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日,清明前夕,全国社会各界人士来到兰考县焦裕禄陵园祭拜焦裕禄。图/视觉中国


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阅览室内桌椅整齐。


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阅览室窗外鲜花盛开。


梦里张庄,是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内旅游景点之一。摄影(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贾世煜

  县乡干部包乡驻村带头干,一线帮扶干部获提拔重用;今年2月兰考摘掉贫困县帽子

  9月19日上午9点,河南兰考县的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内,讲解员拿着喇叭,在一幅幅历史图片前,回顾“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一生。

  习近平总书记三年前曾来到这里参观。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2014年3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一到兰考,就直接前往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期间,他动情地说:“我们这一代人是深受焦裕禄同志事迹教育成长起来的,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5年前我到兰考参观了焦裕禄同志事迹展,今天来再次深受感动。”

  兰考县,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来到兰考调研指导,叮嘱兰考的党员干部要像焦裕禄那样到群众中去,想办法让农民的钱袋子尽快鼓起来。

  三年前,兰考县委班子立下军令状——“三年脱贫、七年小康”。当年4月,全县在册贫困人数7.9万。

  今年2月27日,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并经省政府批准,兰考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河南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

  原县委书记自问“群众路线走偏了?”

  2014年5月8日至5月9日上午,兰考的县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召开,这场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的会议,在当时迅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

  “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有一点‘辣味’,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红红脸、出出汗。”在那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听取兰考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时曾做出指示。

  在人民日报记者写下的亲历记中,“真刀真枪,刺刀见红”这样的词语,被用来形容这场民主生活会的辣味。

  日后公布的会议情况通报显示,时任县委书记的王新军率先作对照检查发言,带头开展自我批评:“兰考守着焦裕禄精神这笔财富,为什么50年了经济仍然比较落后,还有将近10万人没有脱贫?为什么经常有群众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平安建设方面大事小事不断?为什么一些党员干部群众观点丢掉了,群众路线走偏了?”

  时任县长周辰良检查自己,下乡走访调研冬天怕冷、夏天怕热、风天怕沙。他举了一个例子,“2012年全县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由于缺乏实地调研,忽视了乡与乡之间水利工程的衔接,造成引来黄河水不能全面贯通,影响了全县1万多亩的农田灌溉。有次下乡,看到一片片的庄稼因浇不上水而大面积枯萎,看到父老乡亲那充满期待的眼神,农民全家就靠这一亩半地啊,我的心像刀割一样疼痛。”自我批评中,周辰良几度哽咽,几位常委和他一起流泪。

  “接待时经常超标准,想想农民人均年收入才6000多元,两箱酒的价钱就超过了农民一年的收入,想起来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产生了‘负罪感’,”县委副书记毛卫丰说。纪委书记杨岩也说,在查办案件时下不了狠心、硬不起手腕、讲人情味多、按原则办事不够,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重视不够、处理不力,下乡嫌脏、工作怕累,出差经常超标,“住宿条件不好就感觉掉价儿”。

  兰考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富林参加了这次会议,以及此后的多次民主生活会。

  9月20日,王富林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次民主生活会召开以后,兰考按照此次会议的标准,在此后先后召开了5次民主生活会,并保持力度不减、辣味不减。

  “2014年年底那次,相比5月份的民主生活会,问题点得更尖锐。”王富林说,大家在点问题时都点到具体的事情上了,比如说“老好人思想不改”,按平时的情况这句话说完就完了,但是他接下来就摆出一二三,把问题具体到了事儿上,“这可不好看。”

  王富林记得,兰考县委常委点县委书记的问题点得更尖锐,在会议前的沟通中,时任县委书记王新军看到他们提出的问题,“一看就说太轻了,不行。我自己有啥问题心里有数。”

  有县委常委向王新军提出,“你被批评的作风确实改了,但只改了一会儿,没有持续整改。批评别人不分场合,让人难过的几天几夜睡不着觉,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

  “领导抢着干,干部抢着干”

  2014年5月,兰考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兰考县2014-2016年扶贫攻坚规划》。

  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说,在脱贫攻坚中,兰考明确了县乡两级干部分包乡镇制度,处处体现领导带头。“脱贫百日攻坚”期间,县级干部带头,每周至少在联系的贫困村住上一天,入户摸情况、理思路,带动乡镇干部、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上掏真劲、实打实,形成了“领导领着干、干部抢着干、群众跟着干”的局面。

  官方数据显示,兰考县组织了54名县级党员干部、567名科级干部、3000多名机关在职党员对115个贫困村、5729户贫困户开展联系帮扶,做到了“脱贫攻坚没有局外人”,实现了联系帮扶“全覆盖”。

  时隔三年,兰考县兰阳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凤普,清楚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到访兰考时的场景:2014年3月17日晚,时任小宋乡党委书记的他正在焦裕禄干部学院参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突然造访。

