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晚,丽都花园社区西门对面热力井下,王秀青团坐在“家”里的铺盖上。


4日晚,从井口进去就是王秀青的“家”,半截蜡烛照亮方寸。


昨日上午,王秀青钻出他穴居的“家”。


昨晨,丽都花园社区西门对面,王秀青正在擦洗一辆出租车。


绿化带对面丽都公园内的厕所成为井下人家的洗漱室。

  12月4日晚9时许,丽都花园社区西门对面的绿化带里,一个井盖敞开,紧邻的另一个井盖则用纸板和塑料布盖着。从这个热力井进去是王秀青穴居10余年的“家”。

  而在周边,这种栖居井下的情况并非个例。

  52岁,两鬓花白的王秀青,松树皮一样的右手,指甲已严重变形。

  沿着井梯——四五个钢筋踏脚下去就是井底。三四平方米的空间里,锈迹斑斑的管道占据了四分之一。王秀青窝在一团凌乱的被褥和衣物里。

  半截压扁的蜡烛是黑洞里唯一的光亮,潮湿的空气里混杂着一股呛鼻的气味,但总比外边暖和。这位来自怀柔的农民对此心安理得,“这没啥,租个平房,好赖也得三四百。三个孩子上学,随时得用钱,孩子自己生的,怎么都是应该。”

  王秀青的一天是从凌晨3点开始的:钻出“洞穴”,提上水桶,拿出抹布,到路边擦洗出租车。

  “上午八九点钟基本就没车了,少时七八辆,多时也就十几辆。”王秀青一天能赚百十块钱。

  干完活,他会花上5块吃早点;午餐是工地卖剩下的盒饭,晚上半拉烙饼,两块钱。这是王秀青一天的伙食,常年如此。

  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周岗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