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通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新华医院。近千平米的门诊楼综合大厅为办理就诊手续提供了宽松的空间。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系距行政办公区最近的三级医院;通州规划设置四个区域医疗中心均衡医疗资源

  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的确立,为通州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加速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能力水平的提升。

  今年4月,时任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蔡奇到通州蹲点调研,他指出,立足副中心主要功能,做好两方面工作,其中之一就是做足服务,行政办公要更好地服务首都核心功能和全市人民,牵引带动市属公共服务资源向副中心疏解。

  目前,通州区已经确定四个区域医疗中心,医疗能力基本覆盖到通州全境人口。未来,还将有一批市级优质医疗资源走进通州,加强通州医疗软实力。

  建筑面积11万平米 床位800张

  友谊新华医院正在紧张地做着开业前的准备,昨天下午,院区还在围挡包围中,只有南门可进出车辆。这所距离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最近的三级医院预计年底投入使用。届时,通州东部也有了一个大型综合三级医院,对平衡通州医疗服务资源起到重要作用。

  王秋瑞副院长一边应答着电话一边布置同事进行系统连调。他说话频率很快,走上电梯的那一刻竟感受到一点放松。“这段时间我们都这节奏,开业前的工作非常繁多,每一项都要跟进。”9月份,医院已经进驻了100多名行政办公人员。

  为了适应副中心的医疗需求,新华医院异地重建,选址在距离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大约8公里的永顺镇焦王庄村与苏坨村交界处。

  通州区卫计委医改办主任高宝东介绍,友谊新华医院建筑面积11万平米,设置床位800张,口腔牙椅200张。目前医院建设全面完成,预计年底正式运营。“这是一个交钥匙工程,开业前我们要把所有建设完成,并具备运营条件。”他说,医院实行“区办市管”的管理模式,由友谊医院实行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友谊医院学科优势和特色,全面提升友谊新华医院医、教、研和医院管理水平,将其打造成三级综合医院,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医疗保障的重要力量。

  王秋瑞带记者走进医院门诊大楼,近千平米的接待大厅给就诊提供了更宽松的办手续空间。大门左手边预留了十余台自助预约机的位置,他说,医院将大量引入信息技术,自助设备,让便捷的科技手段替代过去的人工办事,节约患者的时间也提高了诊疗效率。

  医院的口腔门诊是优势,计划配置200台口腔牙椅。“等配齐了,我们的口腔科接诊能力在全市也是排在前的了。”记者看到,大概有口腔诊疗室分布在体检楼的一层和二层。

  信息化的应用是医院前期规划建设中就着重考虑的,王秋瑞指着大厅的挂号窗口说,以后随着自助预约系统的普及,这些预留的窗口要压缩,给自助机留出更多位置,此外,在导诊、分诊、缴费环节也将引入信息系统,使患者尽可能地少排队。

  门诊大楼二层的检验中心也是医院科技应用的典范,镶嵌在层顶的天轨未来将为患者运送常规检查标本,患者只要在窗口采集后就坐在等待区等着自助机上拿报告就行,检验过程不需要护工运送标本,直接机器自助分拣,自动输送到检验中心。

 

 

  规划设置四个区域医疗中心

  友谊新华医院将成为通州四个区域医疗中心的一部分,通州区卫计委主任田春华说,近年来,为很好地解决医疗资源不足、布局不平衡和本地区“缺少够规模、上档次的大医院”的问题,通州区加大医疗卫生投入、科学配置医疗资源。根据人口发展规划,按照30万-50万人口的规模和居住情况,规划设置了四个区域医疗中心,即潞河医院、东直门东区、友谊新华医院和人民医院通州院区。

  通州区老百姓最熟悉的大医院应该就是潞河医院,它作为全区第一区域医疗中心,也是通州老城区最主要的医疗机构,目前正在进行四期建设,建成后开放床位1200张。未来,医院总面积将达到约14万平米。

  高宝东介绍,扩建后,潞河医院将拥有全通州区第一个通科住院楼,通科住院楼一部分以专科为主,地下将有核医学设备,将增设一些高端需求病房,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此外,还有部分通科病房。这些病房不分科室,为了更好地利用病床资源,有些有空余病床的病房可以接待来自于不同科室的患者。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各科医生直接来病房会诊。

  医院将充分利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临床医学院这一平台,实施从教学到临床的医疗服务体制改革,成为四家区域医疗中心的核心。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作为第二区域医疗中心。是一所三级中医医院,二期工程完成后面积将达到约18万平米,开放床位1200张。

  在通州南部漷县镇,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通州院区仍在建设中,预计2018年投入使用。作为第四区域医疗中心,医院建筑面积12万平米,设置床位800张,北大人民医院与通州合作建设的通州院区将在保留人民医院原有医疗服务功能基础上,承担起通州区第四区域医疗中心的医疗卫生功能,开设符合通州百姓需要的科室,带动和提升通州南部地区的综合医疗服务水平。

  除此之外,在规划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进一步加快推进现有医院硬件提升。妇幼保健院拟在梨园半壁店异地新建,设置床位800张,建筑面积14.3万平方米,年内开工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也将异地新建,精神病医院原址扩建工程也正在推进。

  在基层,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按乡镇合理布局;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遍布全区480个自然村,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以区域医疗中心为骨干,专科医院为补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为网底的新型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架构已经形成。

  医疗服务均衡化得到改善

  在通州四个区域医疗中心的支撑下,通州的医疗服务均衡化得到改善。随着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即将启用,更多的医疗服务资源也在向通州靠拢。

  今年6月17日,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医疗卫生体系能力建设协议启动活动在通州举行,共签署三大协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市疾控中心与通州区卫计委、疾控中心,签订了公共卫生合作框架协议;东城、西城、朝阳、海淀卫计委与通州卫计委,签订了《基层卫生服务对口合作帮扶框架协议》;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与通州卫计委,签订《建立医疗联合体合作协议》。通过这些协议,北京城市副中心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将得到更大提升。

  在此次活动上,安贞医院落户通州也有了进一步明确的消息。

  据了解,安贞医院重新选址后即将开工,计划2-3年完工。届时,安贞医院的主体将会搬到通州院区,拥有1500张床位。

  据统计,通州常住人口142.8万,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610家,其中公立三级医院3家,二级医院4家,一级医院26家。总开放床位4170张,千人口开放床位2.6张,计划到2020年,全区总床位11838张,实现每千人口5.9张床位。“千人病床比到这个指标,就非常成熟了,甚至比现在中心城区千人病床比例还高。”通州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京报首席记者 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