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死亡,也不能让我遗忘。”

2018年,在有“欧洲奥斯卡”之称的凯撒电影奖上,《天上再见》获得13项入围提名,并最终荣获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服装、最佳布景等五项大奖。如今,这部电影正在国内上映,虽然票房两天只有50多万,但影片背后的故事和内涵颇为值得一谈。

影片根据法国殿堂级犯罪小说大师皮耶·勒梅特尔的同名小说改编,曾于2013年获得有“法国诺贝尔文学奖”之称的龚古尔文学奖,在法国被认为是史上最触动人心的作品。而“即便死亡,也不能让我遗忘”这句话正是小说的副标题。

《天上再见》以“一战”为背景,以一起震惊法国全国的烈士纪念碑诈骗案为线索,讲述的是在命如草芥的战争年代,两名退伍士兵向金钱至上、拜金媚俗的欲望世界发起复仇的黑色幽默故事。

出身显贵且极具艺术天赋的银行家之子爱德华,为反抗霸道专制的父亲投身战场,与善良憨厚的会计艾伯特成为亲密战友,两人从一场惨烈的战争中死里逃生。爱德华不幸被战火炸毁了半张面孔,不仅无法正常进食,也丧失了语言功能,只能依赖药物残喘度日,用一张张绚丽华美的面具掩盖内心的伤痛。艾伯特亦遭遇到事业爱情双重打击备受凌辱。而战争的始作俑者却大发死人财飞黄腾达,这两个饱受战争创伤的可怜人,决意展开一场翻天覆地的华丽复仇。

2017年10月25日影片于法国上映后,掀起全境观影热潮,短短28天的时间,观看人次即突破150万,票房达到1200万欧元。为了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纸醉金迷的巴黎,这也是近年法国最大投资制作规模的电影。

影片并没有固定于某一主题或类型,而是通过复杂的人物关系,将父子间的情感矛盾、战争的伤痛通过犯罪悬疑的外壳,进行重新整理编排。

震撼华美的场景,技术娴熟的长镜头,富有感染力的故事,《天上再见》呈现的是一幅人性的情感与战争的残酷交织的社会风情画。通过恢弘的场面、精致的特效和华丽复古的色调,以上流社会的浮华奢靡和战争的血肉横飞、满目疮痍展现无法与命运抗争的悲哀。

相较于小说叙事的正序表达,影片增加了更多符合电影结构的表现手法,电影由一场询问展开,被捕的艾伯特坐在警察局供述一切,通过他的视角,见证不同人物的命运。

38副面具是战争中被炸毁半边脸的爱德华的遮掩,也是他的表达方式。这些狰狞的、诡异的、讽刺的面具配合小女孩对他含混发音的翻译,构成了他的内心世界阐释,也是影片的第二个和第三个讲述手法。


只剩下半张脸的爱德华在准备自己的面具


对于战争的探讨也构成了本片的一部分。当暴发户们建起纪念碑纪念和歌颂逝者,逝者却被打断四肢以挤进1.5米长的棺材且不加区分地埋进公墓。真正的战争英雄只存在于爱德华皱巴巴的画册中,匆匆留下身影。同时对战争老兵的不公正待遇、精英阶层的投机等社会问题也昭然若揭。

此外,《天上再见》的镜头语言也运用纯熟。为了让观众能够进入情境,影片加入了大量的长镜头,比如一开场长镜头在俯拍的战场下,由一只狗带领观众视线走入银幕深处的故事发生地。为了表现被炸毁面部的巨大伤痛,将爱德华被血浸湿的面部和绞肉机做了蒙太奇对比。这些手法巧妙地对小说中的情感做出更加具象的展示,战争的残酷不只是通过暴力和血浆,而有了更加生动、高级的表现。


纸醉金迷的权贵们


影片的后半段则用光怪陆离的宴会与战争形成强烈对比,对上流社会的华丽外表和千疮百孔的内里进行鞭挞,流畅的镜头中透出诡异之感。经历了与父亲的决裂,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和战后的人心险恶,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损坏让爱德华更像是一个绝望的喻体,用出售假纪念碑嘲弄体面的上流社会,却无法进行抗争。

当最终与父亲相见,爱德华依然佩戴着面具,与父亲形成隔阂。相互拥抱并不能换来和解,只有死亡才能。

□李妍(影评人)

新京报编辑 吴龙珍 校对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