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

  【报告摘录】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美丽”二字彰显远见卓识

  将“美丽”二字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意味着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彰显了我们党的远见卓识和使命担当。

  ——十九大代表、陕西省发改委主任方玮峰

  这是关乎亿万人的绿色变革

  这是一场关乎亿万人民福祉、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绿色变革,将引领我们迈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

  ——十九大代表、贵州安顺市委书记曾永涛

  关键要守住生态底线谋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关键是要守住生态底线谋发展。构建有力的监管体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大亚湾石化区建设时,总投资100多亿元的17个项目,因为不符合“招商图谱”吃了“闭门羹”,而一批标准高、结构优、技术好的项目则被主动引入。惠州构建“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环保约束监督机制,用一条条生态“红线”、环保“高压线”,向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生产方式说“不”。每年项目环保否决率在10%以上。

  ——十九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委书记陈奕威

  金融改革

  

  ——十九大代表、大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李正强

  【报告摘录】 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现代金融要服务好实体经济

  把现代金融归入产业体系中的一部分,实际上强调金融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部分,与实体经济紧密联系、互相支撑,而不是孤立的、分割的。这个定位就要求金融业发展回归本源,服务好实体经济,而不能搞自我循环、自我膨胀。

  ——十九大代表、大连商品交易所理事长李正强

  实体经济

  

  ——十九大代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

  【报告摘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要引导资本向实体经济聚力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在市场需求疲弱、实体经济盈利能力下降背景下,出现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企业“弃实投虚”现象,不少实体企业感到融资难、融资贵,制约了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要引导资本及各类要素向振兴实体经济聚力、发力,筑牢国家发展根基。

  ——十九大代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

  教育公平

  

  ——十九大代表、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

  【报告摘录】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校舍是村里最好的建筑

  五年来,农村教育的变化日新月异。云南边疆有些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十年前校舍还是土坯房,现在已经成为村里最好的建筑,学生吃上了免费的营养餐,教师待遇提高,教育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

  ——十九大代表、云南省玉溪市第一小学校长杨琼英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是一个分水岭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是一个分水岭,是判断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的主要标志。这个分水岭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尤为突出。虽然办学条件日益改善,办学水平稳步提高,但和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比如在高等教育领域,很多地区还没有部属院校。

  ——十九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五中学教师李凤娥

  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

  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需要学校类别丰富,建立适合个体的教育学习体系,更加多元的课程,改变千校一面的状况。只有在公平上精准用力,在质量上求实效,才能实现教育公平,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

  ——十九大代表、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

  自由贸易港

  

  ——十九大代表、上海市金融党委书记、上海市金融办主任郑杨

  

  ——十九大代表、陕西省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

  【报告摘录】 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意味着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从自贸试验区到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意味着更全面、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推进开放型经济的新举措。

  ——十九大代表、上海市金融党委书记、上海市金融办主任郑杨

  “一带一路”建设的助推器

  自由贸易港是自贸试验区的升级版,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助推器。这将为内陆地区开发开放带来新机遇,也是破解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方式之一。

  ——十九大代表、陕西省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

  国防建设

  【报告摘录】 国防和军队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建设强大的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打造坚强高效的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作战体系,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新时代强军目标为军队改革指明了方向

  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为推动国防和军队改革向纵深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发展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只有不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才能加快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十九大代表、火箭军某基地装备部技术室主任陈学东

  把新时代强军思想贯彻到部队方方面面

  必须时刻牢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到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摒弃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固有模式、路径依赖,进一步转变职能、转变作风、转变工作方式,实现新体制无缝对接、高效运转。

  ——十九大代表、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教授万明杰

  稿件/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