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指挥家谭利华执棒北京交响乐团,上演两场精彩音乐会。


在音乐会活动中,一位观众在认真看着节目册。


在国家大剧院公共区域,一位观众正带着孩子拍照,脸上露出微笑。

  建院十周年,70多场艺术演出和艺术活动集中上演,濮存昕白岩松与观众聊艺术

  12月22日,一年一度的国家大剧院“公众开放日艺术节”如约而至。今年恰逢国家大剧院建院十周年,音乐、歌剧、话剧、戏曲等各类文艺活动也格外丰富。同时,大剧院的很多艺术家朋友们来到这里与观众互动交流,濮存昕分享了在大剧院演出《李尔王》的感受,白岩松则聊了聊古典乐、看歌剧的一些故事。据大剧院副院长王争鸣介绍,十年来大剧院商业演出举办了8700余场,艺术普及演出及活动10000余场。

  现场观众与艺术“不期而遇”

  位于人民大会堂西侧的国家大剧院成立于2007年,自2009年起把每年的12月22日定为“公众开放日”,2012年又升级为“公众开放日艺术节”。昨天的开放日从上午9点到下午4点半,70多场艺术演出和艺术活动集中上演,总共有7000多名观众走进大剧院,包括英雄模范、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社区居民、医护工作者等北京各界群众。

  上午9点,伴随着史诗歌剧《长征》的合唱旋律在大剧院橄榄厅传出,今年的“公众开放日艺术节”正式开幕。在音乐厅里,著名指挥家谭利华执棒北京交响乐团,奏响了“飞扬舞动”和“华之韵”两场主题交响音乐会,从家喻户晓的《春节序曲》《红色娘子军组曲》到西方经典《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胡桃夹子组曲》,曲目十分丰富。

  在大剧院歌剧院内,国家大剧院歌剧电影《长征》《图兰朵》,以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晚会录像轮番播放,小剧场里则上演了瑞典剧作家易卜生的话剧《玩偶之家》。除了剧场内异彩纷呈的演出活动,大剧院的艺术家们还在不同时段来到公共空间表演,观众与艺术“不期而遇”。

  从花瓣厅内独具异域风情的俄罗斯民间舞蹈、瑞典民间音乐,到橄榄厅铜门的《不忘初心》主题合唱;从西咖啡厅舞台室内乐空间演出,到南公共大厅歌剧合唱表演;从戏剧场入口的《牡丹亭·游园惊梦》《亭会》昆曲片段演出,到北玻璃幕墙下接连不断的艺术歌曲合唱、整点报时、《大美和声》二重唱及儿童歌剧《阿凡提》《白雪公主》片段表演,给观众带来很多惊喜和感动。

  除了《华章——国家大剧院院藏品展》《回眸经典——国家大剧院原创与制作剧目展》等展览外,大剧院还首次推出了《国家大剧院·院藏——剧目合辑(60部)》《国家大剧院·记忆——纪录片合辑(100部)》两套影像合辑,并在西餐厅举行“院藏与记忆”艺术家签名见面会活动。国家大剧院副院长赵铁春与吕嘉、印青、濮存昕、迪里拜尔、张立萍、唐建平、吴碧霞、黄小曼、侯克明、宋元明、王喆等艺术家,为首批收藏合辑的观众签名留念。

  声音

  白岩松:艺术应该高标准低门槛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与观众聊歌剧。

  昨天上午的“十年大剧院,十年歌剧梦——和白岩松一起细数歌剧”活动吸引了很多观众参与。著名主持人白岩松与观众分享了古典音乐和歌剧艺术的魅力,他幽默地说:“也许很多朋友一开始是为了看一眼白岩松,但是一会儿手机落下、谈话开始,我相信大家会爱上歌剧这门离我们并不遥远的艺术”。

  白岩松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国家大剧院建院十周年这样一个时刻,我非常激动,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但我更加热切地期待着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远的未来。”对于大剧院的未来,白岩松希望它能继续坚持“一高一低”的风格,“让欣赏艺术的门槛更低,使更多人享受大剧院的艺术资源;让艺术水准更高,创造出更多精品。”

  濮存昕:让观众走进艺术


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向大剧院赠送宝剑。

  下午在大剧院四楼的艺术资料中心,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濮存昕与观众分享他与大剧院的十年缘分。“十年是一个节点,十年是一个脚步,有开始就有未来,有十年,就有五十年,就有一百年……这里面需要剧目,需要艺术家,更需要观众,一切都是为了让观众走进来,一切都是为了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审美要求。”现场,濮存昕还将一把订制的宝剑赠予国家大剧院,寄语“十年磨一剑”。

  会员代表:摆脱“手机病”,多参与活动

  大剧院的会员代表、安定医院团委职工夏经纬接受采访时说:“我是国家大剧院的会员,我经常到这里来看演出,今年观看了《长征》《金沙江畔》《兰花花》等,这些都是反映我们中国传统的一些剧目,能通过这种方式把中国的历史推向世界舞台,我觉得特别震撼、特别感动。大剧院这十年给我的生活带来很大变化,很多人说现在的青年人都是‘手机一族’,每天都是盯着手机看着视频。正是因为大剧院提供了多元化的艺术活动,我们可以摆脱一些‘手机病’融入到艺术之中。”

  此外,在昨天的《十年——艺路有你》会员特别活动中,谭小棠、王喆、王泽南等艺术家与来自中科院、清华大学的艺术团体同台演出,与国家大剧院20余万会员中的代表们共同分享了十年中的故事。

  采写/新京报记者 田超

  图片由国家大剧院供图,摄影王小京、凌风、高尚、刘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