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是碧昂丝第三张录音室专辑发行十周年的日子,十年的时间碧昂丝出过四张录音室专辑和非常多的单曲,但是让笔者印象最深的还是三专《双面女神》。

 

《双面女神》可以说是碧昂丝最重要的一张专辑,全球800万的销量,加上30亿流媒体的播放量足以说明这张专辑在全球的影响力,特别是主打歌《If I Were A Boy》与专辑中另一首传唱度极高的《Halo》,不仅是排行榜的常客,也是真正让国内乐迷熟悉碧昂丝的两首歌。

 

不过,这张专辑对于碧昂丝来说,最重要的反而不是销量或是其他成绩。对她而言,三专《双面女神》是她在音乐思想上真正成熟的一张专辑,也是她在唱功与情感上彻底摆脱了“真命天女”时期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音乐风格的一张专辑。不夸张地说,《双面女神》才是真正属于碧昂丝的专辑。

 

主打歌《If I Were A Boy》充分体现了碧昂丝在唱功上的完善,丰富的转音和主歌副歌横跨两个八度的落差,使得全曲在情绪的表达上极为有力,而碧昂丝在高音的控制能力也开始逐步完善。虽然三专在巡演中仍然有为了炫技而飙高音的情况,但仍然可以看到碧昂丝本人强悍的天赋。


《双面女神》专辑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而三专《双面女神》最重要的地方还有碧昂丝对于女权主义的理解。实际上碧昂丝的音乐历程就是一个对于女权理解不断加深的过程,如果说一专和二专只是小女孩式的发泄和闹腾,那么从三专便是自我探索的初段,是碧昂丝对于当时自己所处的人生阶段的思考。人需要挖掘多面性是极其重要的事情,如果生活只有一面就会使自我陷入困境,所以碧昂丝将三专取名《双面女神》,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探索的体现。

 

国内有些乐评人批评碧昂丝的音乐鸡汤化,试图借助音乐讨论一些音乐之外的事情,但是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音乐作品的时候,不可能抛开歌手本身的经历去谈这个问题。碧昂丝7岁的时候就已崭露头角,十几岁正式出道组团打拼却总是受困于性别歧视,经历过艰难的事业起点,也经历过事业的低潮,第一个孩子流产,遭受过背叛,可以说她品尝过女性在社会上有可能会遇到的大多数苦难。

 

这样的经历必然会让碧昂丝把对于女权的理解融入到音乐作品里,这是一个歌手表达自我观点的渠道,也是碧昂丝战斗至今的武器。

 

碧昂丝是美国乐坛上少有的在中生代和新生代时期各方面都有稳定成绩的女歌手,而三专《双面女神》就是她音乐生涯真正的起点。

 

□袁蕾(乐评人)

 

新京报编辑 吴龙珍 校对 陆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