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2月8日,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哲觉镇箐竹村,留守儿童在老房子前留影。他们马上要搬迁到位于威宁县的异地搬迁安置点楼房,并入学教学设施先进的配套的小学。


乌蒙山区,中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的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贵州省毕节市,又是乌蒙山区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共有7县3区,截至2016年底,常住人口664.18万人,预计贫困人口92.43万人,180余万在外务工人员与26万农村留守儿童。


关于贵州省毕节市留守儿童的问题,近年来媒体多有报道。一系列关于留守儿童的悲惨事件背后,是数量庞大的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监护与关爱。


改变留守儿童的困境,政府除了对地处偏远、生存环境恶劣的村落实施异地搬迁外,还要完善相关保障措施,严厉打击侵害留守儿童的违法行为,并给予他们在生活与学习上必要的关怀。另外,扶植相关产业扶贫项目,用工作将在外务工的人吸引回来,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


随着毕节市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贫困地区家庭经过异地搬迁走出大山,一些外地务工的父母也有一部分陆续返乡就业,与留守在家里的孩子和老人团聚,留守儿童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2017年12月14日,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哲觉镇论河村,4岁的张琴坐在与奶奶合睡在一起的床上。她们住在深山中,为深度贫困户。2018年3月1日,张琴的家搬到论河村中心新村,她和妹妹有了自己的房间和新床。张琴的爸爸也成为一名扶贫产业化项目的员工,妈妈暂时在家照顾她们。


△ 2017年12月14日,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哲觉镇论河村,8岁的朱福军在自己的床上,床的下面是牛圈。2018年3月1日,朱福军的家搬到了论河村中心新村,他有了自己的独立卧室。过去他每天上学往返要走4个多小时山路,现在只要步行5分钟。他的爸爸妈妈也返回家乡,准备就近就业。


△ 2017年12月15日,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哲觉镇论河村,12岁的张顺丽在自己的床前,她带着弟弟和奶奶生活在一起。2018年3月1日,她们一家搬到论河村中心新村,她有了自己的独立房间。张顺丽的爸爸妈妈也从苏州回到家乡,在扶贫产业化项目公司上班。


△ 2017年12月14日,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哲觉镇论河村,6岁的苏胜友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们住在一石头房的阁楼上不足4平米的卧室里,卧室下面就是一个牲口棚,阴暗、潮湿,气味难闻。2018年12月7日,苏胜友异地搬迁后,有了自己的房间。他目前和爷爷生活在一起,爸爸妈妈也计划返回家乡就业,目前边打工边等待在建的家乡产业扶贫项目运行后提供的工作机会。


△ 2018年12月7日,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哲觉镇论河村,11岁的张琼平时和奶奶睡在一间危房的阁楼上,阁楼的隔板上铺了一张棉被,就是她的床,一面没有任何遮挡,寒冷的风直接灌入。2018年12月8日,张琼住进了安置点的高层楼房,张琼在自己的卧室里带着3岁的妹妹。张琼爸爸妈妈带着妹妹从浙江的打工地回到了新家,张琼将转入安置点配套的小学,她的爸爸妈妈长期在外地工厂打工,有一定技术专长,在县城就业比较容易。


△ 2018年12月8日,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哲觉镇箐竹村,9岁的安华在老家位于厨房的床前收拾书包,她的哥哥在威宁县城读高中,妈妈在县城经营水果摊,爸爸因为腿部骨折在家修养。这一天,她们搬进了位于威宁县城的异地搬迁安置点的高层楼房,安华也转进威宁县第七小学。


△ 2018年12月8日,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哲觉镇箐竹村,7岁的安兰和哥哥在老家的旧床上留影。当天,他们搬迁到了位于威宁县的异地搬迁安置点的高层楼房,并转入配套的小学读书。安兰和哥哥各自有独立的卧室,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回到了身边,将在附近配套的农业产业园工作。


2016年11月,民政部首次公布我国留守儿童官方统计数据,全国共摸底排查出农村留守儿童902万人,其中近32万监护情况较差;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70万人以上的有江西、四川、贵州、安徽、河南、湖南和湖北等省,占全国总数的67.7%。如何落实无人监护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不仅仅是毕节面临的难题。


同时,各省积极施策、协同推进,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开始减少,生存状况得到改善。


以贵州为例,2015年摸底排查数据显示,全省共有留守儿童109.6万人,2016年至2017年,分别减少至87.5万人、56.7万人,较上年同比下降20.2%、35.2%。2018年有了更大幅度的下降。


新京报首席记者 陈杰 刘旻 摄影报道  编辑 李凯祥  校对 陆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