时我和四个演员在双井的一个房子里,用48小时完成了一个作品。当时只是做了一个雏形,但经过一届发展,它参加了深圳戏剧双年展,还参加乌镇戏剧节邀演单元。那个作品叫《漂流宅》。

  最满意的作品应该是去年集中做的三个作品,其中《空爱①场》,我相信目前在中国没有人在做这样的作品,或者说没有人以这种方式做作品。

  3 爆料王翀吧,大家都知道他一直不用手机。其实真实的原因是他没什么克制力,一用手机就控制不住想打游戏。他现在有个iPad,拿着iPad也老想打游戏。所以他不用手机的真实原因是,克制不住自己想打游戏的冲动。

  4 我给年轻人的建议,不要有那么大的压力,不要怕失败,就当是来捣乱的。戏剧节亟须被捣乱,亟须被年轻人捣乱。

  陈明昊

  不是真喜欢戏剧就别干了

  代表作:《两只狗的生活意见》《大鸡》

  首次青戏节:2011年(演员)、2017年(导演)

  1 我作为导演的话,今年是第一次参加。要说作为演员,有点记不太清了,应该是2011年演过一个戏叫《伽利略》。

  2 《伽利略》那次创作经历印象还挺深的,我挺喜欢那个角色和文本的,觉得特别有的演,张南导演也把原剧本改短了,精简得也挺好。这个戏剧本身就挺有能量的,所以创作过程也算是跟布莱希特的一次碰撞吧。

  3 这个还真不好说,没什么特别的。李建军吧,就挺闷的,挺安全的,办事特别有逻辑,不像我,想起来一出是一出。杨婷特能喝,也喜欢喝酒,好像也没见她喝醉过。她平常看着挺高兴的,喝完了反正就更高兴了吧。我还是别瞎说了。

  4 问问自己是不是真喜欢吧?不是真喜欢就别干了,也挺不容易的,别把自己给弄得挺拧巴的。其实把它当成业余爱好也挺好的,别太当回事。

  李凝

  不要去媚俗或者去跟风

  代表作:《抽屉》《灵魂辞典》

  首次青戏节:2008年

  1 第一次参加是2008年,当时的作品是《抽屉》。当时没有太当回事,也没有在意别的导演在做什么。

  2 印象最深的是2013年,我们凌云焰团队内部遇到了一些问题,导致一个作品流产了。我就一个人排了部“独角戏”参加青戏节,记得那一年青戏节的遭遇跟我也很像,应该是资金出现了问题,也有很多变故。但是对于观众来说,这是一部“单调”的独角戏,而且用了很多影像,他们会觉得是来看戏的,不是来看电影,也不是看一个观念性的作品。

  最满意的是2015年的《灵魂辞典》,把我们多年以来的探索成果和美学追求很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

  3 我跟青戏节的导演们不是有特别多交往,前些年有一个任明炀导演。他有次回到济南,我请他吃串、喝酒,结果这家伙觉得羊鞭很好吃,一下吃了10个,那天把我看得目瞪口呆,羊鞭又很贵,我钱又不多,当时心里有点囧,但是他吃得很爽,喝得也很high。

  4 不要去媚俗,或者去跟风。因为年轻人对于我来说,是值得敬畏的群体。因为他们敢于去质疑现有的世界和探索未知的世界,他们没有墨守成规的条条框框,觉得一切都可以去实践。

  姬沛

  年轻人要保持创作中的自由

  代表作:《子君》

  首次青戏节:2008年

  1 第一次是2008年的第一届青戏节,我导演了由中央戏剧学院教师王亚娜编剧的《1857白房间》。当时的心情就如同年的北京奥运会,沸腾雀跃,无限创想。

  2 我参加了五届,最满意的选《子君》,改编自鲁迅唯一爱情小说《伤逝》。作为女性,我特别想表达自己的人生感受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这部戏中加入了孟婆这个角色,但子君就是不喝孟婆汤,她不想忘记一切。我还第一次用了影像手段,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我特别想去做的。

  3 邵泽辉是比我高一届的、中戏导演系研究生时期的师兄。记得他做了一件挺牛的事。2002年12月31日在北兵马司剧场,演出了他导演的“青春版”《绝对信号》,这是时隔20年一批大学生在当年的“叛逆者”——大导林兆华的指导下重排的。邵泽辉振臂高呼,“我们想以此剧向当年的艺术家们致敬,同时向目前的戏剧现状挑战。当年的《绝对信号》给当时戏剧舞台的僵化、陈腐和凝固以致命一击,现在我们依旧希望此剧能延续其象征意义,有着宣言一般的力量”,这种声音应该从未离开过我们内心。

  4 负责任地说,了解了戏剧创作的规律、过程后,在尊重舞台的前提下,想咋地就咋地。“青春”不为所欲为一下嘛?!年轻人要无畏一些,保持创作中的自由。需要上进的话,到中戏来学习吧,或者走向世界看看,那里更大。

  裴魁山

  还能允许去勇敢做一些事

  代表作:《一出梦的戏剧》《回家》

  首次青戏节:2008年

  1 我以演员的身份参加青戏节是2008年,演的是《秃头歌女》。作为导演参加是2009年,那部戏叫《一出梦的戏剧》,是戏剧大师斯特林堡的作品,排的时候一开始有点束手束脚的。后来想,既然是大师的作品,那就把它往疯狂、极致里去做。

  2 印象最深的就是通过青戏节认识了大量圈内好友。要说最满意的作品,是我2010年排的哈罗德·品特的作品《回家》。它和《一出梦的戏剧》我都挺喜欢的,但是因为版权问题,《回家》没有办法继续再演了。

  3 我说说何雨繁吧,他人贼好,还是个魔鬼肌肉人。当年在清华上学的时候,他酷爱健身,有一次玩双杠单挑班里的所有男生,班里的男生谁不行了下,其他人接着上,而他一直坚持在双杠上。

  4 希望大家勇敢一点,也许在艺术的领域还能够允许我们去勇敢做一些事,所以希望大家勇敢一点。

  C04-C05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田超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