  几位乡镇一把手先后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工作,王凤普也是其中一人。他记得,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平易近人,并跟他们说,“乡村处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末端,是我们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在座各位可以说是这个地基中的钢筋,位子不高但责任很大。”

  小宋乡地处偏远,位于兰考县东北部30公里处,曾是兰考最贫困的乡镇之一。当地曾经流传一句土话:“不要命,来小宋。”王凤普说,一方面是指小宋乡贫困,另一方面是小宋乡民风彪悍。

  在小宋乡,王凤普力推肉鸭养殖产业,帮助贫困户脱贫。

  2015年8月的一个晚上,10点了,暴雨突如其来。王凤普突然接到东邵二村一位村干部的电话:不好了,王书记,我们村停电了!

  停电这天,15座鸭棚刚进满鸭苗,整整7.5万只。如果没有灯光,这些鸭苗就会互相挤压踩死。对于利用贷款和补助款养殖肉鸭的贫困户来说,这是不可想象的灾难。

  王凤普连忙给供电所打电话。对方答复,因为雷雨天气,村里的变压器烧坏了,至少需要五六个小时才能抢修好。他又连忙打电话给邻村寻找发电机,但没能找到。

  王凤普随即带人开车直奔县城,并嘱咐养殖户拿手电筒给鸭苗照亮。

  40多分钟后,王凤普等人赶到县城。此时,农贸机械店都已关门。几个人分头挨家敲门,终于敲开了一家。为了避免质量有问题,王凤普当即买下两台发电机。

  整个过程不足两小时,发电机送到了养殖场,“15个大棚的灯一下子亮了起来,受惊的小鸭子们迅速恢复了平静。”王凤普长舒了一口气。

  几十天后,这批鸭子顺利出栏,一共赚了15万多元。

  更让王凤普欣慰的是,在这些赚到钱的养殖户中,他曾三次上门、由于孩子患脑癌背负十几万债务的张超群家养得最好,赚了12000元。

  拒绝“飞鸽牌”干部

  脱贫攻坚战中,也催生出一批“明星村支书”。

  36岁的代玉建是兰考县小有名气的致富能手。他从代庄村考到郑州读大学,毕业几年后,在郑州拥有多家店面、安家置业,还将父母接到了省城。

  2014年春节后,在代庄村原村支书龙玉彬的极力邀请下,代玉建作为致富能人,回到村中担任新一任村支书。

  代玉建告诉新京报记者,之所以愿意回来,很大的原因在于,希望带领代庄人摆脱贫困的面貌。在郑州多年,他曾经不愿跟人提起自己老家在兰考,因为在很多人眼里,兰考是贫困和落后的代名词。而今,他的微信昵称改成了“俺是代庄人”。

  当村支书后,代玉建自己拿出90多万元,在村里盖起了两层村委活动室。

  盖这座村室的时候,县里曾有顾虑。王富林告诉记者,当时代玉建说要自己拿钱建村室,他表示“这个村室要姓党不能姓私啊”。

  代玉建当即表态,即使自己不当村支书了,这村室也是集体的。

  刚开始,代玉建没有经常回到村里,而是投钱修路,通自来水。但村民们有事找不到支书,心里自然有意见。

  让代玉建意外的是,2014年7月的村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上,有党员向他当面提出批评,说他是几个月也见不着一面的“飞鸽牌”干部。

  代玉建觉得委屈。但事后静下心来,他又开始反思自己。这一次,他决定回到代庄,长期驻扎。为此,他的母亲不理解,半年多没理他。

  接手代庄村支书的时候,代玉建面对的是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现状。2014年9月,心思活络的他成立怡心合作社,准备带头种蒜。

  他自掏腰包给村民们买蒜种,还和大家约定:“赚了钱,再还种钱;不赚钱,蒜种算白送。”

  不料,他很快犯了愁,“免费给村民们种蒜他们都不种。”

  事后代玉建分析,村民们之所以不愿意跟着种,是因为当时没看到种蒜的收益。

  这个从郑州回来的村支书,当年带头种起大蒜,收益颇丰。看到了“甜头”,代庄人随即跟进,连续数年种植大蒜,赚了不少钱。

  带头种蒜种葡萄的同时,代玉建还曾带着村民外出叫卖。

  2016年1月腊八节那天,代玉建带着合作社社员,从代庄出发,赶到郑州售卖玉米糁等土特产。为了引人注意,他们特意打了个红色条幅:兰考村支书带群众卖农产品。

  与商场不一样,他们售卖的特产便宜实惠。人们得知他们来自焦裕禄工作过的兰考,纷纷给予支持。让他没想到的是,4天下来,一共卖了30多万块钱。

  三年多以来,怡心合作社带着群众种植葡萄大棚、种蒜养鹅,引进正大集团等多家公司入驻。

  如今,代庄村也成为全国多地前来参观的明星村。2014年,代庄村村民人均年收入4600元。2016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9800元,翻了一番还多。

