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庄有一家餐厅,不做外卖生意,不欢迎手机支付,晚上8点就打烊,早点让人觉得便宜得不可思议。与众不同的还有餐厅的布局和装修,餐厅里只有21张餐桌,漆面斑驳的老旧餐桌椅用了几十年不换……方庄的老住户们对它的名字都非常熟悉:燕龙餐厅。

 

有人怀念餐厅和他们生活的交集,感慨老朋友的离去;也有人评论餐厅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关门是必然的归宿。但不能改变的是,焦熘丸子、火烧夹油饼这些招牌菜,将是大家永远的记忆。

 

自从6月底传出要关门的消息后,燕龙餐厅的生意火了。中午不到11点,店里就坐得满满当当。再来的人,只能拿个号,等着翻台。

 

晚上8点结束营业后,餐厅负责人宗春娥还在忙。


餐厅每天营业时间雷打不动,从5点到20点。


等到闭店后,这些钥匙就没有用处了。


掉瓷的盆和盘子,镌刻着餐厅的历史。


火烧夹油饼2元,豆浆5毛,燕龙的实惠让大家不舍。


嘈杂的大堂里,面对面的两个人说话都要提高音量。


老主顾不用翻菜单,糖醋里脊是每桌必点的。


带着腿伤,宗春娥依然坚持站好最后几天岗。


附近的老人们是餐厅的主要客源。


催菜、招呼客人,宗春娥不停地在餐厅走来走去。


用餐高峰期时段客人如潮,一位难求。


偶尔来的年轻人,是特地来“拔草”的。


小孩说:“我很喜欢待在宗奶奶这里。”


燕龙餐厅即将成为一段回忆。


有人不喜欢这里的服务,在美食社交平台中给了差评,但喜欢的人不介意,他们怀念这种“老国营”的氛围。他们来这里,吃的不是环境,不是服务,而是回忆。有位头发花白的老主顾说,燕龙滋味就是北京味儿,而北京味儿就是妈妈的味道。

 

燕龙餐厅成立于1985年2月18日。“燕龙可以说是方庄的第一家餐厅。”餐厅的现任负责人叫宗春娥,1993年,她来到燕龙餐厅工作,在她的记忆中,现在餐厅两侧的店面,当年一个是粮店,一个是菜站。30多年过去,周边的店面换了一批又一批,只剩下燕龙餐厅还是当初的模样。

 

现在,绝大多数餐厅都会做外卖生意,但燕龙餐厅始终不做。宗春娥说,做外卖就会耽误堂食的顾客,餐厅每天的客流量都比较稳定,他们也没有太多的想法。“我们经营这么些年,没亏损,也没挣大钱,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

 

宗春娥今年60岁,10年前就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坚持到现在,是为了等餐厅的6位老员工都能退休。今年,年纪最小的老员工也到了退休年龄,“我们都是三四十年的交情了,现在大家一块儿退休回家,餐厅也就自然关门了。”

 

“这些年身体不好,关门对我来说是解脱了,终于解脱了。”宗春娥哈哈一笑,又说, “说一点儿不怀念燕龙,也是不可能的,毕竟在这里工作了这么长的时间。”


晚上8点,燕龙餐厅和往常一样打烊了。而在不远处的方庄美食街上的大大小小的餐厅里,人们觥筹交错,谈笑甚欢,城市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撰文 王斌

摄影 韩舒雯

设计 韩舒雯

编辑 王琳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