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景啸尘)兰考,全国人民都熟悉的地名,因为风沙与盐碱地,因为“焦裕禄精神”,也因为两年前的脱贫“摘帽”。而如今,人们对兰考已经有了新的标签——又香又甜的“兰考蜜瓜”。对于兰考农民们辛苦播下的“甜蜜种子”,北京人会更熟悉些,因为这里的优质蜜瓜,5月份就能源源不断进入北京新发地市场。

 

大棚内的瓜苗。新京报记者 景啸尘 摄


要想农民干 先让农民看

 

兰考地处豫东平原,北依黄河,1942年的那场黄河决口,让当地黄沙漫漫,多风沙多盐碱地的恶劣环境,造成了这个农业县城之后几十年都难于抹去穷困。一代代兰考人,与贫瘠的环境抗争,终于挣脱了极度贫困的重压,并于2017年2月完成了脱贫“摘帽”。突破口之一来自于兰考几年前开始种植的蜜瓜,而让“兰考蜜瓜”彻底“甜”到北京乃至全国的,源于北京“菜篮子”新发地的一次拜访。

 

“2017年我来到兰考进行考察,转了很多村庄,想寻找扶贫的突破口,因为兰考地处黄河故道,单纯种粮食作物收益低。但这里是盐碱地,土壤透气透水性好,日照充足,适宜种植蜜瓜类农产品。”北京市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玉玺告诉记者,“刚开始的时候农民们不愿意,怕种蜜瓜挣不到钱,但是‘要想农民干,先让农民看’,我们为了实验先建了十几个棚,去年产了8000多吨兰考蜜瓜卖到新发地,两天就卖光了,农民们看到卖瓜确实挣钱了,也会跟着种。”

 

时隔两年,新京报乡村频道记者跟随张玉玺重返兰考。当地的蜜瓜大棚内,大片绿油油小瓜苗整齐划一,而那开始挂果的瓜苗已经结出沉甸甸的果实,这仍是“少年期”的蜜瓜,等到4月底彻底成熟时,就将摆上北京市民的餐桌。大棚里,有几位农户正在忙碌着,多是以前当地的贫困户,照看这些蜜瓜小苗是他们现在的职业,也是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所在。

 

新发地“蜜瓜大王”张宗志介绍,长成的瓜会有浓浓的果香,肉质爽口,细腻多汁。张玉玺感慨:“看到现在的果实与忙碌的景象,实在难以想到几年前这里还完全是一片荒芜,蜜瓜大棚如今到了第二年,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养苗,让更多的兰考农民加入到种瓜的队伍中来”。


蜜瓜大王带队 帮助农民种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17年9月,北京新发地市场和兰考县委、县政府签订了产业扶贫战略合作协议,经过实地考察,在兰考县建设蜜瓜育苗基地和蜜瓜标准化种植示范园。随之而来的,不仅仅是建设资金,还有人才、技术、标准、管理乃至最宝贵的市场。为了扶植兰考初露头角的蜜瓜产业,在张玉玺的协调下,新发地“蜜瓜大王”张宗志带领团队直接扎根兰考,去年标准化种植示范园的4000吨蜜瓜全部销往了新发地。

 

兰考县副县长刘顺舟说:“现在县里有一万个蜜瓜大棚,目前80%的蜜瓜都被收到新发地去卖,南方的果商也会来收购,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建2万个蜜瓜大棚。”

 

蜜瓜大棚内,新京报记者看到了正在叠蜜瓜纸箱的村民王艳艳,她曾经是兰考县的一名贫困户,从2017年10月开始用自己的地搭棚种蜜瓜,“自从开始种瓜,我一年大概收入2万到3万块钱,新发地免费给我们提供瓜苗,技术和管理,我们就出人力”。

 

脱贫之前,当地村民只能靠种花生小麦等农作物为生,正在修剪瓜苗的王利娟告诉记者,“过去一亩地收成好的时候也就几百块,现在种蜜瓜,一年好几万,比从前强太多了”。

 

蜜瓜大王和新发地董事长张玉玺下棚查看瓜苗。新京报记者 景啸尘 摄


帮扶三管齐下 农民有了结余

 

“蜜瓜大王”张宗志告诉记者:“目前一个蜜瓜大棚亩产六七千斤,成本在3500-4000元左右,蜜瓜一年两季基本保证农户收入在一万二到一万五左右。我们负责提供种苗、融资、技术,采用入股制度,农民占49%,我们占51%,比方说一年赚了十万块钱,农民拿四万九,我们拿五万一。而且我们保证用工有三成都是以前的贫困户,大棚员工除了技术员,全聘请当地农民,给我们打工的乡亲,工资一个月最低2500块钱,这也是另一种方式的扶贫。现在一个贫困家庭,一年大概能管五个大棚。”

 

出租土地给蜜瓜大棚挣租金、大棚里打工挣工资、年底还有入股分红,这三样组合起来,构成了兰考蜜瓜“甜蜜的事业”。参与入股的村民杨晓华说,入股之前他们一家就靠种地为生,一年收成好了也才一千多块钱,以为日子一直都会穷下去,没想到参与蜜瓜产业后,去年他全家收入达到了5万块,除了生活上的开支,这么多年终于能有结余。

 

脱贫不是终点 小康才是目标

 

蜜瓜种上了,要是卖不出去怎么办?依托北京新发地这个大市场,兰考的瓜农心里是有底气的。张玉玺告诉记者:“从产品、检验流程到运输,新发地都有标准流程,农户必须用符合标准的瓜苗,贫困户我们会免费供应瓜苗。蜜瓜成熟后,新发地保证一个底价,高价则随行就市,值钱的时候也不一定非拉到新发地,让农民多挣钱当然是好事,但农民卖不出去了,我们就保证到新发地卖掉。新发地市场还专门设立了‘兰考馆’和‘兰考蜜瓜专卖区’,为兰考蜜瓜品牌的创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脱贫当然不能只靠一个市场的支持,兰考蜜瓜本身的品质也确实过硬。不仅香甜多汁,在上市时机上也特别讨巧。兰考一年种两茬蜜瓜,五月份上市这批,正好赶上新疆的哈密瓜还没成熟,市场上没啥有力的竞争对手;第二茬蜜瓜在九十月份上市,又赶上国庆节、中秋节前夕,市场一片红火。

 

一方土地养一方瓜果,只要用心,盐碱地一样能有自己的致富果。实际上,不仅是蜜瓜,在兰考,种出的红薯也是特别绵软香甜。对于后续发展,兰考县刘明俊县长表示:“我们现在正在筹备在兰考建产地集散市场,持续发展优质农业,将当地农产品市场化交易,让产品能卖出去,等农民有了持续的收入,也就不会返贫了。”

 

播下“甜蜜的种子”,收获“甜蜜的事业”,正如张玉玺所说,对兰考而言,“‘摘帽’不是终点,小康才是目标。”

 

新京报记者 景啸尘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