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7月13日版。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新京报独家专访了文体娱领域的四十位“先锋”人物,他们分别在不同的领域取得了开拓性的创新和耀眼的成就。新京报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陆续推出这些改变了时代的“先锋”人物专题。时评版会对应这些专题,刊载记者与这些人交谈过程中的生动细节,展示他们的过人魅力和精彩人生。

  身体

  “我现在属于有心少肺的人了”

  陈铎一头白发,今年已经79岁了。作为和中国电视事业同步成长起来的元老级人物,他从1958年就开始了电视人生涯。

  采访当日,陈铎早早等候在他的工作室中。他声音洪亮、步履稳健,很健谈。实际上,采访前一个月陈铎刚刚做完一个大手术。手术切掉了他的一叶肺,但他并没有太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甚至还跟记者开起了玩笑,“我现在属于有心少肺的人了。”

  陈铎不怕老,也不服老,他的身体底子很好,这跟他年轻时的经历有关——从小喜欢体育锻炼,喜欢打篮球。之前做演员需要练功,踢腿压腿、形体训练、舞台表演,他都能自如应对。医生原本让他休息三个月,但手术前定下的诗朗诵等活动,他依旧坚持了下来,“因为活动都是之前就发布出去的,总得对得起观众。”

  工作

  吃冰棍是当时最有效的充饥方法

  从《话说长江》到《话说运河》,陈铎的解说成为大家对那一代纪录片的记忆。作为第一代电视人,陈铎回忆起当时的工作场景,其中几件事都和“冰棍”有关。

  上世纪80年代,剧组晚上都是自动加班,到了晚上十点左右,肚子饿了,大家唯一的集体活动就是一起到外头找东西吃。剧组一行人在外滩走着,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吃东西的地方。在大上海最繁华的地方,看到一家冷饮店,实在太饿了,就买点冰棍充饥。“现在大家肯定会叫外卖,24小时都办得到,也不用自己跑出去找了,当时就不知道该往哪找去。”

  还有一次,陈铎一行三人要进行海陆空一天的拍摄。一清早起来就奔到码头登上舰艇,舰艇开到外海,拍差不多了,回到陆地,再坐直升机空中拍。

  飞机上只有一根安全带,就给了摄像师。陈铎需要拍照,只能一个肩膀靠着舱门。如果这时候飞机斜过来,他可能就掉下去了。天气很热,飞机上又没水,大家都没吃饭,从早上五六点拍到下午4点多,飞机降落,通常都得拍个照留念,但几个人都不行了,出来碰到卖冰棍的,每人先吃了几根。

  摄影

  人不能总站在一个点上看事物

  陈铎喜欢摄影,采访休息时,他和摄影记者热络地讨论起各种摄影器材和拍摄手法,工作室中也摆放着他的摄影作品。这个爱好一部分是从工作中培养起来的,上世纪60年代,从兼职拍剧照开始,不论是演出还是旅游,陈铎都喜欢带着相机拍照。

  陈铎此前清理冰箱时,还发现了不少以前存留的黑白片、彩色片的胶卷,足足有一盒子,他一直留着这些底片,舍不得丢掉。刚有数码相机的时候,他起初也不信任,“数码”能有“胶片”好吗?他一直不肯换数码相机。有一年三峡蓄水,他去拍,决定试一试数码相机。大夏天陈铎带着一条毛巾到了三峡的山上,汗哗哗地流。他背着一个数码相机,拍了600多张照片,感受到了新科技的好处,“我马上就能看效果如何,不行就可以删掉,甚至可以立刻再重拍。不像以前非得冲出来再看效果才知道怎么样,想补拍都不一定有可能。所以人不能保守,不能老站在一个点上去对待事物。”

  配音

  “dog”翻译成“狗啊”才能对上口型

  改革开放之后,陈铎开始做译制片,那个时候最有名的是上影厂的译制片。在央视,剧本拿来翻译成外文之后,要做的工作是对画面、找演员再修改等,工作量很大,这些都是陈铎他们自己做。而上影厂专门有一个口型员,对口型要数字数。比如“你好吗,已经过去二十小时了”这样的一句话,要英语原文和中文字数差不多才行。陈铎说,像自己当导演的《鲁宾逊漂流记》里面很简单的“狗”,它的英文就是“dog”,中文只有一个口型,英文是两个口型,怎么办?就翻译成“狗啊”,两个口型就对上了。

  译制片配音时,即便口型员也要试,字数比较准确了再给配音演员去配。陈铎自己创造了一个听口型的办法。配巴基斯坦的一部片子,主角是一位电话员,说“hello”都是很随意的,配音时如果盯着去看口型,根本来不及。陈铎就干脆先直接把原片听一遍,把“喂”的长短、时间都记住了,不用抬头看,听的时候直接根据记好的时间点来配。

  对陈铎来说,配音的技术也根本没有浪费。他后来做纪录片,在一些环境条件比较差的地方,比如运河船上咣咣响,尽管陈铎的声音贴话筒很近,可是那些杂声还是会盖过他的声音。但是又必须在那个环境里面录,所以陈铎就将配音的方法用上了,先说一遍有了口型,回去之后自己配音。

  □刘玮(新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