  132名驻村帮扶一线干部得到提拔重用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从2015年1月到2017年两年间,兰考县共选派345名县乡优秀干部组成115个工作队,驻村开展帮扶。这支队伍,从城市来到农村,扎根一线,成为扶贫的尖刀力量。

  兰考县委组织部出台了驻村工作队的派驻、管理、考核办法,实行科级干部当队长、科级后备干部当队员;后备干部不愿驻村的,取消其后备资格;驻村考核连续两年优秀的,优先提拔使用;所驻村面貌变化不大,或违反纪律、考核不合格的,在干部使用时实行一票否决。

  最近,曾经的小宋乡王岗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如今的兰考县委巡查办副主任王威,时不时地怀念起驻村时的生活。

  过去的两年里,王威整天泡在贫困户中间,把村里张大爷家因盗窃被刑警队抓起来的儿子拉回正途,又帮着魏大爷照看他的植物人媳妇、让与他相依为命的儿子得以空闲出来外出工作……

  兰考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富林曾到农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他告诉记者,在农村,要对贫困户的情况了如指掌。谁家起得早,谁家爱睡懒觉,他们都知道。因为他们要趁老百姓吃早饭的时间,到家里走访了解情况。去得晚,人家就出门工作去了。

  作为驻村工作队队长,王威来到王岗村后,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精准识别村里的贫困户。“扶持对象的精准,是精准扶贫六个精准中的第一个。”

  2015年9月的一天,王威突然召集村两委班子开会,并要求通知每个组10到20户村民参加会议,这些村民的家庭条件需包括贫富不等。

  在农村,贫困户的认定上,往往可能会因为村干部的私心,导致相对不贫困的评上了贫困户,而真正的贫困户却没能被认定。

  为了防止走漏风声,王威在通知开会时给出理由——大家过来开个会学习政策。

  大概一百来人到齐后,王威挨个点名。点完名,他突然话锋一转,把村两委班子的干部统统请了出去。

  关上门,每个人面前都放上了一杆笔和两张纸。

  王威开门见山,“今天把父老乡亲请过来,只有一个事儿。我们通过这些天的走访,很多群众跟我们反映,咱们村里有很多群众对目前的贫困户有异议。咱们今天的会议只有一项内容,选出你认为咱们村最穷的群众。”

  担心村民扎堆投票,王威接着强调说,“今天不要扎堆,不要他写个啥你也写啥。我是要一户一户去看的,你们在座谁过得怎么样,我心里都有数。”

  “王队长,我们投票选出来的,你敢不敢定?”人群中有人喊话。

  王威说,他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当场投票、当场唱票、当场公示结果。一切在阳光下运行。”

  经此一事,王岗村清退了19个贫困户,又新增了9个贫困户。王威本人,也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驻村的日子里,县里实行的是5天4夜的工作制度,而王威也经常在周末选择加班。平时,他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吕新峰两人,一起吃住在王岗村村室。国庆节时,王威的爱人从县城赶到王岗村住了4天,帮他完成扶贫档案。

  今年2月,王威的两年驻村工作到期结束。这位被评为驻村扶贫工作标兵、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好干部,从原来兰考县工商局的副科级虚职干部,被提拔为兰考县委巡查办副主任。

  像他一样的干部还有很多。兰考县委书记蔡松涛在一次公开讲话中说,“在乡镇党委政府换届中,我们把驻村工作经历和实绩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有132名驻村帮扶一线干部得到提拔重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干部积极性。”

  王富林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和王威一起被评为驻村扶贫工作标兵的共70人,全部得到提拔重用。

  并非所有干部都能做好扶贫工作。据蔡松涛介绍,脱贫攻坚中,兰考调整了3名抓脱贫攻坚不力的乡镇党政正职,召回了3名工作不力的驻村第一书记,对15名履职不到位的农村党支部书记给予免职降职。

  兰考县一位科级官员向新京报记者展示了他手机里的多个微信工作群,其中一个名叫“拼搏兰考”的微信群里,兰考县领导班子、各乡镇以及各委办局一把手都在列,群中不分工作日和双休日,每天从早上6点多到晚上11点多,都有人在群中汇报自己当天的工作,县领导也不时就他们的工作发表看法。

  对于兰考来说,2017年2月摘掉贫困县帽子,意味着一个阶段的胜利,但也意味着另一个新阶段——“奔小康”的开始。

  据了解,兰考在实现三年脱贫后,又选派了1039名优秀年轻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450个稳定脱贫奔小康工作队驻村,确保兰考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京报记者 贾世煜 河南兰考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