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84岁的诗人余光中在北京大学担任为期一个月的驻校诗人,期间接受了《新京报》记者采访。孙纯霞 摄

  2017年12月14日上午10时许,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余光中于高雄医院去世,享年89岁。

  余光中曾被作家梁实秋誉为“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但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其最为熟悉的作品依然是那首名为《乡愁》的诗。这首诗被选入大陆语文教材,并被谱成歌曲广为传唱。

  余光中生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自己创作过一千余首诗歌,两百余篇散文,而“散文是最难作假的”。他写过一篇关于西格弗里德·萨松的散文,名为《猛虎和蔷薇》。这种敏感而激扬的特质,形成两种不同的血液游荡于他的体内。

  其实,无论诗歌还是散文,都呈现着两种不同状态的他——当他面对海峡,遥想中国大陆时,他变得激扬、澎湃;而当他从海岸退回,进入自己的生活时,他又变得敏感、哀伤、温存。能将这两种不同情感联系起来的东西,大概只有他心底最深的乡愁,那是一枚寄不出的邮票。

  1928年,余光中出生于南京,遭逢乱世,他还没有来得及融入水乡和兰草,就被迫跟随家人逃难,南京,常州,苏州,再到“陪都”重庆和后来的台湾,余光中所经历的中国,一直处于破裂的状态。因此,在余光中的文字中,总是能看到对故乡的完整性的向往。余光中的诗歌创作从20岁开始,写的也是两首古体诗,在这之后,他留下的一千多篇诗歌,形式上全是新诗,但在其中却装满古韵。这也是众多读者迷恋他的原因,他用文字传递着中国文化的某种独特美学。

  1972年,在台湾进行“乡土文学论争”时,余光中坚决站在古典美学的一边,表示自己宁愿“土头土脑”,“此处所谓‘土’,是指中国感,不是隽逸高雅的古典中国感,而是实实在在纯纯真真甚至带点稚拙的民间中国感。”有不少人指责他的诗歌没有押韵,但他的诗歌却改编为民谣,在台湾的大街小巷吟唱。

  诗歌,评论,散文,他在每一份作品中都留下了这样一份“土气”。他笔下的那股乡愁,勾起的不单是两块地域的情感,还有现代人对中国古典美的缅怀。除此之外,余光中还翻译了不少作品,包括最早连载的《老人与海》与之后的《梵谷传》。

  他曾写过一首《寄给画家》,如今,我们也可以将这首诗,寄给再也收不到来信的诗人——

  你一走台北就空了,吾友

  长街短巷不见你回头

  又是行不得也的雨季

  黑伞满天,黄泥遍地

  怎么你不能等到中秋?

  撰文/新京报记者 宫照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