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生强
京东金融CEO。陈生强认为,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是彼此的需要。不管是驱动实体经济,还是驱动金融发展,科技实际上是核心。

  2017年,传统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联姻”成为一股潮流。在京东金融CEO陈生强看来,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是彼此的需要。关于未来金融科技和相关公司的角色,陈生强认为,不管是驱动实体经济,还是驱动金融发展,科技实际上是核心。

  帮金融机构做服务永远会有市场

  新京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金融科技可以在其中扮演何种角色?

  陈生强:不管是驱动实体经济,还是驱动金融发展,科技实际上是个核心。最早大家做风控模型,每一笔贷款,可能都要一步一步去复核。现在不太一样了,比如我们做这个事情,通过数据去运算,运用了包括AI等各种技术。之前我们的风控模型变量有3万多,现在有60万个,这都是机器自己制造出来的。而一个人,能看50个变量就是绝顶聪明了。

  应该区分清楚,你到底是做金融,还是用科技的方式给金融机构提供服务。帮金融机构做服务能给他们带去新增收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你永远会有市场。

  新京报:金融机构也在投入、磨练自身的金融科技,对此你怎么看?

  陈生强:实际上,中国金融行业的科技能力很强,但随着互联网技术及其他一系列技术的发展,金融行业的很多东西需要有一个迭代的过程。运营模式可能也发生变化了。

  我更倾向于把金融科技当成一个思考的方式。你做所有的事情,首先去考虑,由人做更合适,还是由机器去做更合适。

  金融机构与金融科技彼此需要

  新京报:京东金融服务金融机构之前,也将一些金融牌照收入囊中,怎么处理“服务”与“自营”的关系?

  陈生强:我没想把金融这条“鱼”全吃了,反而更希望吃“鱼”的是金融机构。你要么就做金融机构,要么就老老实实做科技。但你有做金融的能力,会比传统做科技的公司有更高的收益,当然投入也更大。

  我们从根本上没想做金融,但是必须要经历几年做金融过程,要不然没人搭理你。你跟银行说,我有风险定价的能力,我体验做得比别人好,谁会信?所以,一定得有做金融的过程,把钱砸进去,磨合系统,提升用户体验,然后改变整个成本结构,这样金融机构才会相信你,我们也才可以帮他们做得更好。

  新京报:京东金融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不断落地。如何评估目前的合作?

  陈生强:经过这一年的时间,我们发现双方是彼此的需要。如果你定位是给金融机构做服务,本身能力又过硬,金融机构是有需要的。

  我们的模式跟传统的金融机构服务模式不太一样。放眼世界,我没看到任何一家自己有用户,且具备做金融业务的能力,却放弃自营金融而选择服务金融机构的公司。带着用户去做企业服务,是全新的商业模式。我们觉得这么做可能会对行业产生最大价值。

  同题问答

  你认为过去一年来,互联网行业最大变化是什么?

  陈生强:不管是技术,还是商业模式,中国(互联网)都有很大发展,再加上整个资本的投入、人才资源的完善,中国公司无论在视野上,还是在对整个产品定义上,以及对用户的理解上,都不弱了。中国真正成为了全球创新的一极。

  中国互联网行业在哪些方面最有可能领先全球,从而成为真正的网络强国?

  陈生强:现在有几家公司,在风险定价能力、模型上是有核心优势的,而风险定价实际上是金融最核心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一些金融科技公司远远领先于海外的公司。

  大家都在谈论人工智能,但人工智能的实现需要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个是数据,第二个是场景。你得有足够的数据,机器才能去学习,学完之后去用、落地,实际上就是应用场景的事情。

  采写/新京报记者 陈鹏

  摄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