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数学教授孔方(王千源饰)为救出被日军俘虏的弟弟孔圆和兵工厂的老百姓,手无寸铁深入到敌部,通过智慧与深谙中国文化的日本军将领横尾阔(吴刚饰)斗智斗勇。

  抗日题材电视剧《决胜》正在北京卫视热播。与以往抗战剧不同,《决胜》将主角设置为数学教授,剧中通过“小概率事件”计算出救人方案、通过参数模型找到团部位置、通过心理催眠控制对手等细节,也引发了观众疑问。新京报专访了该剧编剧宋方金,揭秘了剧中八大细节设计。他坦言,之前有的抗战剧展现的手撕鬼子、子弹拐弯等雷人细节,轻浮地消费了这场战争,“我们严肃思考了为何我国能够战胜侵略者,不管是战术战略、国力、毅力,最终还是体现在脑力上。我们也希望能用新的角度和认真的创作态度,为抗日剧正名。”

  细节1

  男主角孔方是研究小概率事件的大学数学教授,抗日英雄为知识分子?

  宋方金:抗日战争实际上是我国各阶层人民的战争。当时西南联大等很多高校的知识分子都参与到了抗战中,全国上下谁也不能置身事外。而以往抗战剧也都是战争对战争、战术对战术,没有太新的角度。所以我们就确立了知识分子抗战的主题,着眼于智慧、知识在战争中的作用。

  之所以将孔方设计为数学教授,也是因为数学是完全从头脑、逻辑出发的学问。如果设计成物理学家或化学家,那无论是造原子弹、化学武器,或者挖战壕、设计城墙,根本上都还是战争的工具。因此这些知识分子就不能成为《决胜》这个主题意义上的知识分子。

  细节2

  通过参数计算出团部的具体方位、用小概率事件推演出躲避日本兵的方法。实践中是否可以成立?

  宋方金:首先,这种计算方式在理论上是可以做到的,很多科学家都在研究事件和数学的关系。因此所谓用参数寻找团部位置,一般来讲在模型推演上完全可以做到。比如剧中,孔方让装扮成翻译“信芳”的向海音(柯蓝饰)偷日军衣服,他嘱咐一定要拿盖在灌木丛的衣服,而非晾衣杆的,因前者比后者粗心的概率更大;一定要来回走4次再光明正大地拿而非“偷”,这样被怀疑的概率最小。综合下来成功的概率会最大化。但在实际的战术运用中,如果想要百发百中,那也是不可能的,它还是存在一个概率。

  细节3

  孔方通过控制力度和方向,就能将爆炸制造出地震效果,成功迷惑日军。实践中是否可行?

  宋方金:这个是完全可行的。实际上现在我们生活中也会产生很多错觉,比如某个地方发生了特别大的震动或爆炸,因为类似于地震的感觉和频率,传到我们这儿,就会被误以为是地震。其实这不是太神奇的理论,算是一个生活经验。

  细节4

  细节四:为何横尾阔要求日本兵说中文、学中国文化?

  宋方金:我把横尾阔定义为二战中日本人的一个整体形象。因为我在查资料的时候确实感到非常可怕,当时中国的交通、文化、地理状况,在日本的资料中甚至比当时中国记载的还要详细。曾有一个湖南人到日本留学,他发现,他们家乡还没被开采的矿产,在日本的资料中竟已有记载。战争是一个多维度的较量,当你的对手比你更了解你自己的文化,这非常可怕。而横尾阔就是二战时一个典型的“中国通”,既有野心,又有侵略性,同时又伪善。他要求日本军官讲中文,让他们学中国典籍,他也会吃鲁迅笔下的菜……

 

 


拍摄时,很多日本演员不敢看吴刚的眼睛,因为他把这个可怕的日本将军塑造得令人毛骨悚然。

  细节5

  为什么从开始到最后,我们多次提到向海音必须要吃安眠药?

  宋方金:首先,这个细节用于加强向海音在身处险境时的紧张;其次,安眠药在后期将有一个关键性的使用,就是日军的一个巡视官员到兵工厂来巡视,向海音在即将暴露身份时,这个官员就死于向海音随身携带的这一粒药丸。

  细节6

  剧中向海音曾经催眠间谍“信芳”,随后又催眠德国科学家瓦格纳教授,让他惧怕横尾阔。心理学家和心理催眠的设计是否过于西方?

  宋方金:将向海音设计为心理学家其实是出于人物关系,因为她需要展现非常好的心理博弈能力。而心理催眠虽然在抗战时比较少见,但实际上它很早就是一个很正常的治疗手段,也是一个战术手段。在西方的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表现,只是在中国的影视作品里不太多见,尤其是年代戏中。

  细节7

  孔方和向海音一开始就是恋人,到后期一起深入敌部,为缓解紧张隔着床板牵手入眠,两人的感情线似乎完全没有纠葛,而一直是惺惺相惜?

  宋方金:根据我长期的观察,国内的影视作品不管是生活剧、行业剧、警匪剧,还是历史剧,最后一定还是男主角和女主角要谈恋爱,这非常不好。虽然说情感是人类的天性,但你也不能在什么情况下都谈恋爱吧?所以《决胜》里,孔方和向海音基本没有情感纠葛和铺垫,俩人就是深入虎穴后携手克服困难,我希望破掉每部剧男女一号必须要遭受情感折磨的套路。

  细节8

  细节八:为何为日军制造神经气体的德国科学家瓦格纳,会多次进行灵魂的拷问,最终甚至选择了正义?

  宋方金:战争时期的科学其实是一把双刃剑。我在查资料时发现,当时很多科学家对于化学武器的认识,都存在类似于瓦格纳教授的这种两难、犹疑,只是在剧中我还是让瓦格纳做了一个正向的选择。

  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