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潮涌
信中利资本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他认为,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或者流量太集中,BAT占据的优势太明显。

  从1999年创办国内最早一批市场化的创投机构信中利集团开始,汪潮涌一直活跃在创投一线。接触过他的人都知道,汪潮涌记忆力极好,思维逻辑快于常人,目标清晰。他投资的200多家公司中,超60家企业通过上市、并购实现退出,其中对百度、搜狐、华谊、汇源等企业的投资已成为行业教科书般案例。

  创业还要做三四十年

  新京报:你身上有很多身份标签,比如金融家、创投教父、信中利创始人等,你怎样看待这些降临在你周围的机会?

  汪潮涌:我的主线一直不变,是创业型的投资人,我三十年金融生涯里头有一多半的时间都是这个角色。事实上我这辈子转身并不多,一个转折点是出国留学进华尔街工作,再一个转折就是回国创业。在我选择创业这一段路上,再也没有转身过,一直坚持做了十八年。未来我可能还要做三十年、四十年。

  新京报:现在是否还会冲到一线去看项目?

  汪潮涌:在我们将近有二十年的国内风投经历的这批人里面,冲在一线看项目的人不多,我算是其中之一。

  不追求只投“独角兽”

  新京报:从你近20年的投资经验来总结,VC做投资是在投什么?

  汪潮涌:投资的核心和铁律是投回报,无论是再好的风口,再好的赛道,最终还是要归结到能够给投资人带来什么样的回报。所以我们不追求只投独角兽,也很愿意投小老虎、小黑马,因为一群小老虎、一群小黑马加起来创造的投资回报可能比某一个独角兽更高。

  新京报:信中利这两年花了很大精力来打造长期资金的平台,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汪潮涌:像软银长期持有阿里,MIH长期持有腾讯,都创造了亿级美元以上的回报。做投资和做实业最大的区别在于,你要考虑到最终的投资变现和退出,而我们打造长期资金的平台,就是为了增加我们自有资金的投资能力,追求好项目永远不要退出。

  所以我们人民币创投业务上了新三板,同时也控股了一家上市公司,就是想要通过上市公司来打造长期价值投资的平台,使我们能够有别于市场上面那些有退出压力的基金。

  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未消失

  新京报:我们注意到“千团大战”的时候信中利没有参与,现在很热的风口比如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无人货架等信中利也没有参与,是出于什么考虑?

  汪潮涌:我们有个原则是不追风口。比如在共享经济里面,我觉得符合真正意义的共享成功项目类似于美国的Uber对应中国的滴滴。现在市面上这些共享的东西,我并不认为是最好的共享模型,因为共享经济应该是轻资产的,可是共享单车是重资产的,投放量和后期维护成本使得共享经济净资产的优势冲淡了很多,尤其是估值这块涨得太快,涨得太快的话,未来的回报率不一定理想。

  新京报:很多人认为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正在消失,投资主题欠缺、资产端没有好项目,你认同这样的判断吗?

  汪潮涌:其实不是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消失,是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或者流量太集中,BAT占据的优势太明显,所以我也非常鼓励我们的团队傍大款,和BAT一块去投资,拉着他们一起做战略投资人。

  

  同题问答

  你认为过去一年来,互联网行业最大变化或者说你印象最深刻的体会是什么?

  汪潮涌:过去一年来,互联网行业的最大变化是线上线下趋于融合,互联网正在向线下渗透,比如新零售、共享经济等都是互联网往线下发展的例子。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赋能传统行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中国互联网行业在哪些方面最有可能领先全球,从而成为真正的网络强国?

  汪潮涌:中国互联网行业在商业应用层面将会在很多领域领先全球,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为各种创新的商业模式提供了孕育的土壤。

  你自己过去的一年有什么收获,对未来一年有什么期望?

  汪潮涌:过去一年公司业务都在按照原计划有序推进,算是比较满意的收获。希望2018年公司、事业、生活都有进一步提升。

  采写/新京报记者 闫妍

  摄影/新京报记者 侯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