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期毕业的同学,学习最优秀的人都到海外留学,我们留在国内的同学,学业成绩不是最好,但是留在国内的同学成功的比例更高,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中国的机会多。
没有改革开放大的环境机会,就没有我们这一代人的成功。
受访者供图

  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表示,跨国并购方向正确,但步子跨得太大,前期遭遇了困难和挑战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家电行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也诞生了众多企业明星。生于1957年的李东生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引领着TCL集团从弱到强。

  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电子产业打开国际市场的开拓者,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他主导TCL开展重大跨国并购,开创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先河。李东生表示,“四十年间,我见证着中国经济从弱到强,工业和科技实力快速提升,国家也从封闭走向全面开放。而在此期间,TCL也从一家地方企业,发展成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TCL近40年的成长历程,与国家改革开放同步。我深深感恩这个时代,时代成就了李东生,时代造就了TCL。”

  改革开放给我们创造机遇

  新京报:你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大学毕业生,你的同学中有创维、康佳的创始人,改革开放对于你意味着什么?

  李东生:我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1978年上大学,毕业之后就做企业,是改革开放给我们这一代人机会,让我从一个工程师技术员,做到这个千亿企业的老总,从一个受雇这个企业的管理者,变成有股份的企业家,这个变化最重要是来自改革开放给我们创造的机遇。

  我记得当年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同期毕业的同学,学习最优秀的人都到海外留学,我们留在国内的同学,学业成绩不是最好,但是留在国内的同学成功的比例更高,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中国的机会多,没有改革开放大的环境机会,就没有我们这一代人的成功。所以我非常感恩改革开放,感恩这个时代。

  新京报:家电行业在改革开放后30年如日中天,相关家电企业众多,可以说是黄金时代。你认为那些年家电崛起的原因有哪些?

  李东生:我认为得益于几个因素,第一,中国市场庞大的需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市场购买力也在快速上升,家电首先受惠。

  第二,中国企业进入这些产业比较快,无论是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还是后来的手机,中国企业的进入使产品的性价比大为改善,价格随之降低。不但只是在中国市场有一个很大的增量,海外市场也争取了很大的份额。所以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工业基础能力,使得我们在这些产业领域的优势更为明显。

  新京报:“家电+互联网”也是近年来的趋势,TCL与腾讯的合作如何能够脱颖而出?未来有哪些计划?

  李东生:我们基于智能电视的运作成立了雷鸟科技,腾讯参与投资,我们以这个产业平台来发展智能电视的应用。未来希望在这平台基础上发展智能家庭、智能家居应用服务,也希望能够在移动互联网服务方面有所突破。

  加入WTO,国内竞争就是国际竞争

  新京报:2004年TCL开启国际并购的脚步,先后并购了汤姆逊彩电、阿尔卡特手机。“电子产业打开国际市场的开拓者”称号也源于此,当时为什么选择国际并购?为什么选择这些并购对象?

  李东生: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我们意识到经济全球化,中国企业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在国内的竞争就是国际竞争,我们必须要勇敢地走出去,在一个更大的舞台竞争,才能够持续发展,就更加确定了我们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战略。

  2004年两个大的并购有一定的机会因素,当年汤姆逊想把彩电业务出售,我们有兴趣购买谈了大半年谈成交易。后来同样法国的阿尔卡特找到我们,也想把手机业务卖给我们。

  新京报:2000年后许多家电企业都开展并购,如今回想有没有一些总结与反思?

  李东生:现在回想起来,跨国并购是全球化布局,这个方向是正确,战略没有问题。但是我们的步子跨得太大,过程中产业、技术、市场的转变不充分,所以在并购的前两年,遭遇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短时间内要从管理中国业务变成管理全球业务,我们管理能力是跟不上的。我们要重建管理能力需要时间,这个过程我们就会付出比较大的代价。

  另外当时并购的汤姆逊是拥有显像管彩电技术最多的公司,合并之后,我们认为在技术上能够领先。因为当时平板、LCD等产品价格很高,我们认为它没有那么快能够取代CRT市场。想不到两三年时间,美国、欧洲市场显示器就更新换代了,这个转变让我们措手不及。所以2005、2006年连续两年业务亏损很大,但我们坚持下来,以当年并购的国际业务为基础,形成现在的全球化产业布局。如今北美和欧洲两个市场表现最好,海外业务以发达国国家市场为主,这得益于当年的跨国并购奠定下来的基础。

  新京报:近年来日本家电企业,比如东芝、夏普等在华业务持续败退,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

  李东生:这可能和整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有关系。目前日本企业在这些产业领域的效率、成本竞争力已经处于劣势,技术方面又没有优势,所以他们在竞争中退出是必然的选择。

  新京报:根据TCL集团重组方案,华星光电将是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在新时期的国际化背景下,华星光电也进军印度,未来还有哪些规划,TCL集团如何保持竞争力?

  李东生:这个业务分两部分。TCL集团是以高科技的产业为主,也许以这个领域为核心再扩展其他一些业务。同时,把智能终端的业务组成一个新的独立实体。这次在印度市场,两个实体都同时进入,我们建立一个模组厂、一个电视机厂。所以未来国际化是我们发展的最重要的驱动力,另外一个驱动就是来自技术创新,希望能够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企业发展。

  新京报记者 陈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