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海外剧的朋友,一定会对近年来异军突起的俄罗斯剧有深刻的印象,无论是极具话题性的《叶卡捷琳娜大帝》,还是制作精良的《背叛》,都给许多爱好海外剧的粉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他们擅长的历史题材外,俄式喜剧也是独树一帜,比如2015年开播《战斗民族养成记》。


剧版海报。

 

俄剧在国内的影响没有美剧、韩剧、日剧那样广泛,但是依然积累了一批非常忠实的粉丝。凭借扎实的剧本、完美的逻辑和极富戏剧性的笑点,依靠粉丝的口口相传,也着实在中文互联网上火了一把,成为了当年的话题剧,豆瓣9.1分的高分也说明了本剧出色的品质,也让俄剧在中国粉丝眼里小小的刷了一把存在感。

 

近日,这部剧又出了电影版,这次还是中俄合拍,但票房和口碑都遭遇了滑铁卢,电影版在豆瓣评分只有4.8分,票房也只有500多万,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异呢?

 

首先是本片的剧本比较薄弱。全片的剧情基本上就是10多年前很火的那部《拜见岳父大人》的翻版,并无创新之处。而近年来,类似题材的作品早已不适应当前的电影市场与观众口味,《拜见岳父大人》也在拍了三部之后遭遇了严重的口碑与票房下滑,这说明了当前大众的喜好。

 

除此以外,演员的表演也并无亮眼之处,男一号董畅表演比较浮夸且用力过猛,而俄罗斯演员的表演也不如电视剧中那般自然,给人一种非常生硬的感觉。


影版海报。

 

与此同时,作为一部喜剧片,本片在笑点上也无亮眼表现,只是把网上流行的无厘头段子搜集了起来,做了一次集中展示,这也导致了许多笑点非常的尴尬与生硬,如果对于互联网文化了解得少,那么更有可能根本不知道这个段子哪里好笑。

 

实际上,电视剧版的《战斗民族养成记》能够成功,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喜剧的形式,将俄罗斯人的日常展示出来,所展示的是纯粹的俄罗斯风情,而不是互联网段子。但是改编为电影之后,整部电影更像是一部跨国求爱综艺节目,而不是电影。

 

诚然,电视剧版的《战斗民族养成记》在中国比较小众,其粉丝审美更加俄罗斯化,对此类题材的接受度也更高。而电影版只在中国上映,剧情上肯定要照顾到中国市场,不可避免地要有大刀阔斧的改编,但是这种跨越了文化差异和审美风格的改编难度极大,这也是中外合拍片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战斗民族养成记》电影版里,东西方文化与思维方式的差异在一个半小时的电影里被无限放大,最终造成了口碑与票房的双失败。

 

不过该片也为国内合拍片的创作群体提供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如何在电影中将两国文化与思维方式差异处理好,拍出真正受欢迎的作品,将会是未来影视创作者所面临的主要课题。

 

□袁蕾(影评人)

 

新京报编辑 吴龙珍 校对 李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