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景啸尘)立春后,鲁南地区迎来了大棚土豆种植的最佳时期。山东滕州因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适合土豆生长,因此被称为“马铃薯之乡”。2月9日,新京报记者从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姜屯镇仇庄村村委会了解到,自2月4日立春以来,村民已经开始下田耕种,为了减少交叉感染,大家都戴上了口罩。“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我们还是鼓励村民进行春耕的”。仇庄村党支部书记牛家留说。

 

村民们戴着口罩下田种土豆。受访者供图


仇庄村党支部书记牛家留告诉新京报记者,村内目前的主要产业就是大棚土豆种植,共计1700余亩。“往年半个月之前就开工了”,据牛家留介绍,往年村内在一月中下旬就会开始准备春耕,今年由于疫情和天气原因,推迟了近半个月,“今年下雨比较多,一下雨村民就没法下地干活,育肥就推迟了”。

 

虽然村内鼓励大家进行春耕,但村委会也为村民们的安全着想。据了解,往年在春耕之时,各家各户都会从外村请工人来干活,“过去村内的青壮年基本大年初五、初六就外出打工了,今年比较特殊,大家都在村里出不去,也就不用请工了”,牛家留告诉记者。

 

种地的时候,要求每人间隔最好2米以上。受访者供图


虽然如此,村委会也给村民提了要求,下田干活的时候必须要戴上口罩,因为各家的地挨得比较近,所以要求分时段干活,每家最多同时6人下地,分散干活,相互之间最好距离2米以上。“村内目前都是机械化作业,所以人力也不是需要很多,避免了大家的近距离接触”。

 

仇庄村村民仇友亮告诉记者,自己家里共有4亩大棚土豆,“亩产能在7000斤左右,每亩地能收益约6000元”。他称,现在的工作主要是忙着整地、播种、覆膜和搭建拱棚。

 

仇庄村都是机械化耕作。受访者供图


牛家留告诉记者,在疫情期间,村内的三条大路都封闭了,只留了一条小路供生活必需品进入,据了解,村内的一些公共场所都已经关闭,村民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都通过网上购买,村口有专人收货,“蔬菜买得最多,每天下午四点之前大家就能收到货”。此外,为了抗击疫情,滕州市的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也用2架植保无人机在村庄主干道上空喷洒消毒液,而且镇政府也会免费提供消毒品。

 

记者了解到,仇庄村的土豆通常会销往上海、江苏、湖北等地,“基本上就能满足家里一年的支出了”。对于鼓励进行春耕,牛家留表示,主要是希望村民不会因为疫情出现太大的损失,“同时还要保障后期的市场供应,如果其他地区有需要帮助的,我们一定会尽力帮忙”。

 

新京报记者 景啸尘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