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堂课,老师与学生们合影。


新京报讯 5月11日,阔别校园4个月的北京初三学生重返校园,新京报记者探访了北京市赵登禹学校,近200名初三学生有序进校。


上午8点,已经有学生来到校门外,等候进校。卢同学是第一个到达学校的学生,“在家憋了4个月终于出门了,能到学校上课很开心,很想念同学们。”8点30分开始,学生们保持一米间距,排队测温进入教学楼。


在教室里,学校给每位学生准备了爱心防疫包,里面有口罩、湿巾和《张文宏教授支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手册等,还有家长写给孩子的一封信。


此外,每位初三学生佩戴了一个可以实时监测体温的智能手环。将手环佩戴在手腕,芯片贴紧皮肤,通过蓝牙连接,班主任老师手机上相应的APP就可以实时监看每位学生的体温数据,如果有超过37.2℃的,就会有报警提示。


北京市赵登禹学校徐唯校长(左一)在校门口迎接返校同学。


许久不见的同学互相打招呼。


学生有序排队进入校园,准备接受测温。


学生测温进入校园。


学生在测温区,经过手部消毒后,进入校园。


赵登禹学校将初三学生按选考科目组合,拆分为了10个班,学生按照地面标识指示,进入教学楼。


进入教室后,同学们打开学校准备的防疫包。


学生正在读家长写给自己的一封信。开学前,老师们与每位学生家长联系,让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写了一封信,并将信件放入每位同学对应的防疫包里。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手部消毒。


学生佩戴智能手环,老师通过手机上相应的APP可以实时监测每位学生的体温。


学生保持一米间距,排队走出教室,准备参加升旗仪式。


师生参加升旗仪式。 


新京报记者 李凯祥 冯琪 摄影报道


编辑 吴飞虎   校对 陈荻雁