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3月23日,山西文水县,职业送灵人三平在葬礼上表演。


山西省,有的地区还保留着在丧事上面请乐队戏班子吹拉弹唱送亡人的习俗,当地人认为这样能让亡人欢欢喜喜从阳间走向阴间。


这种习俗逐渐衍生出了职业送灵人队伍,他们会用流行歌曲、戏曲、杂技还有眼泪为葬礼营造氛围,在人世间送逝者最后一程。




葬礼上的职业送灵人

时间:2019年3月22日~24日

地点:山西平遥县、文水县

△ 一葬礼现场,主家请了戏班子来搭台演出。


一般按照当地话来说,送灵人的队伍得包含着“敲打”、“哭的”、“唱的”。“敲打”指弹奏电子琴,打鼓,吹唢呐等等各种乐器的人,“唱的”就是指唱戏,唱歌的,而“哭的”就是在灵堂前哭丧的人。


大多数时候,一个人总是能够身兼多职,许多人都是吹拉弹唱样样都会。


△ 送灵人董鹏站在高处,手拿麦克风竭力喊着节奏,带领“敲打”将气氛推向高潮。


△ 董鹏倒立在箱子上吹唢呐。


△ 一场葬礼上,送灵人三平正在打镲。


婚丧嫁娶、交际应酬等重要场合,香烟似乎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一席之位。在葬礼上,送灵人用香烟做道具,将表演带向了另一个高潮。


△ 董鹏将耳朵、眼睛、鼻子、嘴巴塞上点燃的烟。


△ 董鹏将耳朵、眼睛、鼻子、嘴巴塞上点燃的烟后,再表演吹唢呐。


△ 三平用眼皮夹住一支香烟,正在表演。


△ 三平正在表演《劝吃烟》。


△ 三平用舌头将一把点燃的香烟熄灭。


他们每次的收入除了谈好的固定费用外,主要靠主家打赏,这让送灵人队伍的每次表演都极为卖力,争取赚得更多的赏钱。


△ 一场葬礼上,主家正在给表演者打赏。


△ 三平(红帽子)正在表演口技,麦克风上夹着主家给的赏钱。


△  三平正在哭唱改编的《送战友》。


在葬礼上,这些送灵人可以在不同风格的音乐中自如切换,欢快的音乐刚结束,下一秒,披着白布,头系白绳的他们扑通一声跪在了灵堂前,失声痛哭。


上灵堂前哭丧,不仅被大众鄙视,也会被同行们瞧不起。但是,这是每个戏班子都不可缺少的角色。


△ 三平跪在灵前哭唱,主家送上赏钱后对其伸出大拇指表示称赞。


△ 三平将主家给的赏钱夹在额头的孝布里,继续哭唱。


△ 董鹏一边通过麦克风“嚎啕大哭”,一边伸出右手做数钱的动作,引得围观的人们哈哈大笑。他这是为了向主家要赏钱。


△ “嚎啕大哭”的董鹏,手里的一百块钱是主家刚刚打的赏。


主家有钱、儿女孝顺,想要把葬礼的排场弄大一点的,就会请多个戏班子在葬礼上表演。这时候,除了吹拉弹唱,职业送灵人还需要在葬礼上亮一下自己的“真功夫”。


“铁板桥”吹唢呐、顶凳子、用鼻子吹轮胎……他们不遗余力地展示着自己的绝活。


△ 董鹏来了个“铁板桥”吹唢呐。


△ 董鹏光着膀子,在背着一名男子的情况下还赤脚站在菜刀上吹着唢呐,引得参加葬礼的观众们赞叹不已。


△ 三平正用鼻子吹汽车轮胎。只需2分钟,他就可以用鼻子出气把轮胎吹起来。


△ 三平正在表演“气功”。


△ 三平用下巴将一摞铁凳子顶在空中。


△ 三平用下巴将一辆自行车顶在空中。


△ 三平用下巴将一根大木棍顶在空中,木棍的顶端还顶着一辆自行车。


搭在灵堂上的帆布被撤下,棺材轿起,亲属们排着队走在棺材前,送灵人吹起了唢呐,呜呜咽咽的音乐飘向路两边的田地,大片的黄土地上冒着去年秋收后留下的玉米秆残枝。


△ 一只送葬队伍正随着棺椁缓缓前行。


△ 视频来源:新京报动新闻 


新京报记者 尹亚飞 刘思洁 摄影报道


编辑 李凯祥 张英   校对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