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和幸


詹姆斯·希契莫夫


汤姆·斯图尔特·史密斯


克里斯蒂安·多布里克


斯蒂格·安德森


乔治·哈格里夫斯

  5个创意展园将被永久保留;设计理念融入一带一路、和而不同、水墨留白、桃花源等中国文化符号

  12月2日,“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国外设计师创意展园论坛”在北京林业大学举办。论坛上,6位国际园艺设计大师携5个创意展园方案首次公开亮相。其中,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绵绵敬意,将一带一路、水墨留白、和而不同、桃花源等极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融入到展园的设计之中,还借助生态花沟、雨水花园等技术,体现了对生态文明理念的高度认同。

  今年年初,北京世园局在全球范围内遴选国际知名设计师,在北京世园会园区内打造5个各具特色、代表世界水平的精品展园。依据专业能力强、国际影响力大、地域代表性强、设计理念与世园会主题契合的原则,确定了来自美国、英国、丹麦、荷兰和日本的5组共6位设计师。这些创意展园的设计方案在经过评审、局部优化后,将进入施工阶段,在北京世园会会期与观众见面。在北京世园会闭幕后,这5个创意展园将被永久保留下来。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事务协调局常务副局长周剑平在致辞中表示,“今天国内外设计师相聚这里,共同展开一场人与自然的对话。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总是在以征服者的姿态向自然不断索取,导致了对自然的破坏。我们要通过举办‘绿色生活 美丽家园’为主题的北京世园会,更好地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唤起公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热爱自然,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国外设计师创意展园

  1 日本设计师:石原和幸

  建造日本人心中的“桃花源”

  中国的《桃花源记》描绘了古代中国人的世外桃源,展现了居住在世外桃源里的人们所创造的自然风景。设计师从中汲取灵感,将这种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与其少年时期就铭记于心的风景桃源乡加以叠加,打造出富含花与水的幻想空间。

  展园植物造景将采用多树种重叠,多色相以及植物颜色的浓淡对比手法,用类似插花的工艺营造远景、中景、近景的幽深空间。

  当游人行走在曲折的坡道上,芬芳植物能够引领游人缓缓前行,通过多处瀑布制造出复杂的水声,让游人仿佛置身于深山之中,感受到早中晚不同的景色,回想起人与自然亲近的生活方式。

  专家点评:风格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令人印象深刻,充分体现了日本造园的工艺和理念。

  设计师语录:

  我心目中的桃源乡是自己家门口50年前的风景,人类通过自己的力量可以破坏自然,也可以把自然变得更美好。另外,我也想借助2019年北京世园会把日本的一些园艺技术引进中国。

  【点评专家】

  北京世园局常务副局长周剑平

  2 英国设计师:詹姆斯·希契莫夫&汤姆·斯图尔特·史密斯

  用植物打造“新丝路”景观

  他们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的丝绸之路,从东向西穿过干燥的中部草原,在整体布局上采用林地包围的形式。平面上交错的环路,象征了古丝绸之路的不同分支。穿过林地横贯心形花园的弯曲路径,形似大型公路或铁路,象征以铁路为依托的新丝绸之路。

  该展园以北京的乡土植物为基底,引入欧洲、中亚的植物,构建从“北京到西方”的花园旅程。

  此外,展园还特别采用了目前西方主流的生态花沟技术,引入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把落在坚硬的地面和建筑物上的雨水引导到林地中的雨水花园和生态花沟里,用完全没有地下管网的方式解决雨洪问题。

  设计方案寓意中国作为一个地跨东西的大国,将会通过新的贸易路线、交通运输方式和各类文化交流,拉近与世界各国的距离。

  专家点评:大师的设计必将触及每位游客的心灵。

  设计师语录:

  随机出现是自然植被的特征,从春天到秋天,色彩丰富,从时间上和空间上美丽多变。希望我们的花园能在一年四季中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游览体验,以取悦游客的感官。

  3 荷兰设计师:克里斯蒂安·多布里克

  以生命为主题打造“时光园”

  时光园,其游历如同一场时光之旅。一条“森林之路”连接起三个不同主题的花园“韶华园”、“云中院”、“镜池”,展园采用不同的材料、植栽、色彩,营造出各不相同的氛围,寓意人生的不同阶段。

  三座以生命为主题的花园,揭示了绿色与生命的美好与动人,游览体验独具魅力,设计手法独特。

  “韶华园”寓意生命中的童年与青春岁月,从春至秋,白色和粉色的花朵在园中肆意绽放,随着季节的变化,园中的色彩、质感和气味也随之转换;“云中院”寓意人到中年的含蓄沉稳,植被低调简单,在高大的松树下,整齐排布的地被植物如苍翠欲滴的地毯铺卷而开;“镜池”的池水清明如镜,让人的内心在经历旅程之后趋于平静,也是此园游览的最后一个路程,语声渐稀,犹如奔腾的岁月渐趋平复。

  专家点评:以生命流转为花园设计,能带给游人独具魅力的游览体验。

  设计师语录:

  人类创造园艺的初衷就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交流,希望能通过我们的花园唤起大家的共鸣。

  4 丹麦设计师:斯蒂格·安德森

  通过“水墨留白”营造独特意境

  展园设计从中国传统山水画与古代先哲思辨理论中汲取灵感,用精炼的构图将布景偏于一角,留白大片空间,从而萌生出无限的意境。展园将自然的感觉浓缩精粹,在有限的空间内运用自然肌理打造出“幽翠、竹间、峰壑、松风”等多种景观特征,并在传统园林要素的基础上,加入最重要的“人”这一要素,营造出使人动情寄情的新的“YUAN”,提升展园的公众参与度与社会属性。

  专家点评:松树代表坚强,竹子代表谦虚,大师的设计体现了现代园艺与中国文化内涵的结合。

  设计师语录:

  我的灵感来源于中国文化和中国水墨画的留白思想,追求意境的实现,而不是拘泥于物象刻画。

  5 美国设计师:乔治·哈格里夫斯

  “和而不同”的植物世界

  在北纬30~40度之间,中美两国的气候有很强的相似性,世界上接近80%的植物(大约31000种)都是原产中国的物种,几千年来很多植物被引进到其他类似的区域种植和培育。目前北美的地区公园和公共空间内种植的很多植物都曾是中国特有的。正是基于此,他所设计的展园将划分为四个“地域特色展示区”。展园内将通过呈现中国与美国不同抗寒带分布的植物,打造一个真实世界的微缩呈现,以植物为媒介,充分表达了中美园艺文化的地域特征,阐释了“和而不同”的主题。展园设计采用雕塑形树篱分割出不同区域,空间互相渗透,路径交织有趣,景观步移景异,使游客能够与花园互动,进行充分探索。

  专家点评:这个方案融合中美两国的具有特点的植物,且可操作性很强,游览线路的组织方式能满足参观者的各种需求。

  设计师语录:

  我希望花园不是一个被围起来的空间,而是能与其他周围景观融合的体系,从而带来更多阐释的可能性。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